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父留子」成流行?單身媽媽只顧自己爽,孩子可能面臨以下困境
朋友如今年過三十,還遲遲沒有找到對象,眼看著年關將至,她內心惆悵不已,感覺回家又免不了被親戚們「花式催婚」。
「不婚主義」的她不能理解為何長輩們都急著讓自己投入到婚姻生活中,而且可笑的事情是,越是在婚姻中受盡委屈的女性長輩,越愛讓她快點結婚。
為此,她詢問了母親,對方給出的回答是:女人過了三十就得貶值,到時候想生孩子很困難,多半要被婆家嫌棄。
生育價值,這個詞聽起來多麼殘忍,好像女性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為了繁衍後代。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朋友作為新時代的女性,自然接受不了,她突然間想起來,現在不是很流行單身女性通過現代科學技術生育,哪怕不要丈夫,也能養育好孩子。這讓「不婚族」的她躍躍欲試,準備今年就去諮詢一下。
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這種行為真的靠譜嗎?
「去父留子」成流行?
所謂的「去父留子」也可以理解為「借精生子」,也就是通過試管嬰兒這一技術,讓一些不想結婚又想要自己的孩子的母親,圓了自己當媽媽的夢。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女性的婚戀觀發生了轉變,她們有獨立的思想,有賺錢的能力,不再依附於男性養家。
再加上她們心中深知在「男權社會」下,婚姻對女性的壓迫,一旦投入進去,很可能就會慢慢失去話語權,變成XX的妻子,XX的母親。
過高的沉沒成本,令女性對婚姻望而卻步,在沒有找到合適的結婚伴侶之前,她們寧願單身。
但由於女性確實可能存在著「生育年齡」的裹挾,一旦超過三十五歲以後,身體機能下降,對身體和心理可能都會留下創傷。
沒有合適對象,不想受婚姻的約束,又想早點擁有自己的小孩,在經歷過反覆的掙扎以後,這些女性可能就會選擇「去父留子」,成為單親媽媽。
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葉海洋。她不願意將就,先後兩次「買精生娃」,如今已經有了兩位漂亮的混血寶寶,令不少女性羨慕不已。
對於這類母親來說,單身又能有小孩可能確實很爽,但對孩子們而言,可能未必就是好事,如果母親沒有平衡好育兒工作,可能就會讓孩子陷入以下困境。
「去父留子」可能會讓孩子陷入困境
1、三觀受到影響
父愛是孩子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筆,它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未來的擇偶觀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愛是孩子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筆,它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未來的擇偶觀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於孩子們來說,父親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力量。透過父愛,讓孩子了解到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了解到什麼是責任和擔當、了解一個健全的家庭是怎樣相處的。
如果單純只有母愛,卻沒有父親,可能就會導致孩子們的三觀受影響,尤其是男生,他們需要通過父親這個男性形象來認識這個世界。
父親角色的缺失,會讓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單一的,性格上可能也會偏向軟弱、膽怯,少了一點男性的陽剛之氣。
2、承受更多的輿論壓力
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我們來到人世間,無可避免地要與外部世界產生聯繫,要學著社交,與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起羈絆。
如果說一個孩子只有母親,沒有父親,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被很多人用或同情、或冷艷、或詫異的目光來看待。
有些沒有分寸感的人,甚至會跑到孩子們的面前說風涼話,質疑孩子的出生,質疑他們母親的為人,這些輿論壓力或多或少都可能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個性發育。
不得不承認,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的認知高度卻沒能同步,以至於輿論壓力擴散的速度很快,網絡上隨便幾句發言,都可能摧毀一個家庭。
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們承受著更多來自周圍人甚至是陌生人不夠善意的窺探,他們的心態可能需要母親更多的關注。
3、承受來自母親全部的育兒焦慮
一個家庭能夠正常運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父親和母親能夠各司其職,彼此分擔焦慮。可對單親媽媽來說,她們需要承擔全部的育兒焦慮。
既當爹又當媽,這並非是一件容易事,特別是對一位普通的母親來說,你既要賺錢養家,又要當爹當媽,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是金錢。
如果不能足夠的準備,在整個育兒過程中,很容易心理崩潰,最終把這些壓力轉移到孩子的身上,導致他們承受著母親的育兒焦慮,內心備受煎熬。
很多時候,經濟問題就是最大的阻礙,我們羨慕葉海洋獨自養孩子,生活得瀟洒又自在,不受婚姻約束,前提都是建立在她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之下。
換成一個普通人,可能未必就能如此容易。
綜上所述,我們鼓勵女性可以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選擇「去父留子」之前需要三思,綜合考慮實際情況是否能夠支持自己過這種生活,而不是因為羨慕別人就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