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鳥蜘蛛美洲毒蛛,休眠狀態下可生存幾年?最終導致死亡!

2024-01-20     靜若如初

原標題:食鳥蜘蛛美洲毒蛛,休眠狀態下可生存幾年?最終導致死亡!

捕鳥蛛:別名:食鳥蜘蛛美洲毒蛛,分類:蛛形綱,蜘蛛目捕鳥蛛科分布:美洲,捕鳥蛛屬於大型多毛的蜘蛛在蜘蛛中是較原始的一類。它們體型巨大體長可達7-8厘米,全身遍布絨毛,看上去非常恐怖。體色豐富有黑色粉紅色紅色褐色黑白斑紋等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有4對眼睛,但視力不佳。擁有一對堅硬的大毒牙是捕食的有力武器。有些生活在樹上有些在地面打洞生活。它們不結網,而是通過主動搜索來捕食抓獲獵物後,將毒牙刺入獵物體內注入毒液和消化液而後吸食已消化的獵物體液。

實際上它們性情比較溫和從不主動攻擊人類而且毒性也不是很強。使用塑料箱玻璃缸飼養箱底鋪上乾燥的黃沙並提供瓦片碎花盆等隱蔽場所。飼料以麵包蟲蟋蟀油葫蘆蚱蜢等為主也可喂小白鼠應提供清潔的飲水在飼養箱中放一個小水盆,裡面放些棉花注入水即可。飼養溫度25-32度,冬季需要保溫。蛻皮時需要安靜的環境千萬不要打擾它否則會因受驚而蛻皮不完整最終導致死亡。

橫紋金蛛:分類蛛形綱,蜘蛛目圓蛛科。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屬於大型蜘蛛雌蛛大於雄蛛數倍體長可達25-30厘米。最大特徵是腹部圓鼓,色彩鮮艷,腹部背面橘黃色,有數條帶黑邊的白色寬橫紋,橘黃部分具白色斑點,因此得名。棲息於林區在靠近林區的棉田或田埂周圍的灌木叢有分布。

結大網捕食蝗蟲和鱗翅目成蟲。一般幼蛛在卵袋內或枯葉下越冬翌年4-5月份爬出卵袋89月份相繼發育成熟再進行交配產卵孵化越冬,一年一代。人工養殖使用玻璃箱,要有一定的高度內放樹枝供其織網。要保證有充足的食物水分隱蔽場所3個基本條件。飼料為蝗蟲蟋蟀蝶類蒼蠅等。

模棘蜈蚣:別名紅龍蜈蚣、分類唇足綱蜈蚣目蜈蚣科,分布我國南部亞熱帶熱帶地區,是一種大型蜈蚣體長可達15-20厘米。體色亮麗呈紅色或橘紅色。有21對足。頭部背面兩側有1對大顎和2對小顎。模棘蜈蚣晝伏夜出。視覺遲鈍聽覺靈敏。多棲息于山坡,田野路旁雜草叢生的地方活動於腐木石塊瓦礫之間。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怕光。以各種昆蟲為食。

喜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處很少發生鬥毆和自相殘殺。而孵卵的蜈蚣受驚後則會把卵吃掉。每年10-11月份入土冬眠,蟄伏於離地面10-12厘米深的土中越冬來年驚蟄後恢復活動,在20度以上出動覓食。一般飼養在塑料箱或玻璃缸中提供足夠的新鮮飼料和水源不要太多地去驚擾它們即使養殖密度較大對其生活也無多大影響。飼料以麵包蟲蟋蟀蚱蜢為主食物要求新鮮。一次食量可達自身體重的1/53/5十天半月不進食也不會餓死。但蜈蚣不耐渴並要保持水質清潔。

褐雲瑪瑙螺:別名:非洲大蝸牛分類:腹足綱柄眼目瑪瑙螺科分布:非洲東部沿岸,一種大型蝸牛,具6580個螺層。貝殼高10厘米左右,寬5厘米,呈長卵圓形深黃色或黃色,喜棲息於植被豐富的陰暗潮濕環境及腐殖質多的地方。6-9月份最為活躍早晨黃昏或夜間活動。食性雜而量大,幼螺多為腐食性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生長迅速5個月即可交配產卵。繁殖力強一次產卵數達100-400枚,壽命長,可達5-7年。

抗逆性強,遇到不良環境時很快進入休眠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生存幾年,可以飼養在玻璃缸木箱塑料箱中由於其會順著光滑的箱壁爬出來因此飼養箱要加蓋。飼養在背光的環境中,底層鋪一層濕潤的沙土再放一些樹枝和落葉飼養溫度20-35度,相對濕度控制在80%-90%,每天用噴霧器向飼養箱中噴些水來增加濕度。喂蔬菜雜草瓜果皮嫩葉等即可。注意清詰飼養箱,可以在飼養箱中放入蚯蚓來改善飼養環境.

紅蜻:分類昆蟲綱,蜻蜓目,蜻科,分布:廣布於全國飼養成蟲比較難一般飼養稚蟲。飼養在玻璃缸中缸內放些石塊和沙礫最好種植些水草。小的時候喂水蚤等長大後可以喂小蝌蚪小魚等。冬季不需要加溫。透頂單脈色患分類:昆蟲綱蜻蜓目色螗科分布:廣布於全國成蟲體長6厘米,翅展7厘米。雄蟲全身泛著藍綠色的金屬光澤非常絢麗沒有翅痣。雌蟲呈褐色翅痣為白色。稚蟲和成蟲均為捕食性昆蟲稚蟲生活在水中捕食小魚等水生生物,成蟲生活於溪水邊,喜歡停歇在水面突出的岩石或樹枝上捕食蚊,蠅,蛾等小型飛蟲。一般從稚蟲幵始詞養詞養方法與紅蜻相同。

廣斧螳:分類昆蟲綱螳螂目螳螂矛它分布:廣布於全國、體長約6厘米,體色多為綠色,褐色個體比較少見。因其具有寬而短的腹部,故名。它們最厲害的武器是一對似大刀般的前足足上還有針刺。捕獵時常常昂起頭,抬起一對前足,長時間靜止不動一旦發現獵物靠近,就會迅速出擊將獵物捕獲。一隻螳螂在2-3個月中就能消滅700多隻蟲子,是個滅蟲高手。但如果食物缺乏它們也會相互殘殺,大的吃小的。雌螳螂有時還會吃掉與它交配的雄螳螂以補充養,繁育後代。

螳螂是不完全變態昆蟲,屬漸變態類型。每年秋天開始交配,產卵前雌蟲先分泌黏液,將卵產在裡面產完後的卵銷會變硬,黏附在樹枝樹皮上,第二年春天孵出幼蟲。飼養螳螂可以在每年11-12月份採集卵鞘放在室內,次年4-5月份自然孵出,也可以在野外採集成蟲飼養。飼養在玻璃缸或塑料箱中,箱內放些樹枝頂部要加紗網,以防逃出若蟲期可以多隻一起飼養,成蟲最好單獨飼養飼養溫度25-30度,不能低於冬季需要加溫一般每隔數天往飼養箱中灑些水供其飲用。根據螳螂的大小喂不同的食物,小繼螂喂班蟲果蠅,成蟲喂蟋蟀蝗蟲和蝴蝶。

狹翅大刀螳:分類:昆蟲綱螳螂目螳螂科,分布我國淅江江蘇,上海寧夏山東等地區成蟲體長約10厘米一般雄蟲比雌蟲略短小些。成蟲有兩種體色:一種通體黃褐色,僅在後翅外緣處有一條長而狹窄的綠色帶;另一種通體鮮綠色僅在翅膀外緣處有黃褐色。成蟲身體細長頭呈三角形能靈活地上下左右轉動一對大的複眼位於頭上部兩側形的3個小單眼位於中間口器咀嚼式,排胸很長有兩對扇形的翅膀前翅皮質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若蟲成蟲年發生一代飼養方法與廣斧螳基本相同。

中華劍角蝗:別名:中華蚱蜢螞蚱尖頭蚱蜢,分類:昆蟲綱直翅目,劍角蝗科,分布:廣布於全國,雌蟲體長8厘米為雄蟲的2倍。體色有綠色和褐色兩種。頭特別尖突出在身體前面。觸角呈劍狀故名。前翅狹長,後足細長。棲息于田邊草叢中以禾本科植物為食。卵產於土層內呈塊狀外被膠囊。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層中越冬若蟲為5齡以跳躍擴散為主成蟲善飛。可以在野外用網捕捉,也可徒手捕捉即從後面直接用手捏住它的兩條後腿。飼養在玻璃缸或塑料箱中,用新鮮的禾本科嫩草喂養。早晨將飼養箱放在陽光下,讓它曬曬太陽中午放在通風涼爽的地方。冬季飼養要加溫保暖。

紡織娘:分類:昆蟲綱直翅目螽蟖科,分布:我國的浙江雲南等地,體形修長體長5-7厘米。頭部較小觸角絲狀長度與身體等長。體色多變有紫紅淡綠深綠、枯黃等多種,其中紫紅的比較少見。鳴聲短促,音量較低其鳴叫聲先是「遮遮遮接著轉為沙沙沙每次鳴叫5-6分鐘即停止,夜晚出來覓食鳴叫。

雌蟲將卵產在植物的嫩枝上常造成這些嫩枝新梢枯死。一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不喜歡強烈的光線,喜歡棲息在涼爽、陰暗的環境中。夜間捕捉比較方便循其鳴聲而尋之,發現後直接用捕蟲網捕捉,也可以從它身後夾住它的翅膀,但要小心,因它的力量較大,在捕捉時很容易因掙扎而折斷後腿。飼養可使用竹子麥稈編制的飼養籠也可使用玻璃缸和塑料箱。將飼養籠掛在涼爽,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單獨飼養為好。食物包括各種蔬菜葉瓜皮南瓜水果和米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a90e9b3578e92ba8278e0fb125f4f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