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就是價格戰?複製國產手機經驗,中國汽車品牌將因「卷」崛起

2024-07-19   科技真探社

中國汽車工業終於迎來了獨屬於自己的榮耀時刻。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24年1-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433.9萬台銷量,同比增加了35.1%,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仍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絲毫不見衰減勢頭。另外,在中國市場,自主品牌的銷量已經達到了61.9%,國內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購國內自主品牌。

在今年上半年的汽車銷量前十中,中國品牌豪取六個席位。

更難能可貴的是,今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0.5萬輛,各類車型累計出口293萬輛,在全球市場持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近幾年來,比亞迪、長城、領克、蔚來等中國車企的產品先後登陸被譽為歐洲汽車工業中心的德國,單就比亞迪來說,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德國市場的銷量增長率就達到了驚人的427%。

毫不誇張地說,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表現出色,中國新能源汽車也正在隱隱成為繼中國高鐵、中國手機之後的又一張中國製造名片。

但高速發展之下,新的市場格局也在催生新的思考,其中2024年最被國內汽車行業從業者討論的字就是:

很多人認為,如今中國汽車的蓬勃發展得益於「卷」的市場格局,這引發了中國汽車工業對「卷」的廣泛討論,從比亞迪到吉利,幾乎所有的中國車企都提出了自己對「卷」的理解和認識,其中既有積極擁抱者,也有緊張擔憂者。

比亞迪王傳福認為:「『卷』是市場的競爭,是自然規律,不必焦慮,只有積極擁抱、參與才能真正在競爭中走出來。」這幾乎是比亞迪高管們的共識,只有卷才能催生出強大的世界級車企。

當然,也有些行業大佬指出:卷會導致市場出現簡單粗暴的價格戰,會造成車企偷工減料、粗製濫造的情況發生。

一個卷字,道出幾家歡喜,幾家愁。

誠然,今年上半年「汽車大降價」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結合今年上半年的消費數據來看,新能源小汽車和燃油小汽車價格同比分別下降了10.2%和4.3%,在汽車銷量攀升的同時,價格也在隨之下降。

結合數據,中國汽車市場確實在進行「價格戰」,但實事求是的說,又不能將其簡單解釋為「價格戰」。

因為這種「價格戰」更多的是建立在技術進步上。

2024年5月28日,使用了比亞迪第五代DM-i技術的比亞迪秦L正式上市,憑藉9.98萬元的起售價格迅速出圈,其經濟性在一眾同級別車型中幾乎沒有可以直接對標的對手,整個6月份,秦L售出18021台,可謂先聲奪人。

有些人給出非常形象的評價:當初都覺得特斯拉是行業鲶魚,如今看來,最強的行業鲶魚還得是自己人,998讓比亞迪一戰成名

然而秦L並非是為了降低售價而削減成本的脆皮車,在其前後防撞梁、前後懸架、地盤、超高強度鋼占比等方面均做到了紮實用料,秦L的前防撞梁寬度達到了1460mm,車身覆蓋率為76.8%,在網上已經有非常詳細的拆解視頻,這裡就不贅述了。

關鍵在於,比亞迪之所以能夠掀起「價格戰」,帶動行業開始「卷」,歸根結底要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就是研發投入,結合2023年的數據來看,比亞迪的研發投入比後三名國內車企研發投入之和還要多,達到399億元人民幣,在拆解比亞迪車的過程中,能發現大量印著比亞迪Logo的自研零組件,顯然自研零組件能更好的進行成本控制。

其次就是產業鏈整合,目前比亞迪垂直整合汽車產業鏈的行業優勢在國內獨樹一幟,從電池到三電,比亞迪幾乎可以自研所有重要的零組件,而這些硬功夫都是比亞迪能夠掀起「價格戰」的底氣所在。

近期,泰國針對比亞迪降價的調查迎來一份重要報告,泰國貿易競爭委員會宣布,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價格戰並沒有違反該國2017年的《貿易競爭法》,反而促進了市場競爭。

這就能從側面為比亞迪的卷正名。

最後,從過去國產手機的發展經驗來看,行業的快速發展固然會帶來群雄逐鹿的陣痛期,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一個的品牌被市場淘汰,弄的一地雞毛。但站在如今的視角去審視,如今留下來的國產手機品牌,哪一個不是具備硬實力的優秀企業和跨國品牌?或許中國汽車正在複製這樣的發展歷程,註定也將會有世界級實力企業在這場競爭中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