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吃力不討好的幾類媽媽,操碎了心家人卻不領情,願你不在其中

2022-08-13     母嬰參考

原標題:容易吃力不討好的幾類媽媽,操碎了心家人卻不領情,願你不在其中

容易吃力不討好的幾類媽媽,操碎了心家人卻不領情,願你不在其中

「在家裡,做事最多的是媽媽,沒有地位的也是媽媽。」

昨晚閨蜜給我發來一條微信,表示自己明明為了家操碎了心,可婆婆、老公和孩子都不領情,沒有一個人站在她的角度上考慮,這令閨蜜有些寒心,感覺自己「吃力不討好」,在家裡毫無存在感。

跟閨蜜認識十幾年,深知她是一個「熱心腸」,但性子比較急,雖然事沒少做,但因為口不擇言,有時候容易傷到別人。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嫁人生子以後,為了家人著想她自願當上了家庭主婦,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家庭中,繁瑣的家務、磨人的育兒工作,全被閨蜜一人扛下,這也導致她累積的壓力越來越大,可又無處發泄。

有時候就會忍不住吼孩子,結果全家人都把她當成「罪人」,我們有時候勸閨蜜要有私人的生活空間,不要大包大攬,有些事情要交給老公和孩子做,可她卻固執地不肯,總覺得父子倆做不好。閨蜜執拗的性子,常常讓我們束手無策。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女性像閨蜜這樣,容易吃力不討好,希望你不在其中。

容易「吃力不討好」的幾類媽媽

1、喜歡不停嘮叨的媽媽

女性天生善於表達,有點嘮叨是正常的,可最怕攤上遇到一件事,說個沒完沒了,感覺跟「唐僧念經」一樣,往往就有點讓人無福消受了。

而且更怕嘮叨以後,還忍不住指責家裡人的做法,雖然她的本意可能也是希望家裡人能傾聽自己的想法,但要注意溝通的方式。

首先,不停嘮叨很多時候是「無效溝通」,之前在文章中也提到過很多次「超限效應」,當一句話反覆不停地說,往往就容易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反而不願意再聽,甚至會出現「你越說不能幹,我偏要這樣干」的情緒。

其次,嘮叨和指責,都容易消耗掉彼此之間的感情,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思想,我們沒辦法把自己的價值觀強行附加在別人身上。

2、大包大攬,把責任都扛在自己身上的媽媽

就像閨蜜一樣,我們都戲稱她為 「一生要強的中國女人」,平日裡什麼事情都要包攬過來,壓根不讓家裡人插手,結果對方被慣得總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一個家庭,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分工,大家各司其職,共同為家庭奉獻,這才是良性的相處之道。

如果媽媽們把屬於老公、孩子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不讓對方插手,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覺得這些是你應該做的,非但沒有感恩之心,下次還會要求你做更多的事。

之前就看過這樣一個短片,一位母親每天要在家做全家人的早飯,丈夫從不進廚房幫忙,進餐後的清理工作也是由媽媽完成。

有一天媽媽生病躺在床上休息,當天的早餐沒有及時完成,結果丈夫、孩子在房外不停地抱怨,絲毫沒有想著進門來看看。

這位母親的經歷,又是多少個中國家庭的縮影呢。我們很多時候總覺得自己在家明明操碎了心,可並沒有人感恩,可以想想是不是平時總是習慣性地把責任都自己扛,沒想著讓家裡人幫助分擔。

「老公工作太忙了」、「孩子要學習,哪有時間干這些」,這些似乎成為媽媽們的口頭禪,但你們有時候也要為自己多考慮。

3、負能量滿滿的媽媽

心理學家洪蘭說:「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是遠遠超過男性的,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能全家焦慮。」

某個社交論壇上有這樣一個話題, 「有一個成天負能量滿滿的媽媽是什麼體驗?」

下面有個孩子回答:「她每一聲沉重的嘆息,每一句抱怨的話,都會讓我感到特別難受,我試圖哄她開心,可卻無能為力,最後只好選擇遠離,後面在選伴侶時,特別害怕遇上情緒不穩定、怨氣滿滿的人,總擔心陷入兒時的恐慌中……」

其實,同為母親,能夠理解大家在婚姻中的掙扎和焦慮,特別是一些喪偶式育兒的家庭,母親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壓力,所以難免容易情緒崩潰,忍不住把怒火發泄到家人身上。

結果最終發現反而把家人越推越遠,即使你平時為了家庭付出再多,可老公和孩子依舊忍不住要遠離你,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家庭氛圍也變得壓抑又糟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媽媽持續的負能量,往往容易讓孩子遇上事情時也容易變得悲觀,可能容易錯過很多機會。

【總結】

「上帝不可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母親。」

自從當了媽以後,仿佛就成了戰神,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各項技能滿點,但是媽媽們也是普通人,她們也有情緒崩潰的時候,需要家人的呵護。

希望各位媽媽們在顧好家庭的同時,也要多關注自己,有時候可以「懶一點」,這樣或許能降低很多的焦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c2e4ac1359f3421d1d15a802b6a33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