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有錢沒錢,記得「開油鍋」,虎年家肥屋潤、衣食無憂

2022-01-25     有點煮意

原標題:臘月二十四,有錢沒錢,記得「開油鍋」,虎年家肥屋潤、衣食無憂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廣東地區,小年這一天除了要謝灶,老一輩還會「開油鑊」炸一些傳統的賀年小吃。

小年開油鍋,取「起鑊huò」(出鍋)的意頭,祈求來年「家肥屋潤」,有油水,有財富,新的一年裡能喜事多多,人丁興旺、衣食無憂。

這也是廣東人過年的儀式感。當這些年貨擺上桌,年味自然而然就濃了。

笑口棗

笑口棗又稱細煎堆,在油炸過程中麵糰爆裂,形狀就像咧開嘴大笑一樣,因而得名「笑口棗」,寄託了大家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象徵全家人開開心心,笑口常開,是傳統的賀年小食。笑口棗口感酥鬆,香甜可口,小時候,去給外婆拜年時,外婆都會拿出笑口棗給我們吃,嘴裡念叨著「吃過笑口棗,每日沒煩惱。」你家準備笑口棗了嗎?

油角

油角,也叫酥角、角仔,是廣東人過年必備的炸貨小吃,過年要是沒吃上它,年味要少一半。油角是用麵皮包裹著芝麻白糖花生餡油炸而成(餡料每家或者每個地區都不同,都是甜味的)。

炸好的油角金黃油亮,形狀像一個鼓鼓的荷包,「油角彎彎,家財百萬」,寓意著油油潤潤、荷包鼓鼓、生活富足。

蛋散

蛋散和油角是廣東年貨小吃中的兩大巨頭,材料僅需要麵粉、雞蛋和豬油,甜味的炸好後裹上糖漿,鹹味的在製作麵皮時加上食鹽和香蔥、芝麻,口感非常鬆脆,一口咬下去會掉渣,因為蛋散鬆化易碎,所以在粵語裡又用來形容膽小、沒出息的人,例如星爺電影《食神》中就有經典對白「就憑你地一條粉腸四條蛋散想搞掂我?」,過年吃蛋散,是不是吃了把膽小都吃掉呢?

煎堆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是一個沾滿芝麻的金黃大圓球,又叫麻團、珍袋、麻球,風味獨特,製作考究,裡面包裹著爆谷、花生、芝麻等食材。

煎堆滾圓討喜、表皮薄脆,一口下去又酥又脆還帶點軟糯。渾圓可人的煎堆,象徵著美滿團圓,富有富足。過年前開油鍋炸煎堆,還寓意著家圓屋潤。

糖環

糖環是兩廣地區傳統的過年食品,小年過後,就要開始製作糖環,糖環形狀別致,把揉好的麵糰搓成條,可以隨意繞幾圈,也可以做成花環、扣環、中國結,寓意環環相扣,生生不息。是春節不可缺少的「年果」之一。

油角、笑口棗、蛋散、煎堆、糖環都是廣東人最愛的「年貨」。每個城市也有自己獨特的地方美食,例如蹦砂、大夾肉、炒米餅 、雞仔餅、沙琪瑪等等,你家準備年貨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6dcd127d3f618b064ff72a0461279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