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讀 | 波音正加快在印度的布局:建研發中心、開合資企業

2022-12-17     看航空

原標題:早讀 | 波音正加快在印度的布局:建研發中心、開合資企業

「一周熱點」

12.10-12.17

在這裡

看全球航空

建研發中心、開合資企業

11月中旬,波音公司宣布,計劃在印度班加羅爾耗資160億盧比(2億美元)新建一座工程技術中心(BIETC)。

這裡將容納數千名工程師和其他員工,為波音的標誌性產品和未來機型平台進行核心技術、工程的研發工作,比如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研發。

重點是,波音在印度新建的這座工程技術中心將成為波音在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園區。

波音在班加羅爾新建的這座工程技術中心,另一特別之處是,將讓波音重新擁有公司內部的航電設備製造和組裝能力。

波音此次在印度大手筆布局,不難看出是由於印度這片市場對於波音來說潛力(也包括「錢」力)巨大:不論在民機還是軍機業務上,印度都是波音的大客戶,是未來幾年業務增長的「新引擎」。

根據波音印度公司的官方簡介:

波音在印度的業務總部將位於德里,下轄位於孟買的Hindan空軍基地(印度空軍的C-17和C-130J運輸機便部署在此)、拉賈利和新德里的現場服務辦事處,以及位於班加羅爾和欽奈的波音印度工程技術中心(BIETC)。

目前,波音印度公司擁有4000名正式員工,以及超過7000人規模的「外包」製造、工程和IT等行業人員,負責與印度的波音供應商們打交道。

在波音印度公司的4000名正式員工中,最主要的是3000人規模的工程師隊伍,他們在波音印度工程技術中心工作。隨著這個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工程技術中心落成,工程師規模也必然會加快擴張。就像波音公司首席技術官兼副總裁對印度的高度評價:

這裡的人才資源為我們的國防和商業方面做出了貢獻,不僅僅是支持角色,還包括產品的設計和開發。

早讀 | 離開俄企,歐美航空製造業會「鈦」缺嗎?

波音在印度加大投入,不能忽視的背景是:當前美國工程師隊伍的人力短缺,而波音在俄羅斯的工程技術中心又因俄烏戰爭而關閉。所以,波音轉而加碼印度,將視為其工程人才的主要「供應商」。

波音與印度的合作史

對於近些年波音與印度展開的合作,波音印度官方的定性是:

波音一直是印度航空航天領域強有力的合作夥伴,既是印度商用航空領域的中流砥柱,也是印度國防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合作夥伴。

這種合作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印度斯坦航空HAL成為波音的供應商,供應波音757翼上艙門。隨後,波音與印度國家航空航天實驗室、印度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夥伴合作關係。進入21世紀後,波音又在印度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波音印度工程技術中心在班加羅爾成立(2009年)。

「在印度建設未來」,是波音印度的招聘口號。

目前波音供應鏈體系上的印度供應商數量已經超過了300家,為波音商用和軍用飛機供應系統和部件,包括機體結構部件、線束、復合材料、鍛件、航電系統和地面支持設備等。

這也就是官方辭令中的:

波音正在加速其在印度的製造、技能開發和工程參與,為建立強大的本土生態系統開闢道路,以支持『印度製造』計劃。波音與印度供應商在精益製造技術、項目管理、供應商管理、專業培訓等諸多方面展開合作,為印度航空航天領域創造可持續價值。

波音力圖凸顯一個事實:在波音輸出的質量標準、經驗和技術帶動下,這些印度供應商正逐步具備生產世界級標準產品的能力。

不僅如此,隨著印度軍方的波音製造裝備越來越多,波音公司與印度本土企業的合作也向著「售後」業務拓展。

據新聞報道,今年5月份波音與印度當地的地平線、Air Work、AI工程等企業展開維護、修理和大修(MRO)業務上的合作,面向對象即為印度軍中的P-8I反潛巡邏機、C-17運輸機、777-300ER VIP專機等波音軍用飛機。

波音與塔塔的合作

2022年9月底,波音表示將會針對美國本土的公司「降低財務團隊的人員配置水平」,把財務和會計工作外包給印度的塔塔諮詢服務公司。

也就是說,美國本土的波音公司財會崗位將裁員,工作會外包給印度塔塔。而這個塔塔不是別人,同樣是波音在印度的「老夥伴」:塔塔集團。

印度塔塔集團的塔塔航空航天與防務,是印度最大的私營航空航天製造企業,也剛剛被波音評為「2022年度供應商」,長期為波音生產飛機起落架艙門、垂直尾翼、底梁、翼下和翼上面板、機身、二級結構和尾錐等。

而雙方合作日趨深化的結晶則是波音在印度的首家合資企業:2016年成立的塔塔-波音航空航天有限公司(TBAL)。

塔塔-波音所生產的「阿帕奇」機身。其原材料、零部件也大部分來自印度本土供應商。

這座位於印度海得拉巴的製造工廠占地超1.4萬平方米,為波音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機身、二級結構和垂直翼梁等航空結構件。

2018年,TBAL交付了第一架「阿帕奇」機身,去年7月交付了第100架「阿帕奇」機身。在波音的規劃中,這裡最終將成為唯一的AH-64機身生產商。近期波音還宣布,將新增一條生產線,為737系列客機製造複雜的垂尾結構……

在印度政府眼中,這裡自然也代表著印度作為全球航空製造業供應商的未來。

在印度的軍民兩開花

波音在印度的大手筆布局,背後的動因自然是利益。

20世紀60年代,印度航空公司便成為了波音707噴氣式客機的客戶。後來的波音737、747、737 MAX、777、787、737 MAX等一眾機型,印度航司也不斷「買買買」,從載旗航印度航空到印度多家私營航空公司如Spice Jet 、Jet Airways、Akasa Air、Air India等。

其中,波音777-300ER更是成為了印度的元首專機。

而在波音近期發布的未來展望中,印度航司的明年運力將至少提高25%,204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

所以,波音在這裡的布局與深耕是情理之中的事,甚至不斷在印度市場上與空客「碰一碰」,角力印度航司們的「歷史性」飛機訂單。

空客也同樣高度重視印度市場,空客客機上也有著印度製造。據稱空客每年從超過45家印度供應商中採購6.5億美元的零部件和工程服務。而近期的「頭號工程」便是印度空軍採購C-295運輸機。基於此,空客也將與塔塔公司展開合作,在印度本土生產C-295。

與波音在印度的民機業務做大做強同步的是,波音在印度的軍機業務也隨著美印關係大環境的轉變迎來了勃勃生機。

作為傳統上的俄式裝備「超級買家」,印度已經被美國敲開了門。

歷史數據顯示,印美雙邊軍貿額度從2009年的近乎為零猛然陡增到了2019年的150億美元,甚至在2011至2015年間,美國還一度成為僅次於俄羅斯的印度第二大武器供應國。

在此過程中,波音公司自然收穫頗豐。根據目前波音印度官網的數據顯示,印度空軍中現役的波音產品,包括11架C-17「環球霸王」III運輸機、11架P-8I「波塞冬」反潛巡邏機、22架AH-64E「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已增購6架)、15架CH-47F(I)「支奴干」運輸直升機。

正因為印度軍方買得多,波音防務於2017年在印度當地開了分部,以便於售前「導購」與售後服務等。

波音防務通過「向印度提供經過驗證的產品和服務組合」,目前將業務擴展到了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加油機、無人系統、安全解決方案及服務支持等。

而波音向印度軍方大力推銷、「導購」上門的一個典型代表便是「超級大黃蜂」:除了給出各種分析、論證外,2022年7月份還有兩架F/A-18E「超級大黃蜂」BlockⅢ飛赴印度汗薩海軍基地,以空對空、空對地和空對海不同任務配置、不同起飛重量進行了多輪起降測試和演示飛行。

在印度人面前,這屬實是秀了一波:彈射起飛的「超級大黃蜂」同樣具備上艦印度航母、滑躍起飛的能力。而未來,「超級大黃蜂」會成為波音防務在印度業務上的新增長極嗎?這一點值得關注。

排版:藍風

策劃 | 文案:鄭宇航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印度展出五代機項目新模型,首飛節點再次推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d5b786b9309fb9c62bab0a811dbe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