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二波償債高峰臨近,但房企融資總量還在大滑坡

2022-06-14     樂居網重慶

原標題:年內第二波償債高峰臨近,但房企融資總量還在大滑坡

  中房網訊(亞晨/文)5月份,房地產企業融資規模大幅下降,單月融資規模創下2019年以來第三低。

  同時,7、8月份將進入年內第二個償債高峰期,儘管當前融資環境略有改善,但部分房地產企業能否安全「上岸」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

  5月100家典型房企融資總量同環比大降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5月份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19.75億元,環比減少40.3%,同比減少50.2%,單月融資規模是2019年以來第三低。其中,房企發債375.07億元,環比增加0.6%,同比減少35.2%。

  根據報告,5月份房企境外發債約61.07元,環比增加366.9%,同比減少80.9%。境內發債314億元,環比減少12.7%,同比增加21.1%,其中,公司債發行145億元,環比減少20%,同比增加50.3%;中期票據發行93億元,環比增加2.7%,同比減少23.4%;融資券發行30億元,環比減少65.9%,同比減少25%,境內發債主體仍然基本為央企國企。

  具體企業表現來看,5月發債量最大的企業是中海和保利發展,兩家企業的融資總量都是60億元,中海在本月發行了30億元的公司債以及30億元的中期票據,保利也發行了30億元的公司債和30億元的綠色中期票據。本月發行債券的企業有17家,發債企業個數環比減少5家。

  對此,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認為,5月份房企融資規模較三四月又有較大的滑坡,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個月中作為融資主力的國企央企已經獲得了較為充足的資金,因此在5月的融資規模有所減小,而民營房企的融資規模仍然處於低位。

  年內第二波償債潮臨近

  與此同時,房企年內第二波償債潮臨近了。

  根據克而瑞監測,6月份將有44筆債券到期,合計約639億元,環比增加68.6%。其中,佳兆業到期的4隻境外優先票據、新力到期的一隻優先票據以及華夏幸福的一筆境外債已經出現了利息違約。從到期債券規模來看,單筆金額最高為佳兆業於2017年發行的8.2億美元的境外優先票據。

  另據CAIC數據顯示,2022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內外債券合計到期規模約1755億元。其中,民企約有1178億元債券到期,占比為67%。

  下半年,民營房企到期債券中,海外債約占總規模的56%。年內,有12家房企債券到期規模超百億,有8家為民營房企。

  從過去幾個月的情況看,至少已經有9家上市房企發布公告,因未能按期支付到期債券本金或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而在已構成違約的房企中,全部為民營企業。

  中房研協近日發布的報告分析,當前房地產市場再次迎來了全行業層面的嚴峻考驗,過去依靠高槓桿、高周轉而做大做強的房企發展模式已失去了基礎,當下行業競爭加劇,格局劇變,頭部集中度趨緩,規模不一定是優勢,在資金收緊的情況下反而呈現為劣勢。資源成為重要競爭砝碼,這方面先天不足的民企勢微,央企占有越來越多的競爭優勢。民營房企不得不面臨如何生存和發展問題。

  《丁祖昱評樓市》文章指出,下半年對於房企來說仍然是煎熬的,雖然政策端有鬆動跡象,但整體仍處於收緊態勢。當前房企融資處境很難,尤其民營房企,除受到重點扶持的優質民企仍可在國內發債外,普通民企境內發債較為艱難,海外發債多為與投資人達成展期協議,高息置換到期債券。可以看出,房企境內外融資情況都沒有明顯的改善。當前,任何一家房企都不能對自己的融資能力過於樂觀,資金鋪排計劃應該謹慎,並通過銷售回款和處理優質資產獲得現金流入。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中房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7b027c41509508a9da5f73a7032f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