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淘汰病殘和治療效果不佳的後備豬;發現生長緩慢、皮膚蒼白、被毛粗亂、眼睛有大量分泌物的種豬應淘汰。配種前1個月應完成乙型腦炎、細小病毒等疫苗的注射。新引進的種豬隔離期間應驅蟲,可在到場2~3周後驅蟲1次。後備種豬在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後方可轉入配種舍使用,配種前4周應驅蟲1次,可使用毒性較低的多拉霉,也可在飼料中添加伊維菌素等廣譜驅蟲劑,如騰駿「肯維滅」按350克/噸加入飼料中,連喂1周,連續2次飼喂,每次間隔7~10天,能有效地控制豬體外寄生蟲病的發生。藥物控制措施:凈化後備豬體內的病原體,提高抗病力,控制支原體肺炎以及放線桿菌胸膜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性疾病,防止繼發感染和病原體從後備豬傳給下一代仔豬。切斷疾病的垂直傳播。使用藥物進行防治時應注意選用安全、毒性小的藥物,不使用禁用藥物,如氯黴素等;儘量少用易產生殘留的藥物,如四環素類。
用對人體有毒性作用的藥物,如氯黴素、磺胺類等。可使用經證明效果較好的諾華「支原凈」和騰駿「加康」,可在後備豬飼料中加入支原凈100毫克/千克+金黴素300毫克/千克,或成本較低的「加康」,按每噸飼料200~300克添加,每月添加1周,直喂至配種;對長期存在各類綜合徵、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萎鼻、關節炎的豬場,可使用康,飼料中按加康400克/噸阿莫西林150~200克/噸添加。六、豬的配神技求種舍的工作目按生產計劃完成每周的配種任務,保證全年均衡生產。配種分娩率達到85%以上。即以配100頭母豬計算,從配種到母豬分娩,確保85頭母豬進產房分娩。其中,在母豬妊娠過程中,因返情、流產、死亡、難產等原因引起未分娩母豬不超過15頭。保證胎均產活仔9.5頭以上,隨著飼養管理水平提高,可要求每胎產活仔達到10頭。
保證轉入基礎群的後備豬合格率在90%以上。後備母豬引入場後,經飼養觀察鑑定,由於患病、肢蹄損傷、無種用價值、僵豬等原因而淘汰5%。轉入生產線後,由於返情、不發情、習慣性流產、因病死亡和淘汰等原因淘汰3%~5%。在做後備豬引進計劃時,提前2個月引入,按生產需求量超10%引入後備母豬。保證種豬平均使用年限,公豬2年,母豬在3.5年以上。保證母豬群合理的胎齡結構,平均產歷4胎左右。結構較合理的母豬群應為:1~3胎母豬數占30%~35%,3~6胎母豬數占60%,7胎以上的母豬數占5%~10%。全場母豬更新率25%~35%,公豬為50%。第一、第二年度為10%~15%按全場滿負荷生產的計劃。試情和發情鑑定每天進行發情檢查,每天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鐘,有試情公豬在場,互相輪查,做好記錄。每天進行懷孕豬檢查。每天上午、下午各檢查1次,特別是在配種後21天和43天左右。
妊娠豬的返情、流產和空懷情況。安排好斷奶母豬試情併合理分群母豬斷奶後一般在3~7天開始發情,此時要做好母豬的發情鑑定和公豬的試情工作。母豬發情穩定後才可配種,不要強配。母豬臨斷奶前3天開始限料以防發生乳房炎,斷奶當天不喂料,斷奶後母豬趕到運動場,自由活動1~2天,第三天趕回大欄,要注意強弱分群,自由採食。第四天用公豬試情早、晚各1次,每次5~10分鐘,待有部分母豬有發情表現時,把母豬趕到定位欄飼喂這樣可以減少母豬相互爬跨造成的肢蹄病,同時有利於母豬的發情鑑定,第五和第六天,每天趕公豬到定位欄試情,到第六和第七天,有80%~85%的母豬配種效果很好,到第十天有95%的母豬完成配種。2.安排好後備母豬試情後備豬選留後,適當控料,不使母豬過肥或過瘦,配種前3周開始,每頭每天喂料2.2~3.5千克。
後備母豬通常小群欄養,到場後的後備母豬先自由採食,再限制飼養1個月,最後優飼半個月參加配種。後備母豬在第一個發情期開始,採取短期控料與催情相結合的方法,達到同期及早發情的目的。刺激母豬發情的方法有:調圈與不同的公豬接觸試情,儘量靠近發情的母豬,進行適當的運動,必要時注射孕馬血清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催情。後備母豬配種前驅除體內外寄生蟲1次,進行疫苗注射。仔細觀察初次發情期,並做好記錄。後備母豬的配種必須在年齡達到8月齡以上,體重達到110千克以上,且最好在第三次發情時進行。3.發情鑑定根據發情表現,做好發情母豬耳號、欄號記錄,以便配種。發情的具體表現有以下幾點:陰戶紅腫,陰道內有黏液性分泌物。在圈舍內來回走動,頻頻排尿。神經質,發獃,站立不動。食慾差或完全廢絕。壓背靜立不動,互相爬跨或接受公豬爬跨。
有的發情不明顯的,可用不同公豬試情,若接受爬跨的一般可判定為發情。配種過程1.配種程序和次數配種程序一般為先配斷奶母豬,再復配,後配後備母豬和空懷母后備母豬採用2次本角和1次人工授精方式。斷奶母豬和空懷母豬採用1次本角和2次人工授精的方式。參照「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採用雜交多重複配種方式,經產母豬間隔12~24小時,後備母豬間隔12小時。高溫季節宜在上午8:00前或下午5:00後進行配種。2.本交輔助配種配種前母豬後驅、外陰,公豬腹部、包皮及公豬、母豬的身軀應清潔消毒。將母豬趕到公豬欄內寬敞處,當公豬爬到母豬身上後,用手將公豬陰莖對準母豬陰門,使其插入,注意不要讓陰莖打彎。3.觀察交配過程保證配種質量,射精要充分。每次交配射精2~3次,有精液從陰道倒流。根據豬的營蕎需要、飼料種類與季節的特點,定出每天和每餐的喂量,讓豬吃飽。
不能冇多少喂多少,有什麼喂仆麼,飢一頓飽一頓,每天要保持均勻。飼養員應根賠每頭豬的具體情況如胃口好壞,糞便內飼料消化的情況,糞便軟硬掌握定量,苻一定的靈活性。按豬的胃口來說,一般傍晚最好,早晨差些,中午最差。因此,豬一天的飼喂量應該根據移個恃點來分配。定溫飼料的溫度對豬的健康和增重有一定影晌。在不同季節,都要讓豬吃到溫度適中的飼料。北方冬季如果喂冰冷飼料,不僅豬不喜歡吃,而且吃了以後,在胃裡由於提高食物溫度要消耗大登的能量,還往往會引起胃腸炎、母豬流產,對飼料的利用也不經濟。冬天應該喂熱食,夏季喂涼食。掌握飼料溫度的方法是:用手伸迸飼料里,以稍E於或稍高於手溫戊,不冷不熱為宜定質豬的飼料品種糹成不要交動太大、太怏。飼料品種變換時,新舊飼料的量要逐步增減,使豬的消化機能逐漸地適應新飼料。飼料品種突然變動,容易使豬的食量下降或暴食
造成消化道疾病。飼料多樣,合理搭配備種飼料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僅數量不同,而且品質也有差異。為使豬獲得多種多樣的養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防止因飼料單調造成營養缺乏,可以根據豬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和特點,合理搭配飼料。飼料搭配的一般原則是青、粗、精飼料適當搭配,多樣化搭配如有條件,最好制定日糧搭配標準,供飼養員掌握使用。少給勤添,先粗後精飼喂時,要少給勤添,把一頓的飼料分成幾次添給豬吃,這樣有利於豬吃食和消化。豬吃飽時,就不要再添飼料。食槽內剩下的飼料,應及時清除乾淨。每次飼喂時,應先喂粗飼料,後喂精飼料。因為豬在開始吃食時,處在飢餓狀態,往往不挑選飼料,而能吃下大量粗飼料。這樣,可以增進食慾,吃得又多又香。飼料的干溫喂法飼料的喂法分稀喂、半干喂和干喂三種。稀喂時是將飼料調成粥狀。不要過稀,否則會沖淡胃液,影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