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對網際網路有些了解的網友都聽說過比特幣,這是在區塊鏈概念之前的一種虛擬貨幣。因為其匿名交易,數量有限等特點,成了許多人追捧和投資的對象。近日,比特幣的價格持續創新高,目前已經突破了24000美元的大關,合計人民幣15.7萬。
2014年比特幣開盤售價僅僅3500多元,現在增長的了15萬元,僅六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價格跌宕起伏,但最終還是漲了40多倍,並且專家估計,2021年比特幣市值有望突破新高,飛一般的增值率,讓許多「礦工」看到了發財之道。
在網際網路領域,「礦工」並非指現實生活中下礦的工作人員,而是通過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通過記帳、生產的方式獲取相應的比特幣作為報酬,而以此為生人的就被大家成為「比特幣曠工」。一枚高達上萬,甚至十多萬的價值,外加上前期疫情的緣故,吸引了不少礦工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到「挖礦」這個項目中。
然而,獲取的比特幣是根據自己提供的「貢獻」來計算,這裡什麼是「貢獻」呢?就是運算能力。由於顯卡中提供的算力要遠遠超過的傳統的CPU,為此,不少工作室都是將顯卡充當礦卡進行挖礦,然而,更多普通「曠工」是採用傳統的家用電腦一邊工作、一邊娛樂,一邊挖礦。
那如果使用家用電腦,一天24小時不停挖礦,多少才能挖到一枚呢?電腦配置的不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就拿小編所使用的I5七代處理器來講,滿檔算力為3KH/S左右,即每秒3000哈希值,24小時不停挖,一枚也需要1700天左右的時間,也就是5年左右的時間。
當然,CPU滿負荷工作,電腦的耗電量也會隨之提升,就按電腦300W的功率計算,每天就是7度電,5年的時間,需要耗費1.3萬度電左右,電量成本為約為7800元左右,外加上電腦長期工作是否會出現故障等問題,這又是一部不小的開資。當然,面對一枚比特幣15萬的收入,這些成本其實並不算什麼,而最重要的是5年的時間,沒有法律保護,需要強大毅力和恆心。
為此,沒有堅持下來的勇氣,最好不要觸碰這一領域,如果出現巨虧,沒有地方去投訴,可以說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對此,您又怎麼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b142e1ab6321e1f3a74f032c589c3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