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築飯牛:有什麼歷史典故?傅說版築輔武丁,寧戚飯牛佐齊桓公

2022-06-01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版築飯牛:有什麼歷史典故?傅說版築輔武丁,寧戚飯牛佐齊桓公

「版築飯牛」這個歷史典故,寓意是指出身低下的人,卻是一個胸懷大志、有大才之人,也指賢臣的出身。

「版築」的意思是造土牆,「飯牛」的意思就是喂牛,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造土牆和喂牛的人後來做了賢臣大官。

其實,「版築飯牛」這個典故成語,說的並不是一個歷史典故,而是由兩個歷史故事合成而來的。

這兩個歷史典故,一個是商王武丁用築牆的賢士傅說為相的故事。一個是齊桓公拜喂牛的寧戚為上卿的故事。

所以「版築飯牛」的出處有兩個,

「版築」出自《書·說命上》:

「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築於傅岩,武丁用之為相。」

「飯牛」出自《呂氏春秋·舉難》:

「春秋時衛國賢士寧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

版築:商王武丁和傅說

傅說,是商朝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武丁最主要的輔佐大臣,幫助武丁開闢了「武丁中興」的局面。同時傅說還被後人尊為「聖人」,他和後來的聖人孔子,一前一後,都對當時和後世產生的深遠了影響。

不過,傅說雖然深受後世推崇,被尊稱為「聖人」,但他的出身卻不高,他本是在傅岩從事版築做苦工,當時他雖有才能,卻無從施展。

商朝自盤庚中興後,經小辛、小乙繼位,商朝逐漸又開始衰落。到商王武丁繼位後,他很想中興商朝。

然而想中興商朝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也不是靠他一個人能辦到的,至少要有賢臣輔助,無奈武丁一直沒有找到能輔佐自已中興的賢臣。

有一天,商王武丁做了一個夢,他夢到自己遇到一個叫「說」的聖人,他對武丁說:「我現在是做苦工的,但如果能找到我,就會發現我不僅僅是一個苦工而已。」

第二天,武丁就下令畫工根據自己夢中「說」的形象,將他畫出來,然後派人四處尋找。

商王武丁找了好久,都沒找到,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叫傅岩的地方,傅岩有一條路被大水沖跨,當官的就找來一批囚徒來築牆修路。

結果武丁在囚徒中,發現有一個人和自己夢中之人很像。

武丁非常高興,就召開那個囚徒,通過交談,武丁發現他確實是一位奇才,更是自己夢中的聖人。由於他是武丁在傅岩找到的,所以就以「傅」為姓,稱之為傅說,

後武丁任命傅說為相。武丁後來在傅說的輔佐下,終於開闢「武丁中興」的盛世局面。

飯牛:齊桓公和寧戚

寧戚,出生於衛國一個貧困家庭,後來擔任齊國大司田,成為了齊桓公主要的輔佐大臣之一,在齊桓公稱霸諸侯的過程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寧戚出身貧寒,雖有大才,早年卻懷才不遇,為了生活,就給人以喂牛為生。直到有一天,齊桓公和管仲碰到了他,他的人生軌跡才發生了轉變。

有一次,周天子派使臣去齊國,齊桓公為了迎接周天子的使臣,就起來的很早,天還沒亮,就帶著儀仗隊在城門等候。

到天亮的時候,齊桓公看見有一個彎著身、手拿著青草喂牛的人,本來喂牛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人在喂牛的時,還拍打牛角,同時還唱一首歌:

「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黃犢上坂且休息,吾將舍汝相齊國。」

最後一句「吾將舍汝相齊國」,意思就是,牛兒啊,我將要離開你,去齊國當宰相。

齊桓公一聽,心想:「此人好大的口氣,一個喂牛的,竟然還想做齊國的宰相。」

過了一會,齊桓公又心想:「或許他確實有奇才。」

所以,齊桓公就把這個喂牛的帶回王宮問話,一經交談,齊桓公發現他確實有真才實學。

這個喂牛的是誰呢?他就是寧戚。

齊桓公慧眼識英雄,看出寧戚是人才,所以就不重出身、破格重用寧戚。

同時,管仲也發現寧戚有大才,也認為寧戚是農業方面的專家,這一點自己確實不如寧戚,所以就非常推崇寧戚,並建議齊桓公根據寧戚之長,讓他做大司田主管農業。

後來,寧戚在主管齊國農業時,他開農田、興水利,使得齊國逐漸富裕起來,齊國的富強,也為齊桓公稱霸諸侯奠定了基礎。

由以上武丁、傅說的故事和齊桓公、寧戚的故事,就形成了如今的「版築飯牛」這個成語典故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b208a821e1ed880c655048d28a96d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