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北美地區出版一本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這是第一本以美國大眾為讀者的有關日軍二戰中暴行的英文書籍,書中詳細描述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種種惡行,細節描寫了當時中國人民遭受的痛苦。這本書在全世界範圍引起轟動,也打破了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長達60年的沉默。美國紐約時報將該書列為推薦讀物,同時該書也被美國評為年度最佳書籍之一,更是被翻譯成15種語言,全球知名。
而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在美國生活的華裔女孩,《南京大屠殺》可以說是她用生命寫成的,因為這個女孩36歲時吞槍自殺了。張純如,祖籍江蘇淮安,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後來移居到了美國,1968年3月28日,張純如來到世界上,父母賦予她「純如」這個名字是取自《論語》,意為「和諧美好」。
張純如從小就聰明可愛,學習成績優秀,特別是寫作,文字功底深厚。這也得益於她的家庭,純如的父母均是哈佛博士,在他們的培養下,張純如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正直善良的人。張純如大學就讀於伊利諾伊大學,這也是一所全世界享有盛譽的大學,專業是新聞學。畢業後,她先是擔任《芝加哥論壇報》記者,1991年她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學位,逐漸成為了一名作家和自由撰稿人。也就是這一年,她遇到了一生所愛——電氣工程師布萊特·道格拉斯博士,兩人結為婚姻伴侶。
張純如雖然身在美國,但她從沒忘記自己是從哪來。她一邊為各種時報撰寫稿件,同時也一直想讓世人了解中國那段苦難的歷史。為此,她回到中國,輾轉上海、北京、杭州進行深入調查,了解歷史,為《南京大屠殺》一書準備資料。這期間,她先出版了《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一書。接近三年的走訪倖存者、參考大量歷史文獻,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終於出版,讓世人了解了這段駭人聽聞的惡行,驚醒了一大批有良知的人。
1999年,這本書被拍成電視節目,後續又有好萊塢首次拍攝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張純如。2002年8月,張純如和丈夫有了愛情結晶,這個家庭有了新的生命力。但幸福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2004年11月9日,張純如在美國加州自己車內開槍自殺,留有遺言讓人細思恐極:「我覺得被CIA或是別的什麼組織盯上了」,「我走在街上被人跟蹤,無法面對將來的痛苦與折磨」。
《南京大屠殺》,這是一本中國人不敢看的書,先輩們承受的痛苦讓我們感同身受,打開這本書,淚水就會不自覺地流下。而這位女英雄,通過這本書,向全世界揭露了這段慘絕人寰的記憶。她文弱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良、堅強、富有正義感的心。因為這本書,她遭受巨大的壓力和威脅,並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小編找不到讚美的詞語,她的英雄事跡難以用文字形容,她的美好善良更是世間罕有。緬懷她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們永遠永遠不能忘記那段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PM4nW8BUQOea5OwEn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