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政權的統治者,慈禧太后有功也有過,世人對她的評價也是不盡相同。不管慈禧生前做的事情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對她來說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最起碼她是一個傳奇女子,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畢竟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極低,能像她一樣成為垂簾聽政,作為統治者已經很有膽量和魄力了。
最起碼她沒有像所謂的男權低頭,她在一方面,也間接地證明了女性的權力。慈禧的一生是一個傳奇,但她的出身卻始終是謎,曾有不少人認為慈禧的身份是漢人,他們研究過慈禧的童年,也證實過慈禧是裹了小腳的。但慈禧的身份到底什麼?現在學術界也沒有明確的判定和證實。
慈禧從掌握政權以來,她的生活就過得多姿多彩,即便國庫已經沒有那麼充裕,慈禧也依舊要讓自己過得舒適和精緻。在吃穿用度上,慈禧都非常的講究,她洗澡必須要用好幾條毛巾,每條毛巾只能擦一個部位,也只能用一次。出恭時也需要在「馬桶」里撒上很多花瓣,防止水濺到自己。至於其他更是不用說了,生前這麼講究的人,對於死後的葬禮肯定也是不願馬虎的。
慈禧執政多年,有過不少的輝煌歷程,但她最終還是難逃命運的安排:人固有一死。慈禧去世了,可能對於皇族的人來說,是難過的,日後沒有了領頭羊,日子該如何繼續,但對很多人來說,卻是一件很高興的大事。慈禧生前就安排過自己的喪事,她要求自己的葬禮要辦得排場和奢侈。慈禧出殯當日為何「臭氣熏天」?並不是屍體腐爛,而是另有原因。
甚至還在很早前就修建陵墓了,但因為國庫不足,加上她對每個細節要求都很高,所以在慈禧去世後,陵墓都不能修建完成,為了盡衷心,李蓮英在慈禧去世後,也沒有著急下葬,而是趕工修建陵墓。為了不讓慈禧的屍體腐爛發臭,李蓮英借用了很多辦法,每天都要放新鮮的花瓣,還在外國採購了最好的防腐材料,這才使得慈禧的屍體保存的完好,沒有腐爛味道。
雖然慈禧是一年後才下葬的,但孫殿英盜墓發現,慈禧的屍體保存的完好,幾乎沒有腐爛的跡象,既然沒有腐爛,出殯當日哪來的臭氣熏天呢?所以很多人表述的並不是指屍體臭氣熏天,而是另有含義,可能是人們對慈禧太憎恨了,所以才在她出殯當日,說她是臭氣熏天。
慈禧固然有錯,但錯卻不在她一人,所以如果把所有的罪責都強加在她身上,恐怕也有些不公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