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白酒企業在主板上市很有必要

2023-01-13     皮海洲

原標題:限制白酒企業在主板上市很有必要

最近一則主板上市審核設置行業「紅黃燈」的消息受到市場的關注。該消息稱,證監會對核准制下的主板申報做出行業限制,明確「紅燈行業」如食品、防疫、白酒等不能申報,「黃燈行業」包括家裝、電器等頭部企業才可申報。

針對上述消息,有投行人士表示,對部分行業的針對性指導此前已存在,例如白酒、宗教類等;部分行業限制則為近期新增,例如針對部分防疫類企業的IPO。該投行人士還提到,對白酒行業企業的IPO申報限制,不僅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也存在「紅線」,新三板再融資也一定程度受限。

而受白酒企業限制在主板上市消息的刺激,白酒股走出大幅上漲的走勢,如1月5日,中證白酒指數大漲近800點,漲幅達到5.19%,為去年11月1日白酒股行情反轉以來的第二大單日漲幅,同時也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白酒企業限制在主板上市,白酒股為何大漲呢?因為在白酒企業主板上市受限的情況下,已經上市的白酒企業也就成了稀缺資源。畢竟由於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對上市公司的定位,白酒企業是不可能在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的。如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的通知,規定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原則上不支持其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畢竟創業板主要服務科技含量高的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白酒企業還是傳統產業,不支持也實屬正常。

正是由於白酒企業不適宜在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因此,一旦白酒企業限制在主板上市,這就意味著白酒企業不能在國內資本市場IPO了。已經上市的白酒企業自然就成了市場上的稀缺資源,這也是市場藉機炒作白酒股的原因所在。

那麼,白酒企業是否真的被限制在主板上市了呢?在這個問題上,顯然不能以市場傳聞作為判斷的依據,也不能用投行人士的說法來作為依據。這必須以證監會的官方文件來作為根據。雖然對主板IPO申報作出行業限制,設置行業「紅黃燈」很有必要,但這最終需要以證監會的官方文件為準。沒有證監會的官方文件,「白酒企業限制在主板上市」的說法就不能算數。

實際上,目前確實有不少的白酒企業有上市計劃,或傳出上市的傳聞。如多地披露的上市後備名單中不乏白酒企業的身影,貴州除習酒、國台、金沙外,還包括珍酒、夜郎古、小糊塗仙、岩博酒業、貴州醇等企業;河南的名單中也包括賒店老酒、雙板橋酒業等酒企;陝西的名單中則包括了西鳳酒。可見,不少白酒企業還是盯著IPO這條路的,畢竟企業上市不僅可以讓這些上市企業拿到大量的不需要還本付息的募資款,而且企業的老闆與持股的高管還可以因此而一夜暴富。因此,企業上市幾乎是所有中國企業的夢想,這也包括白酒企業。

不過,對於白酒企業確實有必要限制其上市融資,包括不能在主板上市,也不能在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上市。證監會如果真的對主板IPO申報作出行業限制,設置行業「紅黃燈」,並將白酒企業納入「紅燈行業」,這將是非常正確的一項舉措。倒不是說白酒企業屬於產能過剩行業,對於這個問題,市場可以作進一步的爭論。

限制白酒企業上市,主要是因為白酒危害國人身體健康的緣故,根據世衛組織的認定,白酒中的酒精是重要的致癌物,我國在世界上成為癌症的重災區,這與國人不良的飲酒陋習是密切相關的。因此,為了國人的身體健康,我國不應該鼓勵大力發展白酒產業,資本市場也不應該給白酒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畢竟發展白酒產業與我國政府制定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背道而馳的。國此為了國人的身體健康,我國應該提倡國人少喝酒甚至不喝酒,相對應的是要限制白酒企業的發展。

實際上,一旦白酒企業納入「紅燈行業」,不僅要限制白酒企業IPO上市,而且就是已經上市的白酒企業,也需要限制其再融資,同時限制白酒企業的借殼上市與併購重組,讓已經上市的白酒企業在市場上自生自滅。能生存下去的就任其生存下去,不能生存下去的,就任其退市,退出資本市場的歷史舞台。畢竟白酒危害國人身體健康,股市不能做損害國人身體健康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2331cdad96ecd4d48f58708f3f8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