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舉辦。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出席並演講。在講話中,曹德旺特別談到了近期的社會熱點問題,就是豬肉漲價。
曹德旺表示,改革開放前,1978年改革開放,那時候還是一個寒冬,還是一個票據時代,真正中國告別票據時代到今年才24年,那時候的豬肉多少錢?兩塊多錢一斤。我的工人有多少錢?他們的工資才30塊錢一個月。現在多少錢?現在平均起來要7000塊錢,加起來工資漲了200倍。農民養豬,豬肉漲了多少錢?2塊錢到現在的漲價之前才20幾塊,才漲10倍。就按照今天60塊來算,也才漲30倍。我們應該大膽的、勇敢的接受這些農副產品漲價。可能漲價是合理的,不漲價才是不合理的。
財經評論人士余豐慧評論:經歷過改革開放全程的人才能說出這種話。農副產品苦惱的剪刀差至今不但沒有消除,而且還在擴大。這也許是農村勞動力逃離農村的原因之一。曹總的話有兩層意思:一是長期以來農副產品比價過低;二是尊重供求的市場規律。看到留言中那麼多吐槽的,真有點無語至極的感覺。曹總整篇講話的觀點與內容都非常值得企業家、決策者思考。這篇即興講話非常好,我看完了全文。也希望大家認真看完全部講話後再發布觀點,哪怕是拍磚吐槽。
近幾個月以來「二師兄」的「身價」一路上漲,拉動CPI增幅逐月上行。最新公布的10月份物價數據顯示,CPI同比增幅飆升至3.8%,引發了老百姓對通脹的擔憂。但是,農業農村部12日發布的周監測數據顯示,16省市豬肉價格總指數已經連續兩周環比下跌。據商務部監測,11月4日至10日,肉類價格小幅波動,其中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51.31元,比前一周下降1.9%。
我國的豬肉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從官方數據顯示,我國今年的豬肉缺口高達923萬噸,2020的豬缺口將會攀至1237萬噸,綜合一下今明兩年,短短四百多天內的豬肉缺口就高達2000多萬噸,而對於全球的豬肉總貿易產量為700萬噸左右,其中中國的進口量就高達300多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