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腫瘤專家患癌一年後病逝,臨走前留下2個後悔,引以為戒

2024-05-23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即使你有再多的金錢、地位再高,也不會改變癌變的事實。

樓欽元,上世紀癌症研究領域專家,後來因為患癌,也成為了當時著名的抗癌鬥士。

1980年代,樓欽元從浙江醫科大學畢業後選擇留校任教,一直致力於社會醫學科普事業。

90年代趕上出國潮,順勢進入了美國一家知名製藥公司,並投身於癌症醫療應用領域然而誰也沒想到,研究癌症的人有一天也會得癌。

2017年,他退休回國後意外檢出肺癌,這個消息並沒有擊潰他,相反,為了得到更好的醫療資源抗癌,他選擇重返美國,然而治療期間,病魔的侵襲顯然更勝一籌。

短短一年多的治療後,樓欽元還是在2019年2月永久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他沒有抗癌成功,但治療這段時間裡,他把自己的抗癌心得記錄了下來,並以自己的案例,啟示人們要重視防癌,避免重蹈他的覆轍。

一、研究腫瘤半生,卻被癌症奪去性命

1、不被重視的無原由咳嗽,竟是肺癌信號

2017年上旬,當時我還在擔任英語授課老師,一開始我發現授課時喉嚨一直不太舒服,但咳一陣,清清嗓子就緩解了,當時以為是說話太多引起的,也沒太注意,持續了幾個月後,症狀開始加重,白天嗓子總是干癢難受,時不時會咳嗽一陣。

後來越咳越厲害,一天課後被朋友和同事「拉去」做了第一次胸部CT,當時查出左肺少量積液,右肺則出現了類似炎症反應,只是誰也沒有往腫瘤上想。

進入10月後因為咳嗽加重,在醫生朋友要求下去醫院做了第二次CT,然而這次卻明顯看到了左肺積液增加,肺門陰影擴大,最嚴重的是腫瘤指標都顯示異常,一切已無疑問了。

發現是肺癌後,我一直沉浸在後悔情緒中,如果我當時沒有大意,多做幾個檢查,是不是可以在更早期的時候診斷肺癌,及時就醫,後面也就不會出現這些悲劇。

2、連夜赴美就醫,K劑治療後病情仍急轉直下

在得到癌症消息的當天,我聯繫了家人並告知了這個情況,顧不上悲傷,在家人要求下我連夜乘機返回美國診治。

美國住院一個多星期後,根據各種診斷報告顯示,我患的癌症屬於肺的非小細胞腺癌,只有1-2%的肺癌患者會出現這種病例。

當時在商定治療方案的時候,我第一次在網上了解到Keytruda這款抗體類抗癌藥,據說對肺癌療效不錯,臨床上有應用後腫塊全部消失的案例。

後來的兩個月里,我一共打了3劑K劑,第一針K劑剛打進去的時候,身體是好轉了不少,但第二天情況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而且還出現了心律不齊和呼吸困難等副作用。

18天後症狀依然沒有好轉,住院手術診治了六天,我的身體情況急轉直下。

後來的第二針和第三針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因為副作用影響太大,我的體重直接減了10公斤,醫生決定暫停K劑方案。

18年年初,因為目前治療手段均無有效治療結果,醫生宣判我可能只能活三個月。

3、堅持多次申請臨床試驗,成功服下新藥

不能再用K劑治療後,我沒有喪失希望,而是把目光轉移到了靶向治療上來,終於有一天找到了當時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新藥LOXO-292。

在美國當醫生的兒子動用了所有資源去聯絡試驗公司,並多次寫信申請希望參與,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成功見到了參與試驗的醫生,經過重重醫生和公司的重重考量,我終於入選新藥試驗。

但好景不長,當時我的病情已經發展的很嚴重了,為了參與試驗,一直強撐的身體終於在最後一次檢查中漏了餡,無緣新藥LOXO-292的臨床試驗。

但好在當時另一款靶向治療藥物正在招一期臨床試驗對象,最終經過重重面試、出診、檢查,我還是如願拿到了這顆新藥。

4、身體日漸好轉之際,卻因耐藥遺憾病逝

在服用Blu-667半年後,我的原發肺癌和其他轉移性腫塊逐漸縮小或穩定,咳嗽也變少了心肺功能更是有了很大的改善,並且沒有一點藥物副作用。

2018年9月,我的體能漸趨正常,伏地挺身甚至能一口氣做到5個。

然而任何藥物使用時間久了,都會在體內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在戰勝病魔前,身體卻開始耐藥,癌細胞繞過了靶點又開始重來,最終只能無奈停藥退出臨床試驗……

退出臨床試驗後,樓欽元身體狀況急轉直下,開始臥床不起,最終於2019年2月中在美國病逝,享年72歲。

二、腫瘤專家臨終前的2個後悔,值得深思

樓欽元在生命晚期復盤整個抗癌過程,他覺得自己對癌的了解比普通人更多,但依舊沒有抗癌成功有兩個原因,也是他臨走前最大的後悔。

後悔不重視早期症狀

相信大家都知道早期干預對於癌症治療的重要性。根據樓欽元的回憶,在17年上半年時出現咳嗽、起痰症狀後,沒有及時注意,一直等到咳嗽加劇,甚至用藥無效後,他仍沒有把症狀往癌症方面聯繫,直到確診。

所以他在臨終前一直後悔沒有早點察覺並提前排查,及時治療,不然也不會走到今天這步。

後悔對身體盲目自信

對於癌症早期症狀按理說樓欽元應該很清楚,但可能是由於對自己長久以來的健康生活習慣,過往病史也沒有任何慢性病跡象,種種對身體的過度自信,導致他在咳嗽這個典型病症出現的第一時間,沒有及時反應,錯失最佳治療時機而感到深深後悔。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黨委副書記王凱教授後來針對此事,著重對「癌性咳嗽」和一般咳嗽進行了相關科普。

王凱表示癌症引起的咳嗽往往是腫瘤侵犯氣道引起的,有時還會伴有一些「金屬音」;而普通咳嗽大多由呼吸系統疾病引起,一般短時間會得到緩解,或者對症用藥後,症狀很快會消失。

至於為什麼樓欽元這麼愛運動,生活習慣也很健康的人還會得肺癌呢?

王凱教授表示,很多不抽煙的人也會得肺癌,其實肺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像抽煙、環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質、遺傳基因都可能誘發肺癌。樓先生的案例就是因為RET基因變異導致肺癌的發生。

如今很多人出現重病後都傾向出國治療,雖然國外的基礎研發水平是比較超前,也可以提供很好的藥物或設備,但就這一點優勢,我國和外國的差距正一點點縮小,因此不要盲目赴外就醫,出發前也要做好充分的功課。

三、肺癌大多是「拖」出來的,4個信號別忽視

生活里,對於小毛病的不在意,最終「拖」出大病來的例子不算少。廣東省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喬貴賓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晚期患者也是拖出來的,並提醒出現4個信號要警惕。

1. 骨關節異常

原發性肺癌最典型症狀就是骨關節的異常,比如杵狀指(趾)、關節腫痛等症狀,但這些症狀很容易和風濕混淆,一定要重視。

2. 不明疼痛

據臨床數據統計,50%的肺癌患者都曾出現肩、背、胸痛等症狀,還會伴隨咳嗽和呼吸困難等症狀。

3. 聲音嘶啞、胸悶氣短

突然聲音變啞、喉嚨不適、晨起胸悶、呼吸不暢甚至有頭暈等症狀,排除其他疾病影響,一定要警惕,因為肺癌早期也會有類似表現。

4. 長期咳嗽

肺癌引起的咳嗽往往是腫瘤刺激下引起的症狀,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不同,沒有痰液等分泌物,有時還會出現咯血表現。如果長時間無法緩解,更要重視,很可能是肺癌。

有以上這些異樣,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本身就有高危風險的人群,建議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肺癌的成因複雜,而且早期症狀容易忽視混淆,最好40歲後定期進行篩查,特別是有家族遺傳史或者經常接觸致癌物、吸煙、有過肺部疾病的人,尤其不能放鬆。

參考資料:

[1]《29歲姑娘無症狀確診肺癌!這些健康常識你應當了解》.湖南省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2023-12-08.

[2]《救命藥,在哪?18年,他的赴美抗癌路激勵了很多人,前不久卻走到盡頭…》.浙大二院.2019-02-21.

[3]《不少肺癌是「拖」出來的!醫生:這4類人要定期檢查!》.健康時報.2022-05-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c7277d30414207ef7e638a17ff7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