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境內有一處神秘古蹟,負陰抱陽,規模之大堪稱「亞洲第二」

2022-05-25     蘇丹卿

原標題:湖北境內有一處神秘古蹟,負陰抱陽,規模之大堪稱「亞洲第二」

今天的我們不論擁有了怎樣的高科技,建立起怎樣的摩天大樓, 我們依舊是對千百年前的恢弘建築感到生畏而敬畏。

從萬里長城到北京故宮、從敦煌莫高窟到洛陽龍門石窟,從武當山古建築群到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建築群,從承德避暑山莊到平遙古城,從曲阜三孔到蘇州古典園林……每一個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華夏文明都令我們感到驕傲、自豪。

自伏羲時期起,華夏大地便開啟了漫長的文明進展。在那深邃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不斷地民族大融合,華夏文明愈發豐富、包容、精彩、完整。 直至今日,我們依舊嘆為觀止。

春秋寨:凝集天地之靈氣|亞洲的馬丘比丘

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東鞏鎮陸坪村境內的春秋寨,便是這長河中遺留下來的一段寶貴遺產。

這是湖北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兵寨,襄陽市第一大古山寨,亞洲第二大古山寨群(也有說法為亞洲最大),有「亞洲的馬丘比丘」之美譽。

相傳,這是春秋五霸之楚國為抵禦外敵侵略而修築,關羽還曾在這裡夜讀《春秋》。古老的春秋寨便在歷史的長河中,為南漳掀起了一陣又一陣風浪。

卞和獻玉、司馬薦賢、關羽收周倉、關羽夜讀《春秋》等廣為傳頌的歷史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地處荊山山脈東麓的南漳縣像是被塵封的一部史書,它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三國故事的源頭。每一個走進來的人都會在不經意間深入其中, 並被那低調、卻又驚世的春秋寨所震撼。

從「春秋建寨」到關羽讀《春秋》,前後數百年的回望,令後世將此寨命名為「春秋寨」,並在對面的高山懸崖邊建了一座關公像。

莊重肅穆的關公像,矗立在望月山之巔,他凝望著古寨,仿佛歷史也在不斷迂迴。但現存遺址應為明清時期,可能是當地老百姓為躲避戰亂而重建。

有學者根據對春秋寨殘留碑文、地方縣誌等研究後,認為這大概是清嘉慶年間,當地鄧氏家族為防範匪寇而建。

保留遺址有春秋樓、哨樓、城門等以及石砌房屋153間。其中,春秋樓為襄陽地區最大的財神祈福地。

兩山夾一水的八卦格局

春秋寨遺世獨立,高聳於危崖,它坐落於鯉魚山山脊之上,依山勢迂迴而建,三面環水,一面臨山。

航拍之下,楚地先民們精湛的建築藝術和注重風水的巧妙設計,令人驚嘆不已,頗有神秘色彩。

茅坪河一彎碧水千迴百轉, 兩岸林深谷幽、高峽險峻。只見建築與山水之間形成「負陰抱陽」、 「兩山夾一水「的八卦圖案,構造出易守難攻之格局,賦予了古山寨深厚的文化積澱。

當無人機直線上升近500米時,雲霧繚繞,鯉魚山像是被有了生命一般。秀水蒼崖,敵樓古堡,若隱若現,美不勝收,為中國「百大新發現」之一。

整個春秋寨頗似一段長城橫亘于山頂, 自南向北呈條形布局,南北長490米,東西寬30~50米,集中體現了防禦與居住為一體的聚落形態,被專家們譽為「凌駕於泰山天街、華山北峰之上」,甚至稱其為「中國乃至世界最美的古山寨」。

南漳或將再增一個世界遺產

2018年8月14日,在加拿大舉行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審大會上,長渠、都江堰、姜席堰、靈渠躋身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其中,長渠(又稱白起渠)就地處襄陽市南漳縣,有「華夏第一渠」之稱

隨著長渠的申遺成功,春秋寨申遺也提上日程。為了更好地挖掘古山寨文化,傳承楚文化和三國文化,南漳縣委縣政府於2020年成立申遺辦公室,準備將南漳古山寨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故事源頭的南漳,並不是只有一個春秋寨。

2007年到2008之間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考古學家就在南漳境內共發現上千座古山寨。其中392座被文物部門收錄,16個古山寨列入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漳古山寨也由此被評為「中國古山寨文化之鄉」。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春秋寨,也是南漳古山寨遺址的典型代表。曾被《國家地理》詳細報道,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地址: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東鞏鎮陸坪村

景區看點:春秋寨、春秋樓、關公像、索道、關公夜讀遺址、兵營校場等。

重點推薦:春秋寨

極限體驗:飛拉達

開放時間8:30-17:30

住宿:南漳古寨客棧(景區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768a812a5a6720a2d3a34798ebc42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