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億資管損失誰來擔?這家券商的回答亮了

2020-02-12     券業觀察

一首《涼涼》送給委託人。



作者 | 吳婷婷 王君齊

來源 | 券業觀察


兩大收入來源接連受阻是什麼感覺?西南證券(600369.SH)似乎有點懂。


曾經的「王牌」投行業務接連陷入兩起資本市場大案而元氣大傷;如今另一重要業務資管業務又頻頻踩雷。據券業觀察不完全統計,西南證券2019年因資管業務陷入多起糾紛,涉案金額合計高達近30億元。


新年伊始,西南證券迎來一個好消息,一隻踩雷近10億元的資管計劃糾紛案勝訴,但勝訴方似乎有點高興不起來。


1

一審勝訴,被股民吐槽?


歷時一年,西南證券與前浙江女首富的一起近10億元的糾紛案終於有了進展。


2月12日,西南證券公告稱,公司收到一份一審判決書,法院判前浙江女首富周曉光控股的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光集團」)賠償西南證券本金及相關利息違約金合計9.3億元,並對新光集團質押的1.75億ST新光(002147.SZ)股權進行折價或拍賣、變賣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


而這起近10億元的糾紛,還要從當年的一次股票質押合作和西南證券管理的「西南證券鑫沅質押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說起。


2016年5月9日,新光集團與西南證券簽訂《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書」),雙方約定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質押融資款便來自「西南證券鑫沅質押1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


隨後,新光集團先後分三次將持有的ST新光5771萬股、8046.67萬股、6389.78萬股股份質押給西南證券,並分別獲得3億元、4億元、3億元融資款。雙方簽訂的三份交易協議書購回期限均為3年。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新光集團在2017年用2.01億元購回了部分股票,在此之後便出現違約。2018年9月20日,新光集團沒有按照協議內容支付相關利息,構成違約。


兩個月後,西南證券將新光集團告上法庭,要求新光集團償付購回交易資金及相關利息、違約金等費用。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光集團以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本案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法院現已經受理了新光集團的申請。新光集團控股的ST新光情況也不容樂觀,公司涉及多項訴訟。據ST新光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19年預計虧損44億-49億元。


按照今日(2月12日)ST新光收盤價1.97元/股計算,新光集團質押給西南證券的1.75億股股票價值僅為3.45億元,與9.3億元賠償款相比還差5.85億元。


綜合以上情況來看,儘管西南證券一審判決勝訴,但想要這9.3億元債權變「現」,仍有不小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西南證券僅為上述資管計劃的管理人,都是按照委託人的指令進行操作,案件最終訴訟結果由委託人實際承受。


網友和股民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在社交軟體發文稱「即使贏了官司也拿不到多少錢」;還有網友吐槽道,「西南證券只是賺了一筆管理費」。


(截圖來源於東方財富網股吧)


2

「業績奶牛」受挫


西南證券成立於1999年,2001年1月登陸A股市場。目前公司註冊資本56.45億元,是一家註冊地在重慶的全國綜合性證券公司,在全國擁有94家證券營業部、34家分公司和20個投行業務部門。


據券業觀察了解,資管業務和投行業務曾一度是西南證券的重要營收來源。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2015年,西南證券的營業收入為76.4億元,在當時的近百家券商中排第18名;其中,投行業務凈收入為14.29億元,排第11名。2016年前半年,西南證券投行業務實現營收9.42億元,同比增長54.36%,營業利潤為8.03億元,同比增長54.46%,投行業務營業利潤占公司總利潤的比重高達82.49%。


然而,2016年、2017年,西南證券作為保薦機構接連陷入兩起金融大案——大有能源(600403.SH)欺詐發行、九好集團「忽悠式」重組,因為投行業務一年之內遭到證監會兩次立案調查,該業務甚至一度陷入停滯發展狀態。引以為豪的投行業務受阻,2016年第三季度,西南證券的投行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下降40%,占三季度總營收的17%。


資管業務似乎要重蹈投行業務的覆轍。近年來,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也是頻頻踩雷。


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凈收入在當時近百家券商中排名分別為第11、42名。2017、2018年,中證協僅公布了資管業務收入在行業中位數以上券商(共47家券商)的排名情況,西南證券兩年未入榜單。


券業觀察不完全統計,僅2019年,西南證券旗下管理的資管產品中約有13隻產品因發生違約而陷入糾紛,合計涉訴金額約27.42億元。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西南證券存續的資管計劃共116隻(2019年上半年新增5隻),管理規模為566億元。


西南證券2019半年報中,披露了4起和旗下資管業務相關的糾紛案,涉及3隻資管產品。


西南證券管理的「西南證券鵬瑞2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踩雷「*ST保千」,先後因此提起兩起訴訟,合計涉訴金額高達11.4億元。




西南證券管理的「西南證券互利通8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踩雷東方金鈺,西南證券作為管理人將其大股東雲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涉案金額為3億元。




再就是今天開篇提到的與ST新光的這起訴訟,當時公布的涉訴金額約為8.41億元。




2019年9月7日,西南證券公告,旗下管理的兩隻資管計劃違約,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涉案金額為2.12億元。



2019年9月19日,西南證券又公告了旗下8隻資管計劃陷入糾紛,合計涉訴金額為2.49億元,其中,西南證券自有資金參與約2.31億元。


綜上,西南證券踩雷的巨額資管計劃中,涉及的自有資金並不多,多為其他投資人。表面上對西南證券的財務影響有限,但頻頻踩雷對公司的隱性影響也不可忽視。


2019年前半年,西南證券的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0.27億元,同比下降逾50%。




兩大重要業務接連受挫,還牽扯到多起糾紛中,贏了場官司,還有網友不買帳。你是否和西南證券有過交集?感覺怎麼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4ltOnABjYh_GJGVMW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