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時觀察|「灣區人」的夜

2019-09-19     亞時中文網

近來,中國多個城市提出要繁榮夜間經濟,「夜經濟」概念隨之極速升溫。「夜經濟」也成為了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有調研結果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夜間經濟規模將突破30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廣東一帶,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夜市文化由來已久。在2017年城市夜生活指數排名中,粵港澳大灣區就有深圳、廣州、佛山、東莞4個城市登上了前十大夜生活城市榜單,可見大灣區居民的夜經濟相當活躍。

由亞洲時報發起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範圍的問卷調查《測一測你有夜生活嘛》顯示,繁榮的大灣區夜經濟里,「宅男宅女」和「夜貓子」們貢獻了主要夜間消費。

不管工作日還是周末的晚上,都有超過六成的大灣區居民選擇宅在家裡。不過,和全國白領相比,大灣區人民還不算太宅。根據智聯招聘與美團點評合作發布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全國範圍內高達82.8%的白領選擇晚上宅在家裡。

根據亞洲時報的問卷調查,粵港澳大灣區夜經濟繁榮得益於數量眾多的「夜貓子」。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體量龐大,區域包含「9+2」個城市,GDP規模超過10萬億人民幣,人口規模達7000萬人(截至2017年末)。大灣區居民消費力強勁,尤其體現在夜間消費上。

在眾多的夜間消遣方式上,除了「宅在家裡」毫無懸念摘得桂冠,和朋友聚餐、看電影、網購、商場購物都是最受「灣區人」歡迎的活動。

《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顯示,白領夜間消費結構以餐飲和購物為主,其中廣州、東莞和夜間美食訂單最多,這三個城市皆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看來大灣區居民除了經濟體量大,「肚量」也不小啊!

根據亞洲時報調研結果,高達79%的大灣區居民表示會吃夜宵,而且有20.41%的人還表示經常吃。其中,廣州被冠為中國最能吃夜宵的城市。根據第一財經調研報告,廣州夜間餐廳占比高達34.30%,夜宵外賣訂單一度占到廣州整日訂單總數的6%,遠超其他城市。

策劃:Shan

撰文:黃婉儀

圖表:黃婉儀、陳佳慧、Jeffrey CHE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9WzSm0BJleJMoPM_Q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