最近心情很不妙,這篇就隨便嘮嘮嗑,關於乒壇老將和小將成長的那些事兒。
2022年了,雖然疫情還在肆虐,但是桌球比賽業已舉辦了不少。沒有觀眾的賽場,精彩仍在繼續。
從年前的「中國之星——WTT澳門冠軍賽」,到WTT馬斯喀特(阿曼)常規挑戰賽,再到WTT新加坡大滿貫賽,以及WTT多哈支線賽,多哈常規挑戰賽,以及多哈球星挑戰賽。
現在桌球賽均以WTT冠名,各種分支咱沒研究過,也搞不懂。只是覺得時過境遷,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公開賽,已經是上個年代的產品了。
恍惚之間,馬龍、劉詩雯這代都過了而立之年,十六七歲就出道的可愛小胖,現在已經是二十五歲的老將東哥。作為後起之秀的張本智和、林昀儒,幾年間高了壯了。
丁寧升學,小棗留級,許昕帶娃,而,馬龍修仙。如果有桌球之神,那馬龍是最接近神的那個。4-0幹掉大炮,3-4逼瘋小胖,這是三十幾歲的老同志能幹的事嗎。連採訪都是全英文回答,簡直是全方位壓制。如果他願意,巴黎奧運會不是問題,因為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如果說馬龍是桌球聖經,那樊振東就是在向這條大道靠攏。樊振東的技改,意氣風發變為老成持重,雖然有時候贏得有些難堪,但終究還是贏了。只不過,小胖現在真的有一點點小胖。
大胖還是原來的重炮,看那發球姿勢就是火力全開的樣子,越勝利越自信,除了雲端之上的兩人,大胖好像也不虛別人了。林高遠和王楚欽在澳門冠軍賽決賽那場球,看點頗多,雙方心態起起伏伏,有進步也有不足,可惜命運殊途。
至於周啟豪們,哎,一言難盡,恨鐵不成鋼啊。
也罷,該是小將們冒頭的時候了,向鵬和林詩棟便是很好的苗子,不愧是張繼科們看好的孩子。在這條道路上,同等的努力下,天賦顯然更重要。拔尖的人,從小就拔尖,事實證明,他兩最終也走到大眾跟前。有趣的是,這兩小伙站一塊,像極了少年時代的馬龍和樊振東。
女隊的小隊員,比較的突出的是蒯曼、陳熠和縱歌曼,但在那些經驗老到的球員面前,還是顯得稚嫩太多,更不用說跟女乒三巨頭相比了。女乒三巨頭的比賽,火星撞地球、電光火石,小棗看了搖頭,石川看了淚目。這還是女子桌球嗎!
石川和小棗,真算得上同病相憐的好姐妹了。LION杯日本桌球32強賽上,石川受傷,平野落敗,雙雙無緣成都團體世乒賽。取而代之的是早田姬娜和長崎美柚。值得一提的是早田姬娜瘦了很多,娃娃臉變瓜子臉,可見桌球用功之深,世界排名也是直逼伊藤美誠。
如今的伊藤美誠和張本智和有點泯然眾人,球輸了不少,不知是職業困惑還是學業壓力使然,能知道的是張本家的伙食必定不錯,小摩托比之前更壯實了,有直接向大胖看齊的勢頭。而智和的妹妹美和,這一年裡突然長高很多,小學生變大姑娘,頻頻參加比賽,頻頻爆出驚人戰績,已然走到了國乒跟前了。
同樣迷茫的大概還有林昀儒吧,最近輸了幾場不該輸的球,差點被某些看客看扁。我相信他應該是在嘗試一些新東西吧,小林是高容錯的智能打法,註定下限不會太低,比如打歐洲16強賽新科冠軍杜達都是得心應手的,對他而言難的是怎麼突破自己的上限吧。
杜達、莫雷高德和卡耐克,這些都是很不錯的孩子,而且有格林卡和瓦爾德內爾等前輩的影子,樊振東和王楚欽們都不缺對手,未來乒壇註定會很精彩,也很有趣。
關於下一篇,標題早就有了:
1、《喜歡樊振東的十大理由》
2、《丹羽孝希是亂打嗎?不!他是訓練有素,有備而來》
3、《桌球江湖的戰力等級劃分:樊振東大逍遙,馬龍半步神遊》
友友們想先看哪個,我就先寫哪個。在評論區排個序吧!
最後,讀詩一首。
青春(之一)
——席慕蓉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的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