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進入強監管階段

2022-04-13     廣電獨家

原標題:短視頻進入強監管階段

文|賀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

針對短視頻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廣電總局主動作為,出台一系列創新性措施、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去年以來,國家重拳出擊整治文娛領域亂象,對包括短視頻在內的文娛領域進行綜合治理整頓,嚴格版權保護,強化平台主體責任,加強行業自律,構築起短視頻健康發展的良性空間,短視頻由此進入強監管階段。

▍ 多措並舉標本兼治,短視頻行業管理取得新成效

針對短視頻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廣電總局主動作為,出台一系列創新性措施、作出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一是建立全國網絡視聽平台信息管理系統,將影響力大、用戶規模大的短視頻平台優先納入規範管理,主要短視頻平台均建立起總編輯負責制、內容審核管理機制、審核人員培訓等網絡視聽管理制度。

二是開展違規短視頻節目帳號和內容專項治理

結合中央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部署要求,2021年10月至12月持續督導抖音、快手等10多家重點短視頻平台就節目帳號進行自查自糾,清理違規帳號38.39萬個,違規短視頻節目102.40萬條,一大批「偽正能量」節目、借「網紅兒童」牟利帳號、「低級紅、高級黑」內容得到清理,違規傳播非法視聽節目的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堅持專項治理與日常管理相結合、排查問題與建章立制相結合, 指導督促平台不斷完善內容安全和播控機制,推動主體運營、內容生產、創作傳播各環節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 出重拳亮利劍,短視頻版權治理取得新進展

短視頻蓬勃發展的同時,版權侵權盜版問題也日漸嚴重,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2021年4月26日,世界智慧財產權日前夕,17家影視行業協會、54家影視公司、5家視頻平台、500多位行業人士發布《聯合聲明》和《倡議書》,號召對影視作品內容進行有效的版權保護,打擊短視頻侵權盜版。

近年來,國家版權局聯合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連續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專項行動, 已連續3年將短視頻版權專項整治納入「劍網」專項重點任務,嚴厲打擊短視頻侵權行為,著力強化對短視頻平台企業以及自媒體、公眾帳號生產運營者的版權監管,起到了很好的打擊震懾作用。

據國家版權局官網消息,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查辦網絡侵權案件445件,關閉侵權盜版網站(APP)245個,處置刪除侵權盜版連結61.83萬條,推動相關網絡服務商清理各類侵權連結846.75萬條,主要短視頻平台清理涉東京奧運會賽事節目短視頻侵權連結8.04萬條。

▍ 強化平台責任,突出技術措施應用

一是優化青少年模式,加強未成年人保護。

二是升級防沉迷系統,上線「劃不走」等功能。

2021年,抖音推出時間管理工具,當用戶設置提醒後,到達約定時間就會彈出風景短片的提醒頁面,並配以舒緩的音樂。

針對老年用戶行為特點,頁面還會將休息提醒內容語音告知用戶。

2021年10月21日,抖音升級防沉迷休息提醒視頻形式,上線「劃不走」功能。在休息提醒期間,提醒視頻會一直停留,不能被划走。

三是改善算法推薦技術,加強正向內容的算法推薦和彈窗推送,避免負面同質化內容的過多展示,使越來越多導向正確、立意高遠、製作精良的短視頻進入大眾視野,在全網形成同頻共振的正向傳播效果,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

▍ 發倡議優標準,短視頻行業自律不斷強化

在國家重拳整治文娛領域亂象的背景下,相關行業協會紛紛採取行動,或更新內容標準細則,或成立專門機構,或發布自律倡議,對短視頻等領域不良風氣進行治理。

例如,2021年9月18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正式成立「網絡表演(直播、短視頻)經紀機構委員會」,並發布《行業自律倡議書》, 要自覺抵制拜金、審丑等不良風氣,建立簽約主播的准入和管理機制以及網絡表演經紀機構以及經紀人員「失信名單」,不為未成年人提供經紀服務。

2021年12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2021),對原有21類100條標準進行了與時俱進的完善。

重點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泛娛樂化、低俗庸俗媚俗問題的新表現,以及泛娛樂化惡化輿論生態、利用未成年人製作不良節目、違規傳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片段、未經批准擅自引進播出境外節目等典型突出問題,提出了更為明確的具體要求和工作指引。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12946d48edcfc44bbabfadf183674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