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結婚四年,兒女雙全:找到對的人,做好兩點就夠了

2020-01-09     藝行


2020第一天,章子怡就曬出了「二胎生子」消息,照片里,女兒醒醒握著弟弟的手,一家四口的溫馨都要溢出畫面了。



章子怡和汪峰這一路,經歷最多的就是看衰和嘲笑,從宣布在一起,大家就覺得他們實在不般配。


一個是氣質出眾、演技精進、作品不斷的「國際章」,一個是「兩次失敗婚姻,兩個女兒」,「前妻定期騷擾」的離異男,章子怡到底看上汪峰哪兒了?


四年來,兩個人在一片質疑聲中結婚、生子、生二胎。


在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里,人們發現,向來以野心著稱的章子怡,在汪峰面前滿臉的溫柔和小女人模樣,汪峰總是喜歡不停地講大道理,章子怡也不會不耐煩,而是一直聽得津津有味,甚至還有對偶像般的崇拜。


我們常常發現,兩個外人看來各方面都不相配的人,相處起來意外的和諧,而像宋慧喬宋仲基那樣,世人眼中的天作之合,卻面臨分手的結局。


事實上,兩個人能走多遠,適配,是比相配更重要的條件。


01.

婚姻

是講究適配價值的



所謂「適配」,是兩個價值互換的內容,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人們通常會和總體適配價值相當的伴侶配成對。



最近,朱丹因為在活動中總叫錯其他藝人的名字受到很多爭議,她和周一圍的相處模式也被詬病是「卑微愛情觀」


周一圍呢?被拍到和助理共用一個吸管,採訪中否定朱丹的演技,但這樣的周一圍卻讓朱丹很滿足。7歲失去父親的她,曾表達自己對伴侶的期待,就是希望找到一個「大男人」。



她找到了周一圍,相應的,「大男人」就會有它的反面,不夠細心體貼,甚至不把妻子孩子放在第一位,這些朱丹只能照單全收。


她講述周一圍為懷孕的她做一碗面的時候,滿臉的幸福,這些在普通夫妻看來很正常的事,她要躲在丈夫身後偷偷拍照發朋友圈。


所以適配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能否接受的問題。


之前有個姐姐總跟我抱怨,說老公太懶,沙發墊掉地上,老公也會繞著走。每次去她家,都看到這樣一幕,一個什麼也不做地講段子,一個邊嘮叨邊幹活,奇怪的是,沒有唉聲嘆氣,倒是不少歡聲笑語。


如果真的給她一個比她還勤快的老公,她會更幸福嗎?還真不見得。


她是個喜歡操心和掌控的人,一起出行,她凡事都要提前準備,路上喜歡照顧別人,也時不時嘮叨幾句。


老公恰好是個甩手掌柜,但不會厭煩她的嘮叨。所以,她在這段關係中,兩個適配的人在一起,心不會累,甚至可以說很享受這樣的狀態。


心理學家羅蘭·米勒認為,在婚戀關係里,沒有所謂的 「木桶效應」 ,影響兩個人相處的最關鍵因素,不是最短的木板或者最長的木板,而是你所有木板加起來的長度。


所以一對戀人是三觀差別很大,還是年齡地位懸殊,能夠相處下去,就一定有他們的適配價值。也就是說,你會因和對方在一起而感到滿足,也能忍受得了對方的不足。


02.

婚姻離開適配

好也會成為負擔




前兩天,李亞鵬和王菲一起創辦的嫣然天使基金舉辦新年派對,二人在現場,一個張羅接待,一個勁歌熱舞,氣氛融洽。


李亞鵬細心、體貼還特別顧家,他把王菲當女兒一樣寵愛著,他常說竇靖童是大姐,李嫣是二姐,王菲是「三姐」,看起來是完美的老公人選,但他們還是離婚了。


沒有出軌和小三,沒有爭吵和牽絆,王菲一句:「婚是我離的」就轉身而去。分手時,李亞鵬還是一句「永遠愛你」,面對楊瀾的訪問,他說:「這是我的失敗。」


其實,婚姻的結束不是失敗,只能說,他們是很好的夥伴,卻不是適配的伴侶。


王菲是個重視精神契合的人,而李亞鵬給到她的更多是無微不至的踏實照顧,兜兜轉轉後,她還是選擇了自由隨性謝霆鋒。


謝霆鋒曾發過一段視頻,他手拿棉花糖,假裝是北京的柳絮,簡單的生活過出不一樣的趣味,王菲不就是這樣的嗎?



當婚姻偏離適配,「好」也會變成負擔。


有個男生曾找我諮詢,他工作很忙,但每天都接送女友上下班,從來不用她做飯洗碗,女友喜歡美甲,他掏出積蓄幫她開店,用他的話說,他對女友百依百順,但女友卻堅決分手。


分手時,他問:「我對你還不夠好嗎?」女生說:「就是因為你對我太好。」女生說自己是個不喜歡被掌控的人,但這段關係好到讓她窒息。


說她作也好,說她不懂珍惜會後悔也罷,但肯定的是,她沒有從這段關係中找到她想要的適配價值。就像網上所說:「你不遠萬里把滿箱蘋果放到我面前,而我需要的只是一個梨。」


當婚姻不能滿足彼此真正的渴望,再好也是徒勞。


03.

最好的適配是懂




很多人會問,「如何找到適配的伴侶?」


其實,會問出這個問題的人,需要看找到真正的自己,懂得自己要什麼,無外乎從兩處著手:


1.找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


在和伴侶的相處中,你可以留出一些時間給自己。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把最理想的生活在腦海里描繪出來,越具體越好。可以是一些非常具體的場景,比如去海邊,一起做飯,一起聊夢想和人生。


就像林心如嫁給霍建華後,面對採訪,她開玩笑地說:「在意長相的我,還是嫁給了帥氣的人。」


一句玩笑話,但說出了「心想事成」的核心,那就是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但很多時候,我們會聚焦在「我不想要什麼?」


2.成為匹配你想要的人




在你找到對的人之前,先要找到對的自己。


親密關係是一個彼此獎賞的過程,你變成想要的樣子,才能吸引對方成為和你匹配的人,否則,再好的人擺在我們面前,我們一樣手足無措。


林夕曾說:「很多人結婚只是為了找個跟自己一起看電影的人,而不是能夠分享電影的心。如果只是為了找個伴,我不願意結婚,我自己一個人都能夠去看電影。」


找個看電影的人,還是找個談電影的人呢?其實,關鍵不在於外人怎麼說,而在於你到底想要看電影,還是想找人一起聊聊電影。


婚姻里的適配,說到底是一場知己知彼的共贏。唯一的標準,就是你想要的,他恰好能給。


-end-


張德芬空間「橙光計劃」簽約作者



微奢糖

一個愛折騰的85後天蠍女

應用心理碩士 /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工作8年,辭職讀研

專注於將心理學更好地應用於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LW2mW8BxtCz63RL4Y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