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來第一次!比亞迪躋身全球前十,中國汽車工業未來可期

2024-01-05   科技真探社

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場上「捨我其誰」的優勢地位,正變得搖搖欲墜,而撼動「特斯拉王朝」的新銳挑戰者,就是在2023年全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長的中國車企比亞迪。

根據日前發布的一份數據,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新能源車交付量是484,507輛,而比亞迪則是526,409輛,這是比亞迪在電動汽車銷售的季度數據上,首次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企。

「鲶魚」特斯拉遇到了自己的「鲶魚」,兩家企業如同宿命對手一般在狹路相逢。

有人做過這樣的比喻,說特斯拉就是汽車市場中的蘋果,而比亞迪就是汽車市場中的安卓,兩家車企的競爭勢必成為商業世界的一場精彩大戲。

當然,超越特斯拉只是一方面。

從更加宏觀的視角進行審視,2023年,比亞迪終於從合資品牌手中,代表中國自主品牌奪回了暌違三十六年之久的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而且是「不加定語的銷量冠軍」;中國汽車工業誕生七十年後,首次有中國車企躋身全球銷量前十,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打破了美日歐壟斷的市場格局,成為世界汽車工業一極。

這樣的成績足以慰藉數代中國汽車人的艱苦奮鬥。

同時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車企不應該做舊時代的跟隨者,而應該成為新時代的開拓者」;而且在時代機遇來臨之時,堅持長期主義的中國車企更容易把握時代機會。

毫不諱言,比亞迪能夠在2023年收穫如此具有里程碑式的銷售成績,主要原因就要歸功於比亞迪在技術研發上的層層突破。

今年4月份,比亞迪發布了雲輦系統,分為四個系列:雲輦C、雲輦A、雲輦P、雲輦X,以目前百萬豪車仰望U8所使用的雲輦P為例,它並不僅是一個液壓車身控制系統,它還可以通過雲輦預瞄系統的各類感知元件,例如雙目攝像頭、雷射雷達等五十多個傳感器收集路面數據,來智能調整車身姿態。

憑藉這項技術優勢,仰望U8在上個月的ACC對靜態假車測試中,無論是夜間逆光測試、還是逆光揚雪測試,都收穫了不錯的成績。

根據現有數據進行測算,比亞迪在2023年的研發費用預計為270.8億元,屬於車企中的佼佼者。

截至目前,比亞迪內部的工程師數量已經超過9萬,擁有11個研究院所,王傳福曾說,即使比亞迪所有財產包括土地、廠房、專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這些工程師還在,比亞迪隨時可以東山再起。

正是由於巨大研發投入,2023年,比亞迪除了雲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之外,其他還發布了以四電機獨立驅動為核心的「易四方」技術DMO超級混動越野平台、彙集比亞迪純電汽車技術的e平台3.0等新技術,進一步強化技術領先優勢,夯實技術矩陣。

按照不少媒體的話講,比亞迪是一位「全能選手」,從三電、動力電池、車架等關鍵零部件全部做到了自研,是目前車企當中少有的具備「垂直整合」能力的品牌。

然而,縱然比亞迪去年銷量再多,王傳福也同樣意識到了比亞迪目前存在的短板,他把新能源車發展劃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場,比亞迪電動化戰略進展很好,智能化下半場也會領先。

毫無疑問,推進比亞迪新能源車的智能化能力,將會是比亞迪2024年乃至以後重要的技術攻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