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華原創丨敝帚自珍也有樂(散文)

2023-12-29     真言貞語

原標題:石清華原創丨敝帚自珍也有樂(散文)

敝帚自珍也有樂

文/石清華

船到碼頭車到站,從此不用再上班。天不管、地不收,做段時間的活神仙,然後駕鶴西去返自然。

每天喝酒下棋打花牌,哪裡好玩哪裡玩。一日鬼使神差地闖入縣作協群,受群友的蠱惑,在沒有合適牌友時玩玩文字遊戲也挺新鮮。

教了二十幾年的語文,寫寫稿子,輕車熟路,不就是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玩了幾年到而今,回眸反顧,一路坎坎坷坷、磕磕碰碰,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既來之,則安之。登天山、游長江、飄南海,走村串巷,舉手投足、說笑嬉鬧,皆可訴諸於筆端。筆端流淌的是什麼呢?別人會看嗎?會怎麼看?管那麼多幹什麼,暗自吟唱「風蕭蕭兮易水寒」。

幾個暑去寒來,捕捉靈光的一閃,抓住點滴時間,記錄下只語片言。這些靈光在腦海里縈繞盤旋,時常鬧得寢食不安。不安而推敲,推敲而凝聚,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詩篇」。

忽然有一天,發在朋友圈裡的稿子,有編輯要求轉發抒情散文《白玉蘭》。此後,先後在《人民日報》《齊魯晚報》《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一點資訊》《江漢風》等十多家媒體平台發表小說、散文、隨筆、詩歌近三百篇。

也許「滿紙荒唐言」,但寫得很辛苦。偶爾也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感。哪怕圖名逐利棄我而去,也無妨做自己喜歡的事。玩了幾年的文字遊戲,苦中有樂、獲益匪淺。

有事可干。剛退休的同事們相聚聊天:不上班了無事可干。喝酒神吹打牌下棋不會時時有,縱使天天如此也會生厭。出去逛一逛吧,往往是形影相弔,顯得孤單。正尋思如何打發獨處的日子,有位朋友把我拉進了縣作協朋友圈。遊覽其中的小說散文、詩詞歌賦、楹聯雜談,很是喜歡。從前的活動照樣參加,空閒時即打開手機看一看、寫一寫。山水田園、吃喝玩樂、歌舞嬉戲、曲終人散,琢磨人間萬象,隨時隨地都可記錄見聞感想,十分方便,因而不論什麼時候都有事可干。

被動學習。既然要記錄見聞感想,就要準確敘述、描繪所見事物。遇有不會寫的字、不確定的詞就得查字典;碰到不知道的事情、不懂的知識就得問。這一查一問,並不是想學到什麼新知識,其實也沒有了這種主觀意願。但要寫稿子,就得力爭寫得像個樣子,不得不多花一點時間。一次兩次三五次也許與從前沒有什麼差別,三年兩載過去,才感覺到基本功、知識面不僅沒有隨年齡的老去而淡化,反而得到了加強、有增無減。繼續寫下去,被動學下去,據說還可預防老年痴呆,那是多麼划算。

在糾錯中前進。在寫稿子的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不可避免。一是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剛開始寫篇三千字左右的稿子,往往會有三十多處錯誤,連自己都汗顏。面對錯誤,反躬自省,緣於基礎薄弱、粗心浮躁。在編輯、朋友的指導下,這些缺陷得到部分彌補,現在基本上已經過了語言關。二是認知方面的錯誤。自己堅守講台一輩子,交往面窄,對社會的了解有限。一旦踏進社會: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真真假假、是非難辨。寫出的稿子,有時觀點不對,有時主題不明,有時美醜不分。思前想後,必須融入社會、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後來在寫稿時不僅注重其形式靚,更會考慮其內容美。稿子寫成,反覆默看,有時甚至誦讀起來。只有首先感動自己,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哪怕不喜歡,也覺得情有可原。

敝帚自珍也有樂。寫了一段時間,長長短短的稿子一大摞,發表的文字幾十萬。也許不是什麼東西,甚至是污人眼球、耽誤時間。但於我卻彌足珍貴:每當喝酒打牌無人、下棋散步已累、閒暇無事獨處時,把那些「雞毛蒜皮」「陳穀子爛芝麻」拿出來翻翻,曾經的喜怒哀樂瞬間呈現在眼前。為壯麗山水、田園牧歌、摯友把盞、美人歌唱而欣喜若狂;為正義被毀、邪惡得意、善良遇欺、小人逞強而怒不可遏;為除暴安良、扶危濟貧、忠厚勤勞、和諧相處而拍手稱讚。一介平民,喜則仰天大笑,怒則橫眉冷對,悲則潸然淚下。心中無積鬱,身輕如燕,豈不快哉?

人生苦短,得讓短暫的時光過得充實、快樂,它日飄飄然羽化而登仙,才不會留下遺憾。

(2023年12月27日)

【作者簡介】石清華(男),退休教師。出身卑微,有幸長成,但歲月蹉跎,一事無成,只好勤奮幹事,踏實做人。胸無大志,交遊平民,酸甜苦辣,離合悲歡,滲透於心。然盼其覺醒,努力上進。替己謀福利,為國盡忠誠。暢敘平民事,共享人間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ab95c1f9927ae9df5223783689ce0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