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是指學術課題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交流或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常見的學術論文種類包括SCI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等。以下是寫好學術論文的五個階段經驗總結。
一、材料準備階段
選題確定之前,查閱文獻資料。了解本學科的研究歷史與現狀。明確在本學科中過去已經進行的研究與成果;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以便弄清現階段的研究程度、尚未解決的問題。利用圖書館查閱有關的報刊目錄索引、專題目錄索引與年鑑等工具書以及製作文獻目錄卡片。卡片內容包含作者、標題、雜誌名、頁碼。對於單行本,要包含出版單位,報紙包含發行的年月日。
二、擬定提綱階段
從提綱的內容來看標題式提綱常見的編寫方式有兩種。一是標題式提綱,標題式提綱是以簡短的語句或詞組構成的標題形式,扼要地提示論文要點,編排論文目次。這種寫法簡潔、扼要,便於短時間記億,是應用最為普遍的寫法;二是提要式提綱,提要式提綱,是把提綱中每一內容的要點用一句或幾句話概括,對論文全部內容作粗線條的描述。提綱里的每一句子都是正文里某一個段落的基礎。
三、論文初稿寫作階段
1.初稿寫作的方法
嚴格順序法。嚴格順序法是論文一般的和最常用的寫法,即作者按照研究課題的內容結構,根據一定的順序,如論文的結構順序或研究內容順序等逐一展開論述。
分段寫作法分。段寫作法指作者從最先考慮成熟的內容開始動筆,先完成此段內容的寫作,其餘內容在考慮成熟或進一步研究後再行寫作。全文寫完後,再進行前後對照檢查,使前後文風格保持一致,層次間銜接緊湊、自然,避免冗餘。
重點寫作法。重點寫作法指從論文的核心章節開始寫作。若作者對論文的主要論點及論據已經明確,但一氣呵成的條件還不十分成熟,則可採用重點寫作法。
2.初稿的注意事項
初稿內容要儘量充分。初稿篇幅一般長於成稿。初稿豐富了刪改較易,而漏項補遺或再加深入則相對較難。
行文要符合論文規範。論點、論據、論證等內容應項目齊全、綱目分明、邏輯清楚、詳略得當。初稿中的符號、單位、圖、表、公式的書寫符合規範要求。
成熟見解順利地表達。初稿發現論點上的問題要及時改動,而其它的小地方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則先不必花精力去修改。
書面應寫得乾淨清楚,不可粗製濫造、馬虎從事。觀點、語法、文字均應認真,防止差錯的發生。
四、修改論文階段
修改論文很難有一個固定的方法,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寫作習慣不同,修改的方法自然不同。根據學術論文的特點,一般有效的修改方法有下列幾種:整體著眼,通篇考慮;逐步推敲,精細雕琢;虛心求教,請人幫助;暫時擱置,日後再改。初稿寫完,頭腦往往仍處於高度興奮狀態或者疲憊不堪,思想也常常陶然於論文的內容或者混沌不清。此時急於修改,往往不容易發現主要問題。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先把原稿擱置起來,讓緊張的頭腦暫時輕鬆一下,以後再改。
五、論文定稿階段
1.定稿的要求
學術論文的初稿寫成以後,必須經過反覆修改,才能最後定稿。文不憚改,反覆修改的過程,其實是科學研究的繼續和深入,是提高論文質量的有效措施,也是科學研究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對讀者和社會高度負責的體現。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不能輕視這一重要環節。初稿應達到以下幾點方能定稿:觀點正確,富有新意;論據充分可靠,論述層次清楚;邏輯性強,語言準確、生動,具有感染力,能為讀者所接受。簡單地說,論文修改的理想效果,首先是自己滿意,其次是能讓讀者滿意。
2.定稿的形成
定稿是學術論文寫作的最後程序。稿件經過反覆修改後,作者已經感到符合有關要求,便可定稿。目前,無論是期刊論文還是學術論文一般都要求提交列印稿,因此,定稿的學術論文要嚴格按照有關的規範清稿、列印,並複製電子文件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