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房企再瘦身

2023-12-11     樂居網重慶

原標題:民營房企再瘦身

碧桂園集團管理會議上,楊惠妍再度露面,她言簡意賅,將碧桂園未來12個月的主要工作,總結為9個字:保交付、保經營、保信用。

今年以來,碧桂園持續踐行交付、化債工作,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效。而在保經營層面,它則側重於保團隊、保銷售。

據掌舵者楊惠妍陳述,碧桂園的組織架構,經過集團總部與區域項目的調整,已較為穩定。接下來要做的,是鎖定人才、完善中長期的薪酬和激勵機制。

在此幾天前,碧桂園開啟了今年年內的又一次「變陣」,它將區域總數,進一步縮減至21個。精簡團隊的目的,在於提質增效,聚焦於保交樓、現金回流。

幾乎與此同時,身處央企陣營的中國金茂,也啟動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措施同樣是合併聚焦、加強管控。

歲末年初,往往是房企密集進行架構調整的時間段。過去一年的時間裡,無論是新城控股、融創、旭輝、碧桂園等地產民企,還是招商蛇口、保利發展、綠城、金茂等央企開發商,均有陸續的相關舉措。

與前年的「裂變」熱潮不同,眼下房企的排兵布陣,均圍繞著一個主線:瘦身減負。具體為區域、城市公司的合併,收縮管理半徑,提升公司的管理效益。

在調控的周期內,房企期望藉此增強「體質」,跑完黎明前的路途。

變陣換取效益

面對波詭雲譎的房地產市場,唯一的不變就是變。房企組織架構,決定了他們在複雜環境中的應對姿態。這幾年,碧桂園自我調整的案例,並不少見。

2021年之前,仍在高速發展階段的碧桂園,組織曾裂變為106區域公司,下沉市場,實現城鎮全覆蓋;去年,行業進入收縮階段,碧桂園適時而變,合併區域公司至58個,實現降本增效。

而今年,在深度調整的基調下,碧桂園繼續合併區域公司,追求更加扁平化、高效益的管理架構。

過去這一年,碧桂園大概經歷了三次調整。

年初,碧桂園實施區域總裁兼任方案,縮減區域總數至29個;5月,碧桂園控股集團下設地產、科技建築兩大產業集團,以及新業務事業部、創新投資事業部等業務板塊,還合併佛肇區域至江中區域。

而近來,此番臨近年底的調整,仍是碧桂園聚焦、精簡團隊的表現。

它合併成立了7個新的區域,包括華北區域、魯蘇區域、中西區域、浙皖區域、贛閩區域、川滇區域、江中區域等,將區域總數縮減至21個。

樂居財經從碧桂園這份最新的調整當中,發現一些人員變動的細節。

伴隨著新區域的成立,區域的一把手也隨之變化。而這些新任的區域總裁,有的是碧桂園「未來領袖」計劃培養的人才,有的是後期碧桂園加入的人才,屬於比較年輕的班底。

例如魯蘇區域新任總裁時凱,江中區域新任總裁洪斌,都是碧桂園之前培養的博士生。而中西區域新任總裁郭榮旺、滬蘇區域新任總裁姜軍,則是後來加入碧桂園的,他們的業績較為突出。

郭榮旺曾帶領碧桂園陝西地區從零打拚,以四年時間打造40餘盤的成績,讓碧桂園迅速占領陝西市場。姜軍則是從項目營銷總監的位置,一步步成為區域負責人,一線經驗豐富。

而原來一批碧桂園老將,或逐漸退出一線工作,或降級成為區域副總裁。

原浙江、福建區域總歐陽寶坤,成為了集團法務部總經理,原滬蘇區域總謝金雄則是另有任用。楊志成此次也離開了江中區域總的職位,其地產集團副總裁職位不變,另有任用。

另外,原河北區域總李曉明,成為華北區域副總裁。

楊志成、歐陽寶坤、李曉明、謝金雄等人,都是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創業初期,便一直跟隨的「老將」,備受重視。

眼下,碧桂園需要最大化發揮優秀管理者能力優勢,能者居上,而不是論資歷。足以見得,碧桂園改革自身的決心。

有媒體透露,目前,碧桂園在內部設置了一個「紅黃綠分檔」。綠檔是區域內目前現金夠保交付,黃檔是區域現金 資產才夠保交付,紅檔則是存在交付風險。

一切都是為了保交付。區域合併以後,各區域之間可以互相幫扶,現金、資產流動更加方便。

設立區域公司共同管理,可以提高運轉效率。例如旭輝去年年末也合併了區域公司,對於營收不理想的區域做合併重組,將資源重點傾向業績突出區域,利於業績提升。

融創、新城控股等,同樣在收斂聚焦上,有所動作。

去年12月中,作為示範性民企之一的新城,對地產、商業的「雙輪」角色,有了進一步的明確歸類。

彼時,新城的集團總部,整合了投資、資管、人力、財務等職能。而地產開發事業部,則負責全品類地產開發、代建;商業管理事業部,負責全品類商業管理,強化商業深度運營相關職能。

幾乎同一時間,融創也新設地產經營中心、資本與融資中心、資產運營管理中心等,在加強管控中瘦身增效。此外,區域人員下沉至項目,以便聽到一線的炮火。

如今,融創債務重組方案落地,成功上岸的背後,或許也有其調整舉措的支撐。

央企刀刃向內

市場變幻,不止於民營房企,一向以穩健為標籤的央國企,也進入頻繁變動的時期。雖背靠大樹,但行業轉向平穩發展的過程中,央國企亦要主動適應市場規律。

近來的中國金茂,便是如此。它從年初便多有變動的信號傳出,開年的組織架構調整、董事長以及總裁更換、合併區域公司、撤銷城市公司等等動作,都讓中國金茂一度備受關注。

自董事長張增根新上任以來,調整仍在繼續。

這位新任董事長,在中國金茂母公司中化集團工作超過30年,曾出任過中化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中化國際石油公司副總經理、中化集團風險管理部總經理、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及董事長等職務。

對於人力資源管理,他有經驗、有方法。據稱,張增根在一次會議上,曾明確提出中國金茂要「降費」。而重新梳理運行架構、減員,是最為直接的辦法。

11月下旬,中國金茂內部已經發文,將扁平化組織管理。其中提及,取消和區域平台地點重合的城市公司,合併後,由區域平台直管當地城市項目;進一步降級區域內項目數量少,經營不善的其他城市公司。

指令很快便落實了。前段時間,中國金茂原華東區域和蘇皖區域合併為新華東區域,撤銷以上區域的所有城市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隨後,金茂又宣布撤消多個城市公司,包括北京、長沙、上海、廣州、佛山、成都等城市公司,相關項目均由對應區域平台直營。在此過程中,5位城市總發生了變動。

不難理解,將組織架構變成總部-區域的架構,撤消城市公司,相當於減少了大半職能部門的支出,包括設計、企管、行政、人力等後台部門。減少職能崗位,裁撤冗員,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這兩年,中國金茂的拿地金額已經砍半,拓展項目有所減少,自然要精簡結構。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中國金茂權益拿地金額149億元,與上年相當,但對比2021年1-11月,這一數據為378億元。

在此背後,有其充實現金流的考量。中國金茂為了保證現金流安全、財務安全,前段時間還出售了北京威斯汀大飯店這一重資產,回流現金。

中國金茂背靠中化集團,雖然有大股東在資金融資、債務發行方面的支持,也有一定的信用背書作用,但行業整體銷售情況未及預期的情況下,仍然如履薄冰。

因此,只能先從自身下手,刀刃向內,組織架構調整正是能夠立竿見影的舉措。

為了著眼企業成本、資產的精細化管控,金茂還新增了成本合約部、資產管理部。此外,它還撤銷了創新戰略部,可見其也有意在業務層面,收斂聚焦。

國央企調整組織架構,並不鮮見。

諸如招商蛇口、綠城、保利發展等國資房企,在今年年初,就已進行了區域整合,以期資源協調、降低管理成本。他們的組織變革,更多是未雨綢繆,應對不確定的大環境。

其中,區域、城市公司撤銷、合併、升降級,上演著類似的排兵布陣。

有的房企甚至讓績效考核,與組織架構調整相掛鉤。比如,在組織層面,綠城年初綜合了績效考核紅線指標的觸發情況及其他因素,對子公司採取組織降級、業務託管等的管理干預措施。

地產「內卷」

行業階段性下行,市場逐漸「卷」了起來。

11月底,成都一處雙央企開發的樓盤,降價幅度超過40%,監管部門核實之後,認為其價格波動過大,涉嫌擾亂房地產市場正常秩序,暫停了項目的網簽備案。

該項目負責人對此感到較為意外,表示其降價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去庫存,並未預料到會引起如此大的爭議。」

無獨有偶,幾天後的武漢,也有一處「黑馬」房企開發的樓盤,因房子價格打了七五折,被此前購房的業主,舉「退錢」字樣抗議,最終項目的優惠價被收回。

類似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透過現象看本質,年關將至,房企加快銷售回籠資金的迫切感,更為強烈。降價促銷的舉措,是其權衡之下,最直接的去庫存方式。

而有業內分析到,城市公司的銷售壓力,來源於房企總部集團。在去庫存方面,部分集團重點考核,如果沒有完成去庫存,或者考核得分較低,城市、區域公司的人事有可能被換防,甚至裁撤。

換言之,房企區域、城市公司,之所以冒險大幅降價營銷,是因為頭上頂著壓力,如若效率較低,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就有可能將其優化。

今年前11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9536.5億元,同比降低14.4%,年內累計業績降幅繼續擴大。當前樓市復甦動能不足,企業銷售端受制於市場整體需求和購買力,表現仍沒有真正回暖。

不久前,王石在論壇的發言,震驚了地產圈。他表示,房產調整期需要3到5年。也就是說,「漲5年調2年」的房地產舊規律,將不適用於這一輪周期。

而儘管有「一視同仁」的融資政策、令人期待的50家房企融資白名單等,利好政策的落地,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未來,交付挑戰將進入深水區。因此,房企需要有足夠的韌性,去跑贏這場馬拉松。

追逐規模的時代遠去,房地產行業沒有大開大合,沒有V型反轉,地產商只有在薄利階段,向管理要效益,維持現金流,才能立足於市場。

因此,收縮、聚焦,成為了當下房企排兵布陣貫穿的主題,過去一段時間,經過自我調整,房企已收穫了些許成效。

相關數據顯示,從三費費率整體水平看,2023上半年,典型房企三費費用率為11.04%,同比下降2.27個百分點,費率管控得到了正面反饋。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3fdd48d6d60bccac434b6ca3234a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