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思佳原創丨向著神山山頂進發——玩轉肯亞之三

2024-05-23     真言貞語

向著神山山頂進發

——玩轉肯亞之三

文/逄思佳

肯亞絕對是普通登山愛好者的好去處。我們一家就非常喜歡爬山。在這裡,很多山都是肯亞人古老傳說中的神所居住的地方。最遠的一次是我們自己開車去了非洲第二高峰肯亞山,但是因為時間很緊,再加同行的不少人都有高原反應,所以沒能爬得很高。但是在去肯亞山的路上途經赤道線還是很讓人喜出望外的一件事。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地球南北分界線!那個傳說中北邊的水是順時針流,南邊的水是逆時針流的神奇分割線。赤道線的標牌並不是很明顯,稍不注意,就會開車開過去。在這個破舊的不起眼的牌子下,總是有人排隊在等著照相。一隻腳踏在北半球,一隻腳踏在南半球,是大家都會擺的「pose」。還有人專門演示南北半球水流方向不同的試驗,但是要收費。他將一根火柴放在盛著水、桶底底部戳了洞的塑料桶里,然後在南北半球穿梭。果然像是書上說的一樣,水流方向正好相反,而在赤道上,火柴靜止不動,水直流而下!

在將要離開肯亞之前,我和媽媽又去了一次肯亞山。這一次我們爬到了第一階,3048米。所謂的第一階就是第一個山上的休息站。一般想要登頂的人都會拿出幾天去爬。這裡有幾個簡單的小木屋,裡面是像軍營里一樣的上下床。我們在這間簡陋的小屋裡吃了背著的午餐。幾隻猴子跑來想要覓點食兒吃。其中一隻是我只在書中見過,從未在現實生活見到的白喉猴(sykes』monkey)。它是世界瀕危級的保護動物。

肯亞山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山上的密林和各種各樣叫不上名字的古老綠色植物。比如讓媽媽看到後歡欣鼓舞的山蕨菜。她小時候在東北的大山里會采蕨菜賺零花錢。如果不是有開闢出來的道路,這裡就是深山老林。耳畔時不時會傳來奇異的鳥聲,還有潺潺的流水聲。剛爬的時候會很熱,然後越往上爬就越冷,我到了休息站連羽絨服都套上了。雖然首都空氣也算是不錯,但是到了大山深處依然能感覺到這裡的空氣異常新鮮。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緩緩地用鼻子吸入這滿眼植被呼出的新鮮無比的氧氣,會覺得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心情愉快。這也是我喜歡爬山的原因。被大自然緊緊地擁抱,呼吸著它的呼吸,零距離欣賞她無與倫比的美,感受她「造物主」一般的神奇力量。我爬山的時候就會像是一隻悠哉飛在這賞心悅目的綠野仙蹤的小蝴蝶,看見那裡一株我沒有見過的鈴鐺花就會飄過去嗅一嗅,瞧見那邊有一棵不可思議的吊滿藤蔓的大樹,就會圍著它轉轉。

在我心中,最「漂亮」的山要數東非大裂谷中最高的火山隆戈諾特山(Mt.Longonot)了。他有40萬歲的高齡,像是所有火山一樣,中間有一個大大的盆,這是一個直徑達2公里的火山坑,只是繞火山坑邊緣走一圈就需要三個小時(而爬山只需要2個小時)。為什麼用「他」來標示這座山呢?因為離Longonot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座火山,叫Margaret(瑪格麗特山)。和我們曾一同前去馬賽馬拉草原的Peter在路過此地時給我們講了這兩座火山的傳說,大體梗概和中國「牛郎織女」故事相似。可見,世界上的各個民族都有著共同文學創作主題。

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是雨季,上山的時候還是一片晴朗。開始爬的時候路還是比較平緩的,後來就是陡峭的火山溝壑了,我不得不把四肢全用上了。我的白色運動鞋也被火山灰染成了黑色。好不容易到達山頂,回頭望去,山頂的風光簡直美呆了!這一側,是密樹叢林的火山坑。雖然這是一座休眠的火山,但令人驚奇的是,遠處貼近谷底的峭壁上還冒著裊裊的白煙。而在山的那一側,美不勝收的東非大裂穀穀底盡收眼底:綠樹掩映的農莊,泛著波光的那瓦莎湖,從內羅畢到基蘇木的火車……

雖然我們很不幸地趕上了大暴雨,但是人生中第一次站在和雲海一樣高的地方見證了大自然神奇的魔力。遠處天空,猶如滾滾波浪席捲而來的灰色雲海向整片大地上噴射出傾盆大雨,那樣的場景真是太攝人心魄!

因為怕被困在山上,於是我們三人幾乎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跑下了山,被淋得全身上下都濕透了。我們剛下山,雨就停了,好像老天爺跟我們開了個巨大的玩笑。我們真的是幸運的,就在同一天,附近的「地獄之門」國家公園,幾名德國遊客就在大雨中葬身於「地獄」里的萬丈深淵。

在我們家附近幾十公里外也有一座山——薩布克(Ol Donyo Sabuk)。意為「大山」。雖然不出名,但它也是一個國家公園。跟去爬其他山不同的是,我們不僅要付門票錢、停車費,還必須要花「巨額」雇他們的保鏢(Safe Guard)才准上山!

雖然它比我們爬的Longonot火山要低800多米,但是因為山坡極其陡而且還是繞路到的山頂,所以更加累人。特別是跟著保鏢,他拿著槍邁著輕盈的步伐在前面帶路,我們一家氣喘吁吁地在後面「爬」,想停下來休息休息,但又怕保鏢跑遠了,所以就拖著兩條不怎麼聽使喚的腿繼續努力跟。到了盤山道要好很多,路比較開闊平坦,總算能抬頭欣賞一下周圍的景色。

仔細留心就不難發現,山上每一個海拔的植被都有所不同。山下呢,有一些刺類和肉乎乎的仙人掌類植物,到了山上就是高大的看著都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始森林。每一百米的海拔就會有一個標示牌,看到它們是又欣喜又氣餒,在為自己爬到這麼高的海拔高興的同時,看到牌子上寫的還有幾公里到山頂,又會覺得兩腿發麻。那天僅是在山脊上行走,就走了12公里的路,上下山又是10公里。

在盤山道上沒走多遠就看到了新鮮的「非洲水牛」的糞便,雖然大多數人在safari車上看到這些醜醜的傢伙都會以為它們像是家牛一樣「忠厚老實」,但其實非洲水牛是Big Five(非洲五獸,獅子、獵豹、犀牛、非洲水牛和大象)中最兇狠的動物,就連「草原之王」——獅子也絕不會傻到去招惹這些壞脾氣的傢伙。這也是我們「被」要求雇保鏢的重要原因。因為Ol Donyo Sabuk的別名是「水牛之山」。

兩邊高大的密林中時不時傳來奇特的鳥叫聲,只可惜很難捕捉到它們的身影。不過,身邊總是有各種各樣迷人的蝴蝶飛過,橘色的,藍色的,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黃色的,如果是一個蝴蝶愛好者來這裡一定能夠叫得上它們的名字!跟肯亞山一樣,這裡也有很多很多野生的蕨菜,這讓媽媽欣喜不已,但保鏢告訴我們不能採摘。我最喜歡的是一種橘色小球狀的蒲公英,還有和「屁股」一模一樣的果子,聽保鏢說那種果子是奧利佛狒狒的最愛。

下山明顯要比上山輕鬆,可是回到家第二天醒來,那渾身上下就和被「暴揍」了一頓一樣的感受,而且這種感覺一直持續了兩三天。爬山永遠這麼累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6a0008c13d38c3a0220ef4de053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