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沒有撤銷反而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說明了什麼?

2023-03-20     皮海洲

原標題:證監會沒有撤銷反而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說明了什麼?

3月16日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正式發布。從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來看,與之前提請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基本保持一致。因此,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正式發布,國人對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內容並不陌生。

作為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人們更關注的還是作為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的「證監會」這一機構的調整。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里,將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範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而隨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組建,原來的銀保監會將不再保留。

但證監會將繼續保留。並且證監會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企業債券發行審核職責,由中國證監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核工作。同時證監會擔負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隨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組建,銀保監會撤銷了。而證監會不僅得以保留,而且還由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這意味著證監會在政府機構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還有所提高。那麼這一調整說明了什麼呢?

首先,證監會得以保留及所進行的相應調整說明了證券市場的「專業性」。中國股市自成立以來,曾長時間依附於銀行業。包括A股市場的籌建到證監會官員的任命,一些專業人員與管理人員甚至是證監會官員都來自於銀行業,證監會主席一職長期由銀行行長來擔任。因此,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在高層人士的印象里,能搞懂銀行也就搞懂了證券,會搞銀行的人就會搞證券。

這一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組建,撤銷了銀保監會卻保留了證監會,這是高層對證券市場「專業性」的一種尊重,也是高層對證券市場認識的一次重要提高。畢竟證券市場是明顯有別於銀行業與保險業的,不能將證券業與銀行業、保險業混為一談。為了更好地監督管理證券市場,所以這一次國家機構改革保留了證監會這一部門組織。

其次,證監會得以保留也表明了證券市場的重要性。一方面隨著中國股市30多年的發展,股市早已告別了試驗田階段,目前A股上市公司數量超過了5000家,股票總市值超過了80萬億,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場。另一方面中國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是中國經濟發展所看重的,每年中國股市給上市公司提供了上萬億的直接融資,有力地支持了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而且更多的中國企業都爭先恐後地湧向股票市場,都希望能夠到股票市場上來分一杯羹。

畢竟銀行的錢借來了是需要企業償還的,而股市裡的錢,誰能拿到手就是誰的,根本不需要歸還,更不需要付息,這樣的資金,任何一家企業都希望能將其擁有。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希望能夠得到這種資金的支持。因此,股票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這也決定了證監會在國家機構設置中的重要性。

實際上,正是基於對股市融資功能的看重,因此在證監會的職責中,證監會以前承擔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到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如此一來,證監會就可以一心一意來發揮股市的融資功能,讓股市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證監會得以保留也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表現。畢竟在國際市場上,證監會作為證券市場的監管機構是普遍存在的。其他國家與地區都有證監會這樣一個監管機構來行使資本市場的監管之職責,本著與世界接軌的做法,我國當然也需要保留證監會這樣一個監管機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34c48ce533dfed8c6c080de5ed10c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