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漸老化的伊爾-76運輸機機隊引起了印度空軍的擔憂。據印度防務研究網(https://idrw.org/)的報道,印度空軍正在嘗試通過與私營公司合作對伊爾-76進行升級的可能性。
印度伊爾-76
01
希望換髮,並升級延壽15年
印度空軍早在2018年就與俄羅斯進行過商討,希望通過升級和維護工作,將其早期的伊爾-76運輸機的使用壽命至少再延長15年。
升級方案的核心訴求是將老舊的D-30KP渦輪風扇發動機替換為燃油效率更高、噪聲更小的PS-90A-76渦輪風扇發動機,後者已經裝配在了俄羅斯最新版本的伊爾-76MD-90A運輸機上。
當前,印度空軍正在與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進行談判,希望其能夠直接向印度斯坦公司(HAL)供應PS-90A-76發動機。除了升級發動機之外,印度空軍還在考慮為飛機配備彩色多功能駕駛艙(MFD)的可能性,以便提高機組人員的態勢感知能力。
伊爾-76MD-90A
02
可填補運力缺口的其他方案
伊爾-76在印度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印度空軍目前擁有的11架C-17運輸機遠遠彌補不了伊爾-76機隊退役後留下的巨大缺口。
因此印度空軍正仔細考量任何可能填補這一缺口的方案。除了與俄羅斯談判對伊爾-76進行延壽外。印度對仍在開發的新型中型運輸機(MTA)項目也抱有希望。
印度航空工業主導的MTA項目斷斷續續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在項目的早期,主要成果是設計和開發伊爾-214T運輸機,以及型號名為伊爾-214-100的100座級民用客機。印度HAL擔任其主承包商。
一開始,伊爾-214T的設計工作較為順利。2004年6月,印度和俄羅斯政府簽署了飛機建造諒解備忘錄,並進行了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選定俄羅斯伊爾庫特公司和印度IAIA公司為該飛機的製造商。後期,印度IAIA公司宣布退出,HAL於2008年3月接管了IAIA在這一項目中的相關工作。
2012年,俄印兩國簽署了新協議,成立了一支150名工程師組成的聯合團隊。並且明確了新型MTA必須具備高原飛行以及未鋪裝跑道起降能力;此外,印度政府還要求俄羅斯相關企業向其提交相關技術轉讓的框架,以實現在印度本地進行飛機總體、關鍵系統、零部件和備件的製造工作。
顯然,印度計劃通過這一項目,成為同級別運輸機型號的南亞區域、甚至世界MRO中心。
根據當時簽署的協議,新飛機將在2017年首飛,並在2018年投入使用。但這一項目後來因種種分歧和困難,遭遇了多次中斷。
03
尋求「印度製造」的新接力者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對印度航空裝備的支持能力削弱。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俄羅斯目前缺乏向印度提供航空發動機、關鍵航空電子設備和專業武器等重要物資的能力。
為了緩解這種情況,印度開始尋求其他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根據印度防務研究網的報道,目前印度40餘個與俄制戰鬥機、運輸機和直升機相關的項目,正在通過其他資本採購程序(OCPP)獲取新的航空設備製造商。
其中包括機身壽命延長、大修技術的開發和執行、機電旋轉裝置、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系統、俄羅斯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的維修和翻新,以及航空電子設備的更換等。
2023年,印度積極提升「印度製造」的能力,並且作出了很多航空領域的努力。
為了實現國防製造業自力更生的目標,印度國防部於2023年4月對98種武器和系統實施了進口禁令,包括未來步兵戰車、艦載無人機系統、中程精確殺傷系統、各種武器和系統。戰鬥機、海上偵察機、軍艦、直升機和坦克的彈藥、雷達、傳感器和設備……累積下來,過去3年中被印度政府列入禁止進口的國防裝備數量達到509種。
2023年5月,印度政府還宣布,在刺激該行業增長的關鍵改革的支持下,其國防生產價值首次突破10億盧比。為了實現營商便利化的目標,印度政府也推進實施了多項政策改革,包括將中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納入國防供應鏈等。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國防設計、開發和製造領域湧現了不少中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印度政府在2023年曾表示,過去8年里,向這些行業頒發的國防許可證數量幾乎增加了200%。此外,印度政府還為本地製造的國防產品制定了單獨的預算,並鼓勵海外資本對這一領域的投資。
可以說,這幾年來,印度一直努力創造一個具有創新氛圍和活力、民間和海外資本活躍、公私營體制兼具的國防行業。目前,MTA項目還未宣告結束,未來也有可能憑藉「印度製造」項目找到合適的「操盤手」——這樣,目前讓印度空軍頭痛的伊爾-76升級問題就將不復存在,印度空軍甚至可能讓其在2035年就提前退役。
不過這一切設想,都是基於宏觀環境的推測,印度空軍的伊爾-76升級或替換工作究竟會如何落實,依然是考驗印度政府經濟、軍事和外交能力的一大試金石。
排版:陳奕煊
文案 | 策劃 :侯嘉麒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早讀 | 470架飛機訂單所彰顯的,印度民航業乃至航空業的野心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