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螺絲」公司IPO 股市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

2024-01-05     皮海洲

原標題:「打螺絲」公司IPO 股市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

自從2023年7月24日高層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來,管理層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提振投資者信心。不過,從客觀效果來看,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對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作用不大。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經過5個多月的時間之後,上證指數從7月24日的3164.16點跌到了如今的2900點附近,指數不漲反跌了200多點。

造成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某些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措施本身就存在某些漏洞,或者是某些措施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IPO,管理層發布了《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要收緊IPO,做到一二級市場的動態平穩。其實在IPO的問題上,市場更期待的是階段性暫停IPO,尤其是在指數跌破3000點的時候,應無條件暫停IPO,這其實也是符合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的監管精神的。

但IPO的腳步只是放緩,卻沒有停頓。不僅如此,某些安排上市的IPO公司甚至還是相對平庸的公司,甚至還是受到輿論質疑的公司。其實在IPO的問題上,IPO停不住腳步,或許投資者還能理解,畢竟A股市場一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以融資功能為第一功能,所以不到迫不得已的地步,IPO的腳步不會停頓。但在收緊IPO的時候,應該要對IPO公司的質量有所選擇,選擇那些優質的公司上市,選擇那些屬於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企業上市,選擇那些公司基本面乾淨的公司上市,而不是選擇一些平庸的企業上市,甚至是存在著這樣或那樣一些問題的公司上市,如果是後者,只會加深企業上市圈錢的印記,同時進一步動搖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

近期正式啟動IPO招股的騰達科技就是一家缺少閃光點的公司,根據安排,該公司將於2024年1月9日開啟IPO申購。該公司雖然名為「科技公司」,但其實就是一家傳統的「打螺絲」公司,從事不鏽鋼緊固件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其中,不鏽鋼緊固件是公司目前的主要產品類型。而主要產品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螺栓、螺母、螺杆和墊圈。

根據招股書披露,騰達科技2020年度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2235.10萬元、149088.49萬元、206733.68萬元 和86767.43萬元 ,凈利潤分別為5244.35萬元、10771.79萬元、13491.70萬元和4537.38萬元。其中,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螺栓、螺母和螺杆的銷售三者合計占比達到了 93.78% 、92.16%、 87.74%% 和 87.54%。因此,稱該公司是「打螺絲」公司堪稱名副其實。

目前A股市場還在3000點下方的泥潭裡掙扎,市場希望得到喘息之機。在這種困境之中,交易所卻安排騰達科技這種傳統的、缺少亮點的公司上市,這種安排並不妥當。尤其是騰達科技的身上還存在著一些受到市場爭議的問題,這種安排也就更加欠妥了。

比如,騰達科技本身並不差錢,用2.5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沒有必要性。公司在2022年度及2023年6月末的兩個報告期的長期借款均為0,公司並無長期借款壓力。而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的短期借款也僅僅只有639.65萬元,同期的貨幣資金卻高達5.99億元,沒有任何還款壓力,因此並不存在資金周轉壓力。既然如此,2.5億元資金「補流」也就沒有絲毫的必要性。

又比如,公司經營的合規性也令人質疑。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員工「五險一金」的繳納問題上。2020年到2022年是騰達科技IPO申報的三個年度報告期,而在此前一年,也即2019年,騰達科技在冊員工數量達到784人,而繳納「五險」的員工數量只有594人,190人員工未繳納「五險」,相當於公司四分之一的員工沒有基本沒有社會保障。同時在2019年這784名在冊員工當中,沒有一人是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而從2020年開始,「五險一金」都開始了繳納,因此,輿論質疑公司「五險一金」的繳納是基於IPO的需要並非沒有道理。而此前公司不繳納「五險一金」的行為顯然是不合規的,甚至是不合法的。

再比如,騰達科技的員工平均收入大大低於當地同級別企業員工收入水平。根據招股書披露,騰達科技在2020年至2022年度在冊人員數量分別為731人、796人、841人,期間全體員工平均年薪資分別為7.60萬元、10.17萬元、10.58萬元,而作為當地上市企業的泰和科技,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的平均員工薪資分別為13.18萬元和15.38萬元,比騰達科技同期平均員工薪資高出50%至80%。而聯泓新科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的平均員工薪資為20.85萬元和18.71萬元,比騰達科技同期平均員工薪資高出80%至180%。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此外,騰達科技同樣涉及到突擊分紅的問題。主要表現是2021年、2022年公司分別分紅4500萬元和6000萬元,占公司當年凈利潤的41.78%和44.47%。雖然算不上是「掏空式分紅」,但至少表明公司並不差錢,同時也說明公司募資補充流動資金並無必要性。

也正因如此,該公司當前IPO發行上市的合理性令人置疑,尤其是其計劃募資8.5億元以及8.5億元募資投向的合理性令人置疑。而這種公司的發股上市,對於當前提振投資者信心顯然是不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9cab22fb0ee7ff8368dcc4fcc799d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