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金橋智庫公眾號,原創作者:金橋智庫
《長津湖》的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上映六天票房破25億,不出意外的話,《水門橋》的票房會超過《長津湖》,用吳京的話來說,《長津湖》是《水門橋》的超長預告片!
看完《長津湖》以後,有許多人都在說,影片沒有充分展現真實的長津湖戰役的殘酷性,確實是這樣的。長津湖這部片子拍出來,並沒有真實的再現當年長津湖戰役的殘酷性。因為那種殘酷性,確實是超出來了我們的想像的。有幾個因素使得長津湖戰役顯得特別殘酷:
第一個,我軍面對的是敵軍最精銳的陸戰一師。我們都知道,在11月1日的雲山大捷中,志願軍第39軍在吳信泉的指揮下,誤打誤撞,殲滅了美軍王牌騎兵一師的一個團的大部,重創了其增援的一個團。但是如果我們從戰場表現來看,騎兵一師的官兵素質和裝備水平,確實遠不及陸戰一師。
志願軍最大的敵人是美國空軍
美國陸戰一師不愧是美軍最傑出的部隊,建軍160年未償一敗。其師長史密斯少將,有勇有謀,敢於違抗麥克阿瑟的命令,沒有像騎兵一師那樣輕率冒進,而是步步為營,在進軍途中,不但在興南港修建了大型的後期基地,而且還在下碣隅里修建了機場和大型補給基地,而這個機場和補給基地,正是陸戰一師免於被全殲的關鍵所在。
下碣隅里的機場,共幫助美軍轉運了四千多名傷員,甚至還有許多嚇破了膽的美軍和其它聯合國軍的士兵,冒充傷員,死命逃亡。而且美軍在下碣隅里囤積了數十萬噸的物資,這些物資一部分被飛機運走,剩下的在美軍撤離時全部炸毀,即使來不及炸毀的,也被美軍空軍補刀,全給炸了。如果沒有這個機場和補給基地,美軍陸戰一師難逃覆滅的命運。
第二個,就是殘酷的嚴冬。長津湖戰疫期間,溫度最低達到了零下40度,而且經常伴隨著暴風雪。這樣的天氣下,別說打仗了,就連走路都非常艱難。很坦率地講,你讓我們現在的這些明星和演員們,如果真的放到長津湖戰役當年那種殘酷的環境里,根本不用打仗,99%的概念都要活活凍死了。
長津湖雖然也有描述伍萬里吃凍僵的土豆,磕掉牙齒,以及冰雕連的片斷。但是那個離真實的長津湖戰役還是差得很遠,真實的長津湖戰役是連凍土豆都沒得吃,好多戰場上,戰士們都是餓著肚子在打仗,還得堅持好幾天。夜裡行軍的時候,許多戰士往往走著走著就一頭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了。每一次宿營之後,都會有大量的戰士悄無聲息的離去。
第三個,就是糟糕的後勤。本來九兵團的主要戰備對象是解放台灣,士兵裡面也有很多南方人。而且還是臨時抽調到朝鮮戰場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再加上叛徒張東蓀向美國間諜泄密,九兵團就連原本準備的一點冬衣和裝備也來不及帶上,就匆忙趕赴了朝鮮戰場。
到了朝鮮,我軍一般一個軍才只有一百輛汽車,九兵團三個軍也才只有三百輛。最關鍵的是,我軍不掌握制空權,後勤部隊的汽車一出動就大多被炸毀,根本很難指望得上。再加上長津湖地區本來就是狼林山脈當中,人煙稀少。朝鮮當地的老百姓也大多在美軍來臨之前堅壁清野,跑掉了,也不能就地補給。
而且我們在解決戰爭時期,那種通過繳獲國軍的補給來補充糧食彈藥的方式也行不通了,美軍可不是跟常凱申一樣是運輸大隊長。水門橋影片一開頭,炮營繳獲的美軍大炮,還沒捂熱呢,就被美軍飛機給炸毀了。在朝鮮戰場上,基本上我們打了勝仗,繳獲了美軍的汽車等後勤物資,很快就會被美軍空軍給摧毀掉了。
這就導致九兵團在戰場上糟遇到了非常嚴重的非戰鬥減員。光是凍死凍傷的就高達5萬餘人,占到了九兵團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三個軍上去,直接因為嚴寒減員了一個軍,還有一個軍是預備隊,其實就是相當於我們是一個軍在跟美軍的兩個師對戰,雙方兵力相差無幾,但是美軍的火力配備和後勤水平是我們的幾百倍都不止。
水門橋這部電影展現了更真實的殘酷性,整個穿插七連都在三次炸毀水門橋的戰鬥中犧牲,除了最後加塞進去的新兵蛋子伍萬里僥倖生還,包括滿身主角光環的伍千里(吳京飾演)也犧牲了,先是被美軍子彈打成了篩子,隨後與伍萬里在被凍僵後,又被美軍巡查時發現了,用噴火筒燒成了灰燼。伍萬里因禍得福,被大火一燒,冰雪融化,醒了過來,成為七連唯一的倖存著。
這部電影的時間超長,達到了149分鐘。在水門橋電影中,七連每一位戰士的犧牲,都是一個淚點,建議大家帶上紙巾去觀影,真的,你不知道看到哪裡就淚崩了,止不住的流眼淚。特別是最後,九兵團司令宋將軍點名的時候,伍萬里報告:「應到157人,實到1人」。絕大多數人看到這裡都淚崩了,這還沒完,當鄧華問伍萬里有什麼心意的時候,伍萬里回答說:「希望重建七連編制」,再一次破防了。
余從戎抱著恢復了信號的電台發報機,正興高采烈地返回隱藏在山谷里的大部隊。結果剛爬上了一座山頂,就聽到了飛機的轟隆隆的馬達聲,而這個時候他本來是有機會逃生並隱藏起來。但是為了保護大部隊,他選擇了暴露自己,引開敵機,他拿起槍對著天上的飛機就是一通突突突。敵機投下了燃彈,並且俯衝射擊。余從戎為了引開敵機,冒著渾身被火燒著,依舊往相反方向奔跑,壯烈犧牲。
第二次炸水門橋的時候,一個隱藏在水泵房裡的七連戰士,算好了時間,已經拉開了導火線,拿著炸藥包準備「人肉襲擊」敵軍坦克。當我們都以為他就要和敵人的坦克同歸於盡的時候,下一個鏡頭,他就被敵人的子彈打成了篩子,連同炸藥包一起在坦克前被炸得粉身碎骨。
接替這位戰士出場炸坦克的是七連戰士平河(韓東君飾),他本來是七連一名極其優秀的狙擊手,在長津湖戰役中就立下過很多功勞。他倒是比被炸飛的無名戰士幸運一點,成功地穿插到了敵人的坦克下面,然而不幸的是,他的衣衫被鉤住了,炸藥包就掉在了他頭頂不遠處的地上。緊接著坦克的覆帶就無情地碾壓了過來,他的整個左臂都被壓碎,全身被壓得血肉模糊。
但是即將如此,他想到的還是自己的任務,而不是身體的疼痛。說真的,因為畫面太真實了,許多觀眾都忍不住喊出聲「太疼了」。但是平河卻在想辦法將坦克前進的軌跡改變了一點點,正好開到炸藥包的上面,然後對戰友伍千里高喊「開槍啊」。伍千里眼裡包含淚水,扣動了板機,槍響了,擊中了炸藥包,將敵人的坦克連同平河一起炸飛了。
其它的淚點還有很多。比如說,當七連戰士將水門橋下面巨大的水管炸出來了一個洞,準備沿著這個洞攀爬進敵人的水泵房,也就是水門橋的心臟,來一個黑虎掏心的時候,敵人突然向水管裡面扔下來了一枚手雷。為了不被手雷團滅,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直接往前沖了幾步,將手雷壓在了自己的身體下面,砰地一聲被炸飛,接著又掉下來,至死保持著壓住手雷的姿勢,真的讓人無法忘記。還有開著九連繳獲的一輛覆帶車、咬著女兒照片,獨自沖向水門橋,最後葬身火海的梅生等等。
為了真實的還原水門橋戰役,《水門橋》就按比例百分百造了一座橋,挖山造景花費了6個月,花費10個億,挖了一座山出來。而且在電影裡面,我們一看到水門橋,就會感到一種剌骨的寒冷。這是因為在拍攝「炸水門橋」劇情時,徐克故意將片場安排到凌晨、零下30度的露天場景,還加碼安排了4台鼓風機對著演員輪流吹。這才有了嚴寒中的逼真效果,我們看演員的妝容就知道,都是凍得非常嚇人的模樣!
當然,《水門橋》講述了我軍三炸水門橋,美軍三次修好水門橋的故事,第一次我軍九連用炸藥包炸出來了一個大洞坑,美軍用木頭支架修補,第二次七連戰士平河用炸藥包連橋帶坦克一起炸把橋炸塌了,結果美軍增援部隊直接用用鋼板修補,第三次七連梅生開著覆帶車從山頂沖向水門橋,徹底把水門橋炸毀了。結果美軍又從日本直接空投了一座橋鋼構組件,把橋修好了。
但是,其實在距離水門橋的不遠處,也就是美國穿過水門橋的必經之路,其實也是有安排了一個連(六十師一八零團二連官兵)的戰士進行狙擊的,只是這個連的士兵都被凍僵了。這個在水門橋電影裡面沒有展示,是非常遺憾的。
其實,長津湖戰役中湧現了好幾個冰雕連,但是最著名的正好是水門橋附近這個冰雕連。最終讓美軍逃過了一劫,倘若這個連的志願軍不是被凍死了,而是將美軍狙擊在水門橋附近,那麼美軍陸戰一師就真的有可能報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美軍陸戰一師有一萬多人通過水門橋逃出了生天,但是它的軍魂已經被打散了,此後在朝鮮戰場上,陸戰一師基本上就成了打醬油的存在,沒有立下什麼功勞了。兩萬五千多人陸戰一師,被我軍殲滅了一萬四千多人,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
長津湖戰役,打到下碣隅里的時候,我軍大部分部隊都又凍又餓喪失了戰鬥力,九兵團於是集中所有部隊裡面還有戰鬥力的部隊分頭尾隨追擊和穿插狙擊逃跑的美軍。當時三個軍所有還能參戰的部隊只有兩千多人,被迫打散了編制,共同追擊敵人。
這個圖只能看大概
有人說,最後追擊到興南港的時候,我軍的士兵興奮地跑到了海邊,成群結隊,非常密集。而海面上還有美軍的軍艦。要是美軍炮轟我軍,必定死傷慘重。這個BUG其實也不能算是什麼BUG,因為將美軍軍艦放在電影里與追擊士兵同時出現,主要是為了影視效果。在真實的追擊戰中,當我軍抵達興南港的時候,美軍軍艦早就跑得沒有影子了。而且當時美軍已成驚弓之鳥,興南囤積的40多萬噸的物資全部炸掉,哪裡還敢返回來炮轟志願軍呢。
《水門橋》最大的漏洞就是沒有了「冰雕連」的情節,可能是因為《長津湖》裡面已經展現了「死鷹嶺」狙擊戰中的志願軍「冰雕連」,就沒有再展現了。但是這個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最著名的「冰雕連」恰好就是水門橋這支,電影《水門橋》其實是應該展現這個真實的歷史場景的!
《水門橋》這部電影,為我們真實地再現了長津湖戰役的殘酷性。長津湖戰役,我們雖然勝利了,殲滅了美國最精銳的陸戰一師一萬四千多人,並且全殲了美軍第七師赫赫有名的王牌「北極熊團」,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唯一的一次全殲美軍一個團。
但是我軍也確實付出了難以想像的殘酷代價,用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的飛機坦克,以巨大的戰術犧牲換取了巨大的戰略勝利。長津湖戰役勝利後,美軍徹底撤出了朝鮮全境,退到了三八線以南地區。想想美軍辛勞運到興南港40多萬噸的軍需物資,在我軍追擊下,匆忙銷毀炸毀,如喪家之犬,那也是夠肉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