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最近特殊時期少來醫院 但這些情況下建議必須要來

2020-02-07     紅火新聞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2月7日電(奧藍)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人們都在儘可能減少與外界的接觸。然而對於准媽媽們而言,產檢成了大難題。到底哪些情況必須要去,哪些情況可以適當往後推一推?2月7日,中新網記者特別採訪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產科馬麗蓉主任醫師。


「孕產婦本來就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特殊時期,我們也不建議孕婦經常往醫院跑。比如說,普通產檢可以先不做,像13周後20周前這段時間沒有特殊情況就可以減少來醫院次數。建檔立卡等流程都可以往後推一推。」馬麗蓉同時還告訴記者,目前醫療防護設備比較緊張,產科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也只是戴帽子、戴口罩,並沒有穿防護服。

馬麗蓉告訴記者,據第九版教科書產前檢查方案建議,孕期至少要去醫院行10次產檢。即使情況特殊,有幾項重要的檢查也是建議一定要做的。分別是: NT檢查及孕早期唐氏篩查(11-13+6周);如需要行無創產前檢查(NIPT:12-22+6周)、孕中期唐氏篩查(15-20周)、羊水穿刺應在(16-22周)進行產檢;大排畸檢查+糖耐量檢測(24-28周);胎兒心臟疾病篩查及超聲二級篩查(32周左右)。

「一般從中孕開始就要監測胎動,如果有胎動異常、陰道流血、流液、腹痛等情況,建議隨時來醫院。36周以後則要更加關注胎動。」馬麗蓉同時還提醒36周以後的孕婦,儘量保證每一周都去醫院查一次。

如果要來醫院,馬麗蓉建議特殊時期做好戴口罩、戴帽子等防護措施,避免人多的時候來。孕婦還可以通過網上預約方式的提前安排好時間。「我們現在的門診量已經減了很多。疫情前是約300多人次/天,如今是70-100多人次/天。這其中,7成以上都是通過網絡預約的。

「孕產婦本來就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藥物能夠預防新冠肺炎,所以這類人群更要做好個人的防護。」馬麗蓉補充說,妊娠期間,孕婦更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自覺避開人群,儘可能少與人接觸、少參加大型活動,少去聚會、聚餐等人多、密閉的地方,勤洗手,帶口罩。如果有發熱等不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就診。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此前專門為在本院產檢的孕產婦開辦了網絡孕婦學校,目前正在籌備推出針對疫情期間的科普內容;產科骨幹醫生們也正在做相關科普的微信公眾號,近日將推出。(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7F6I3AB3uTiws8Kbvxs.html





















又一地要封城

20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