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叔醫古 | 10月答問:尿酸高又想喝湯,怎么喝?

2023-11-04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德叔醫古 | 10月答問:尿酸高又想喝湯,怎么喝?

張忠德,人稱「德叔」,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院院長

讀者思:尿酸高又想喝湯,怎么喝?

高尿酸血症是體內的嘌呤因代謝發生紊亂,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在中醫看來,痛風、高尿酸血症都歸為痹症的範疇,由於正氣不足、風寒濕等外邪引起病症,而痛風還與瘀濁阻滯在機體內有關。平時可用玉米須、土茯苓、車前草、薏苡仁、白茅根等煲湯或代茶飲。除此以外,檸檬水、薏米水、薏米粥等也是適合的選擇。

讀者高小英 :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有白痰,有時口苦,口乾,吃什麼可以調理?

晨起有白痰,口乾、口苦有可能是肝旺脾虛導致的。脾虛不能運化津液凝而為痰,肝膽濕熱,失於疏泄,膽汁攜熱上溢而發口苦。食療上可選擇健脾益氣、清利肝膽的方案,如人參、茯苓、白朮等補脾益氣和車前草、金錢草、綿茵陳等清熱利濕、疏肝瀉膽之物。日常生活中也可用菊花泡水喝,同時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不吃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溫和的食物。

讀者清:老年骨關節退化,要怎麼治療和預防?

對於關節退化及由此引起的疼痛症狀,中醫多歸入「骨痹」「膝痛」或「腰腿痛」論治。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肝血虧虛,則會筋脈疼痛。治療可從補肝養腎著手。熟地黃、白芍、川芎、當歸、木瓜、麥冬、枸杞子、續斷、牛膝、雞血藤等物都可補益肝腎、滋養筋骨。另外,還可用伸筋草、透骨草、紅花、海桐皮、五加皮、草烏、木瓜、桑枝、桂枝、艾葉等煎水,趁熱熏洗患處,每天2次,每次20分鐘,以祛風通絡、溫經散寒、利水消腫、活血止痛

日常調護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及長距離行走,防止加重關節承受力及加速關節退變,注意腿部保暖,應多見陽光,促進鈣的吸收。

讀者泉:72歲,有慢阻肺病史,每年10月開始,總有痰粘在喉嚨很不舒服,怎麼辦?

中醫治療慢阻肺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急性加重期、平台期和穩定期各有不同方法。十月深秋,氣溫降低,空氣乾燥,燥邪易襲肺臟,常表現為有痰粘在喉嚨甚或痰中帶血絲,自覺口鼻咽乾燥,可適當用沙參、麥冬等滋陰潤肺之物泡水喝,百合蓮子湯、銀耳梨湯等藥膳也有幫助。運動可增強體質、提高肺活量,並減輕呼吸困難等症狀,可適當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體育鍛鍊,但不要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讀者華蘭:蕁麻疹病史,每年5月份開始反覆,請問怎樣才能斷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病因複雜。急性期治療上中醫以疏散風邪為主,再通過辨證來區別內風與外風的不同,酌加祛寒、清熱、利濕、化瘀、補氣養血之品。對於反覆發作的慢性蕁麻疹,治療上當從健脾補肺入手。肺主皮毛,肺氣有潤澤皮毛,保護肌表的作用,外邪入侵在肌錶停留,便成蕁麻疹,因此常從補肺氣入手去治療。正氣足,外邪才不能入侵人體。脾胃從食物中吸取精華部分生成正氣,因此脾是人體防病治病的核心。因此可使用健脾益氣的藥材,比如太子參、茯苓、白朮、山藥、芡實等。日常調護方面儘量避免搔抓,同時堅持鍛鍊,改善體質,遠離過敏原以及飲食健康,多吃新鮮蔬果。

(本期答問專家: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

張忠德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陳韻、廖燃)

供稿: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執行編輯: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傳承工作室

張忠德全國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5dcb9c862d069bbe9228c6efa3b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