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就經常被父母教導:要分清自己人與外人的區別。
對待外人,我們要有禮貌,要學會劃清界限,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要去占對方的便宜。若非必要,也不能多欠對方的人情。
在面對自己人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意一點。誰多付出一點,誰少索取一點,我們心中有數,記得對方的情誼就夠了。有時候分得太清,反而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
比如說,父母子女之間,就不能分得太清,也沒辦法去分清。
父母養育子女20多年,不僅僅付出了巨大的財力精力,更付出了誰也比不了的愛與溫暖。子女想要把這份恩情還清,那根本就不可能。而父母在付出的時候,其實也沒想過讓兒女如何回報自己。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那麼無私偉大。
有些父母從始至終就沒有愛過自己的兒女,他們將兒子當成後半輩子的依靠,將女兒當成謀取利益的工具。他們理所應當的挾恩圖報,覺得自己多麼偉大,覺得兒女應當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的確,養育子女是很不容易。但若是父母從一開始,就抱著這樣的目的去養育兒女,那結果恐怕不會太過美好。
兒女若是知道父母將自己當成商品去交換利益,那他們心中恐怕也會心生怨懟。
四年前,經過朋友的介紹,劉恆和林潔走到了一起。通過這幾年的相處,兩個人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彼此分不開,兩個人的感情是越來越深厚。
劉恆的爸媽心裡對林潔是一萬個滿意,因為林潔不僅長得漂亮,其他各方面條件也非常突出。在劉恆爸媽看來,林潔就是一個賢內助,劉恆娶了她,一家人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為了表現婆家人的誠意,劉恆的爸媽掏出了老本,在市中心給兩人買了一套學區房,並且催促他們結婚。畢竟,兩個人年紀都不小了,也是時候結婚生子了。
可林潔的爸媽卻不同意兩個人的婚事。因為劉恆的家境並不好,就算買了一套學區房,但距離他們的要求還差得遠。於是,他們就要求林潔和劉恆分手,還說要林潔重新找一個條件好的男朋友。
一心想和劉恆在一起的林潔怎麼可能聽從父母的勸說,在面對父母強硬地逼迫,她沒有退讓,並且堅決表明了自己非劉恆不嫁的決心。一家人僵持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眼看著林潔都快30了,林潔的爸媽只好勉強同意兩個人結婚。
於是兩家人很快就坐到了一起,商量起了林潔與劉恆的婚事。
知道女方家裡並不滿意劉恆,所以劉恆的父母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並盤算著給十來萬的彩禮,以此來打消對方的怒火。可沒想到,劉恆的爸媽還沒開口,林潔的媽媽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說:
「你們也知道,我和林潔她爸,根本就不滿意劉恆這個女婿。我們養大這個女兒也不容易,還將她培養成才,一年少說也得花個兩三萬。現在她都快30歲了,算一算,彩禮最少得有六十萬!」
雖然早就做好了準備,可林潔媽媽的一番話還是讓劉恆父母變了臉色。六十萬,不是十六萬,他們家怎麼拿得出來?更別提,前兩年老兩口剛剛替劉恆買了一套婚房,他們現在手中根本就沒有餘錢了。
劉恆的爸媽不知道該如何應答,拒絕吧捨不得這個兒媳婦,答應可卻沒有能力做到。劉恆看自家爸媽為難,心裡有些著急,也有些生氣。他早就打聽過了,當地這兩年的彩禮基本上都是十萬左右,沒有超過十五萬的。可林潔的父母卻張口要了60萬,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
其實不止是劉恆一家心裡生氣,林潔聽到父母的這番言論,心裡拔涼拔涼的。她從沒有想過,父母竟然將自己當成了商品一樣,用金錢來衡量。
她知道父母養大自己不容易,她也願意去回報這份恩情。可這些付出經由父母的嘴裡這樣說出來,卻讓林潔覺得難過,甚至覺得噁心。難道養育子女二十多年,就是為了投資,為了以後的回報?
因為還心存一絲幻想,林潔開口質問父母,也想勸解父母。可她話還沒說完,就被自己的媽媽粗暴地打斷了,她說林潔太犯賤了,竟然上趕著嫁給別人,不要臉。
劉恆見不得林潔被這樣指責欺負,於是直接打斷了林潔媽媽的怒罵:「阿姨,你們要60萬彩禮,這沒問題。我們願意出,但是我有一個條件。你們要先和林潔簽一個斷絕關係的字據出來,寫明以後你們不需要林潔替你們養老,更不會用各種理由找林潔要錢。」
劉恆也知道自己這番話有些過分,但他就是不想妥協。一是因為他沒能力拿出這麼多彩禮,二是氣不過林潔父母的獅子大開口,三是心疼林潔被父母這樣對待。
林潔的爸媽當然不會同意,在劉恆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他們就拽著林潔怒氣沖沖地離開了包廂。
事情的最後,林潔還是逃脫了父母的鉗制,偷偷跑到了劉恆那裡,與他同居生活在了一起。她是真的被父母傷了心,也不想再由父母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END—
父母子女之間,本就是割捨不斷的情緣。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這你來我往的付出與回報,成就了父母子女之間最溫暖的愛與濃情。
這份愛,想要走向圓滿,需要的是純粹,是真誠。可若是父母自私地將貪念摻雜在這份愛中,那最後的結果,可能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美好。
沒有誰是傻子,沒有誰願意去當待價而沽的商品,若是被父母這樣對待,他們心中那麼對父母的眷戀,也會消失不見。或許,他們仍然願意贍養父母,但這其中的真心早就不見了,以後的溫情也不會再有。
父母子女之間,只剩下了冷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