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爆米花,雷神4還能有多爛?

2022-10-05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作為一部爆米花,雷神4還能有多爛?

作為一部爆米花,雷神4還能有多爛?

漫威,超英界的頂流,口碑界的拆遷大隊。

他們花費十餘年搭建了恢弘的MCU(漫威電影宇宙),又親手用一部又一部的爛片親手摧毀曾經的榮光。

然而在看到《雷神4:愛與雷霆》前,你甚至無法相信一部爆米花電影能爛到這個份上,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爆米花電影只需要爽就完了。

可是雷神4居然連爽都做不到,它就像一個嚼了三個小時的口香糖,最應該去的歸宿就是垃圾桶。

這真是一件突破認知的事情,所以也值得我們專門聊一聊。

《雷神4:愛與雷霆》

————————劇透分割線————————

有種民間小吃叫「三不沾」,不沾盤子,不沾筷子,還不沾牙齒,而雷神4就頗有這種「三不沾」精神:不沾深度,不沾爽感,還不沾智商

讓我們迅速地梳理一下《雷神4》單薄而又混亂的劇情:

在影片開頭,一位悲慘的父親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他的女兒,而當他找到信奉的神明時,卻發現神明壓根就沒把這些信徒當回事,居然在信徒即將死絕了的時候開心地開著趴體。

(貝爾:我一老爺居然淪落至此)

於是這位名為格爾的父親滿心憤怒,隨手拿起一柄黑色的寶劍將神明殺死,他不知道的是,這柄寶劍名為黑死劍,是種上古神器,在自身仇恨與黑死劍的誘惑下,格爾走上了屠神的道路。

好了已經過了6分鐘,本片最有魅力的反派——屠神者的故事講完了。

讓我們跳到另一條線,了解一下本片最受矚目的女雷神

當年漫畫中將簡·福斯特設為女雷神的時候就曾經掀起熱議,女雷神外表美麗,頭腦智慧,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卻具備著偉大的獻身精神,這真是個魅力值加滿的角色。

雷神4預告片階段,波特曼飾演的女雷神也是核心賣點,吸引了大批粉絲。

那麼片子裡是怎麼塑造女雷神的呢?

這是簡。

她得了絕症。

下一秒出場的時候變成了女雷神。

好的講完了。

我真的沒有跳過,錘子為什麼可以自動拼湊,女雷神是如何拿起錘子的,怎麼變身的,得以重獲健康以後是什麼表情,為什麼錘子明明是守護她的,卻又要吸取她的生命……

片中都沒演,只用了畫外音和蒙太奇,匆忙交代了一下女雷神為什麼可以用錘子。

為什麼?因為愛啊。

最值得期待的兩大角色匆忙交代完畢後,讓我們看看沒什麼老朋友索爾,畢竟我們對他很熟悉,沒啥好說的。

事實上本片中索爾也一直是動機最弱的那條線,完全是劇情推著他走,先和銀河護衛隊一起瞎搞,再響應好友召喚,最後來到地球阿斯加德,和其他人一起營救被格爾擄走的孩子們。

可以說是三條線里燃點最少,也最無聊的一條線路了。

然而主創寧可讓他光大定,也不肯多分一點時間去塑造另外兩個人物。

其實雷神4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期待,就是因為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部電影的要素真的非常討巧。

屠神者揭露著神明的黑暗,代表著凡人的復仇,以此為切入點,可以挖出很深刻的內核。

女雷神生死遊走,凡人成聖,她的身上聚集了太多的高光和燃點,只要稍加展現,就會又燃又炸又感人。

(漫畫中的女雷神)

然而在本片中,屠神者失去了他的深刻,女雷神被剪掉了爽點,只有傻乎乎的索爾霸占著時長王座,令全片都沾染上了一股中老年傻白甜的詭異氣息。

再加上無窮無盡的冷笑話、老梗重提與政治正確體廢話——

三不沾,名副其實。

(我不反對正確,但是我反對為了正確說廢話)

在影片口碑大跌後,不少粉絲試圖為雷神4辯解,他們說,一切都怪影片時長太短。

過分了,怎麼可以說雷神短。

雖然雷神4時長113分鐘,與雷神3(130分鐘)相差足足17分鐘。然而雷神2才112分鐘,比雷神4還要少一分鐘,卻能拿到7.4的豆瓣分,比雷神4的5.4分整整高出2分。

再多了0.1就能湊出個《東八區的先生》了。

所以壓根不是時長的原因,雷神4「三不沾」的根本原因是四個字:

捨本逐末。

屠神者格爾、女雷神和索爾之間的故事,是漫畫中的經典橋段。

屠神者本為一介凡人,由於怨恨決定用黑死劍殺盡神明。而當屠神者與索爾決戰時,他曾向索爾揭露過神明的虛偽與陰暗,可索爾卻並不相信。

然而時過境遷,尼克弗瑞卻告訴了索爾真相:

屠神者說的那些話,都是真的。

這導致索爾信仰崩塌,失去了神格,不再有資格舉起雷神之錘,錘子也落在月球,後來被簡·福斯特舉起,女雷神就此誕生。

(雷神之力不是專屬於索爾的力量,更不可以隨便開權限給其他人)

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它在試圖探討——神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在故事中,神明不是單方面受人供奉敬仰的,他們擁有強大的神力,卻也必須承擔責任使命,才能得到資格。而如果他們信念動搖、思想軟弱,也就會失去了為神的資格。

反之,如果一個人出身平凡,卻擁有強大的信念、偉大的精神,那麼他/她也同樣有資格擁有神的力量。

這與漫威其他作品中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思想殊途同歸。

可是到了雷神4電影中,這一核心議題被直接摒棄。

格爾 「建立無神宇宙」的終極目標,被淡化成了黑死劍的慫恿誘惑,甚至還在最後,給失去黑死劍的格爾,安排了一段「立地成佛」的橋段。

(黑死劍在影片伊始就已經給格爾灌輸好了所有屠神計劃,完全不用格爾自己思考)

而女雷神得到錘子的原因更扯:

因為和索爾談戀愛的時候,索爾說了一句「替我保護她」,令雷神之錘當了真,仿佛一隻寵物小狗般忠心耿耿地一邊賦予女主人健康,一邊汲取女主人的生命。

這麼精分的設定,真是錘錘最大的恥辱了。

就這樣,一個穿越時間、縱橫宇宙,探討神明終極意義的大格局故事,變成了插科打諢與前度復合,成就了銀幕上又一個爛俗吻戲。

雷神4不僅丟掉了內核,還丟掉了設定。

鑒於前面已經有三部專屬作品和復聯電影的刻畫,索爾這個人物已經完成了「傻子-神明-領袖-尋找自我」的超長人物成長線。

他飽經背叛、手足相殘、家園盡毀、空虛頹喪,最終以超脫的心胸走入銀河,尋求更高層次的自我。

已經講到這個份上了,除非對索爾這個人物進行更深的挖掘,否則很難講出什麼花樣了。

不過沒關係,主創可以讓他回到原點。

原點——不就還是個傻子嗎!

而設定最崩裂的,還要數 「永恆許願」一幕。

永恆是漫威世界觀中的一位全知全能的大神,具象為一座神殿,他源於……不重要啦在電影里它就是一個破許願池。

只有第一個走進去的人才能許願,他可以許任何願望,無論多難辦,無論多不合理,永恆都不會說一個不字。

(我永恆就沒受過這種委屈)

當時戰鬥已經接近尾聲,永恆神殿入口處有三位選手,誰第一個跑進去誰就有資格許願。

三位選手狀態如下:

你猜誰最先跑進永恆神殿?沒錯,答案就是——格爾。

因為索爾正忙著傷心發愣。

(簡:其實你可以先跑進去,許願讓我別死的…)

雖然格爾拿到了唯一許願權,但是沒關係,沒有黑死劍的誘惑他的怨恨突然就沒那麼深了,索爾甚至連嘴炮都不用開,只需要提一下愛與和平,格爾立刻就放棄了復仇。

此時影片沒有加設任何許願限制,理論上說,格爾可以許願自己和女兒幸福地活著,也可以許願讓一切回到原點,甚至可以許願自己擁有復活任何人的能力。

然而格爾最後的選擇是:

「希望我的女兒重生為一個孤兒,然後管我的仇敵叫爸爸。」

然後他嘴角含笑和女雷神先後掛掉,只有索爾一個人養娃的世界達成了。

在這一幕,世界觀、人設、內核、邏輯,全部碎成了滿天繁星,每一顆都在用眨眼來表達對廢物主創的無情嘲諷。

那麼問題來了:主創不追求深刻,不追求好看,甚至不追求自圓其說,那他們追求什麼?

答案指向了漫威電影近年來的新套路:老IP+新宇宙觀+搞笑段子+情懷梗+跨界風格

早在奇異博士2,這種套路就已經展現了極為完蛋的趨勢:奇異博士在多元宇宙里,一邊說騷話,一邊cue情懷,,整個故事畫風恍若美版《咒怨》,違和又突兀。

到了雷神4,畫風則一會是黑暗兒童劇,一會是銀河護衛隊,一會變成了熟悉的復聯味兒,一度還使用酷似《月光騎士》的黑白鏡頭,假裝自己很高級。

可謂爛梗與廢話齊飛,畫風與設定同亂。

(過於黑的色調也可能是為了遮掩特效的缺陷)

這意味著漫威的銀幕宇宙,不再是雄心勃勃開疆拓土,而變成了吃老本和應付粉絲的機械任務,最終的結果,就是路人看不懂,粉絲看不爽。

作為老粉,自然希望漫威的下一步能夠多一些誠意,畢竟,一個精心構築的故事,即使沒有插科打諢和跨界,也依然可以直擊人心。

不過現實也許會令人失望,畢竟,漫威宇宙再浩瀚無垠,承載了再多的愛與期待,說到底,也終究不過是資本手中的一介玩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b858c29010e0f06a0a828ad70bf9c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