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曾痛心疾首地說:「當國家所有精英都要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出了大問題。」
就在日前,那位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八萬月薪的中金交易員,被披露正在「停職調查」,算是給眾多憤怒的網友一個交代。
然而,大家要明白的是,很多網友真正生氣的點並不是他拿高薪,而是辛辛苦苦培養的一個高級人才,他卻去從事金融,這是讓很多人最意難平的一點。
相比之下,國內科技公司華為向來以待遇優厚著稱,也有不少月入高薪的傳聞。
但是網友們卻並不會因此責難華為,因為華為的員工是在研發高新技術、開拓技術無人區,無論是技術含量,還是社會價值,他們的貢獻都要重要得多,所以華為員工獲得高薪收入,自然無可非議,同時也可以獲得人們的尊重。
施一公教授曾在演講中說: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他們)都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連他自己最好、最想培養的學生,也都想去金融公司。
這種「追錢跑」的就業傾向,儼然成為了一種風氣。
中金公司,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從業人員,比例接近一半,吸納了幾千名高學歷人才,雖然並不是說進入金融領域就不能為國家做貢獻,但如果太多人才都被金融行業吸納走,那麼我們的科技事業、文化事業該怎麼辦?
根據2020年的數據,中國半導體工程師人才缺口就高達25萬人。
當然,並不只有我們存在這個問題,2020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就曾炮轟金融行業,說在美國,有太多精英去搞金融和法律,我們應該減少從事金融和法律的人才,引導更多人去創造真正的東西。
問題來了,真的是金融行業搶了太多人才嗎?
其實不然,歸根結底,仍然是人才的總供應量不足,無論是科技行業還是金融行業,在我國都存在巨大的高級專業人才缺口。
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報告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人才總缺口高達150萬,如果算上並沒有統計的三四線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人才缺口可能不止150萬,涉及專業包括數學、人工智慧、區塊鏈、計算機科學等等。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這名中金員工為什麼會有高達八萬多的月薪,既然能夠入職中金,推想這名員工的學歷應該不差,甚至可能很高。
所以說,著力培養高級人才,加大人才供給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