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百強房企市值榜單發布!四成不足200億元

2023-04-12     樂居網重慶

原標題:2023年一季度百強房企市值榜單發布!四成不足200億元

  4月7日,持續低迷的地產股又迎來一次暴漲行情,130隻個股有119隻股票全部上漲。不過,短暫的上漲依然難以扭轉地產股的整體頹勢。

  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根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百強房企市值依然處於下跌態勢,百強房企市值總和環比2022年末縮水超1700億元,跌幅超4%,四成房企市值不足200億元。

  統計的100家樣本房企(含地產開發和服務類企業)中,超六成房企市值下跌,不足四成房企市值上漲。其中,張江高科、濱江服務、貝殼-W、越秀地產、我愛我家、中新集團、綠城管理控股、華發股份、財信發展以及中海物業一季度市值環比漲幅居於TOP10,而旭輝控股集團、碧桂園服務、萬物雲、中天金融、雅生活服務、雅居樂集團、美的置業、中交地產以及新城控股則是一季度市值環比漲幅跌幅較大的10家企業。

  在一位TOP30上市房企證券代表看來,影響房企市值變動的因素比較複雜,以往房企一季度恰逢業績發布,強勢的業績表現往往能夠為房企股價錦上添花,助推股價漲一波,現在房企業績普遍不如以往,但對比之下還是能夠發現,經營基本面具備韌性的企業股價也相對穩定,穩步向好,而基本面較差或者業績不達投資者預期的企業,可能會有短期的股價下跌波動,市值能夠修復還是要看公司經營層面是否穩定健康。

  3年百強房企市值門檻

  從100億元跌至58億元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急速遇冷,房企業績和經營也受到較大影響,不斷增多的出險企業也讓行業信心和信用缺失,反映到資本市場,上市房企股價下跌、市值不斷縮水。當下,上市房企市值仍處於低位運行,今年一季度超六成百強房企市值下跌,且分化進一步加劇。

  根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持續觀察,在2020年之前,房企市值百強的門檻在100億元左右,而至2022年末,房企百強市值榜的最低入榜門檻為62億元,今年一季度末,這一門檻進一步下探至58億元。

  從去年四季度至今,百強市值房企中多數市值不足200億元。截至2022年末,市值在200億元以上的房企僅有38家,接近70%的房企市值在200億元以下;總市值500億元以上的房企共有19家。今年一季度,總市值500億元以上的房企進一步減少至16家,市值200億元以上房企有37家,63家房企市值在200億元以下。

  長期以來,相比銷售額突破千億元,市值達到千億元被認為「更有含金量」。即使是在房地產行業蓬勃發展、銷售額突破千億元的房企多達40多家時,市值超千億元的房企也不足20家。而自2021年市場下行以來,在連續陰跌後,不少房企市值也跌破千億元。

  至去年三季度,市值超千億元的房企數量已經降至9家。去年四季度,隨著供給端的寬鬆政策接連發布,房企市值也進入修復階段,市值超千億元的房企增至11家。今年以來,供需兩端政策持續發力,房地產市場明顯回暖,上市資本市場對地產股的態度也逐步回歸理性,一些經營韌性較強的房企迎來市值修復,這一點在頭部房企中表現得較為明顯。

  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市值超千億元房企相比去年四季度繼續增加至12家,其中新增企業為招商蛇口。數據顯示,招商蛇口去年末總市值為977億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總市值漲至1054億元,漲幅7.84%,在千億元市值房企中漲幅居前。

  究其原因,招商蛇口作為頭部央企最近兩年憑藉自身優勢逆勢擴張,在房地產市場緩慢復甦得當下,今年一季度,招商蛇口累計實現簽約銷售額722.66億元,同比增加超50%,穩健的經營業績也讓招商蛇口在資本市場獲得青睞,市值也平穩恢復至第一陣營。

  除了招商蛇口,市值超千億元的房企中,一季度市值出現上漲的還有貝殼-W和新鴻基地產,漲幅分別為27.81%、0.94%,另外9家市值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新鴻基地產依然在市值榜上排行第一,截至一季度末其市值為2790億元。對比之下,排名第100位的保利置業集團市值僅有58億元,與第一名市值相差2732億元。

  地產股將迎短期估值提升

  雖然今年一季度地產股普遍表現不佳,整體呈下跌趨勢,但在供需兩端政策逐步「鬆綁」後,房地產板塊活躍度也有所提升。2023年一季度,地產股在震盪中運行,其中A股房地產板塊指數有27個交易日上漲,上漲日和下跌日幾乎相當。

  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復甦趨勢,2月和3月市場行情以及房企銷售數據均印證了這一點。

  在近期召開的房企業績交流會上,不少房企管理層也表達了對2023年房地產市場的看法。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顏建國認為,房地產仍是一個好行業,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有信心;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郁亮也表示,房地產市場處於溫和復甦階段,未來的市場需求,上有天花板,下有保底線;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也直言,房地產行業的支柱地位不可替代,長期看好地產行業。

  除了房企的掌舵者看好行業發展,不少券商機構也表示看好2023年房地產板塊的走勢,認為存在短期估值提升機會。

  瑞銀證券表示,隨著中國境內的經濟活動不斷活躍,以及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房地產對經濟的拖累會在2023年逐步消散。瑞銀認為,如果房地產板塊還有利好政策推出,板塊會有不錯的機會,總體來看,地產股會逐漸從底部反彈,卻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然而,由於政策出台存在不確定性,瑞銀維持「中性」判斷。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短期內看好供需兩端政策共振帶來的板塊修復行情,中長期的機會來自於拿地利潤率和市占率的提升,政策會導致房企分化邏輯加強,優質資源將向頭部房企聚集。

  招商證券認為,短期來看,政策呵護會帶來地產板塊估值提升,碧桂園、美的置業、金地集團等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更具有彈性;中長期來看,具備穿越周期能力的優質房企、持續內生性現金流創造能力的高質量周轉公司,如保利、萬科、中海、華潤、龍湖等更值得關注。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中房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44b6c772121d8f7b3e3d95aba0e7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