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一下水,鎖定最強常規航母寶座,連美國專家都有些嫉妒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打開船塢迎新航母!
北京時間6月17日上午,萬眾矚目的國產新型航母舉行了下水儀式,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18。
圖註:福建艦下水現場照片
福建艦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採用了最新的電磁彈射技術和平直飛行甲板設計,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是我國首艘大型彈射航母。
面對這艘劃時代的新型航母,海外的軍事觀察家們也高度關注福建艦的下水儀式。美國軍事觀察家薩頓(H. I. Sutton)在福建艦下水不到1小時後就發表文章評論,他表示「福建艦是中國海軍向真正的藍水海軍轉變的標誌」、「這艘航母如有需要,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活動」,充分肯定了福建艦的戰略意義。
圖註:薩頓在美國海軍新聞網站上發布的關於福建艦的文章
然而身為美國人的薩頓,他對福建艦的偏見甚至是嫉妒,還是表現在了他的文章中。他聲稱,福建艦是利用蘇聯技術建造的航母,儘管蘇聯從未建造甚至設計過大型彈射航母。
不過薩頓的嫉妒確實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福建艦的技戰術性能達到了怎樣的水平?和其他同行相比又如何呢?
根據官方報道,福建艦的滿載排水量達到了8萬餘噸,與美國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相當。不過雖然噸位持平,但小鷹級在空間利用率上完全無法和福建艦相提並論。以艦橋為例,福建艦作為常規動力航母,其艦橋在包含了煙囪的情況下,長度約有40米,與布希號航空母艦的艦橋長度相當。但後者作為核動力航母根本沒有煙囪,如果去掉這一部分長度的話,那麼福建艦的艦橋尺寸可以媲美美軍最新的福特級航空母艦。
圖註:福建艦的艦橋看著大,實際上煙囪占了很大一塊
這是因為福建艦大量應用了最新的軍用電子技術,可以在提高性能的同時,降低設備所需的空間。就像今天的智慧型手機以不到200克的重量整合了包括打電話在內的無數功能,而39年前的手機重量高達1.8斤,完全就是一個只能打電話的板磚。更不用說小鷹級的歷史比手機的歷史還要多出20年了。
技術上的差距讓福建艦的作戰效率能夠遠遠高於小鷹級,甚至能夠在電磁彈射技術的加持下達到尼米茲級的水平。
圖註:雖然已經官宣了電磁彈射器,但到底長什麼樣子還是個迷
眾所周知,蒸汽彈射最大的問題是工作一段時間後需要停機,進行蒸汽補充和設備降溫,極大地影響了持續作戰能力。尼米茲級航母雖然攜帶了4個戰鬥機中隊,但全部4個彈射器滿負荷工作也只能彈射最多2個中隊,考慮到還需要為預警機、電子戰等特種機留足起飛空間,尼米茲級航母的起飛效率實際只有1個艦載機中隊+1個特種機隊。
圖註:蒸汽彈射時釋放的蒸汽嚴重影響了彈射器的持續使用
但電磁彈射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福特級的電磁彈射器可以一直持續工作,放飛全部艦載機,中國的技術水平與美國相當,自然也能做到這一點。因此雖然尼米茲級的彈射器更多,但起飛效率大機率是不如福建艦。
當然福建艦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艦載機調度效率不如尼米茲。後者擁有4台升降機,而福建艦僅有2台。電磁彈射器雖然提高了起飛效率,但如果調度效率上不去,就會出現甲板上的飛機全部起飛,但機庫飛機沒法及時補充的尷尬場面。
不過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福建艦作為中國首個大型彈射航母,光是下水就直接坐上了非核航母里最強的寶座,這已經是十足的進步了。中國海軍的航母不會止步在福建艦上,而是在下一艘、下下一艘航母中不斷完善,奔向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