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那片海:不喜歡賀紅玲,可看她過得不好,我笑不出來

2023-06-15     天生這麼紅

原標題:夢中的那片海:不喜歡賀紅玲,可看她過得不好,我笑不出來

曾經和朋友開玩笑說,拋開主演粉絲、單論路人觀眾,《夢中的那片海》應該更合男性觀眾的胃口,編劇太懂男人了,而且,後半段劇情,簡單粗暴地概括一下不就是直男最愛的「逆襲之後打臉前女友」嗎?

從來都是說女人善妒,但編劇卻把男人的小心眼和嫉妒心寫得淋漓盡致,讓人見識到男人茶起來更可怕。

劇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反而沒什麼勾心鬥角,即便是並不討喜的賀紅玲,一直以來也只是自己內耗,文工團里陳燦對賀紅玲的敵意,細想起來,也不只是單純的嫉妒,反而更多的是孟金柱那種對自己認為的不正之風的不滿。

賀紅玲和佟曉梅都愛著肖春生,但就像前期肖春生跟賀紅玲在一起時,佟曉梅能夠大方地欣賞和祝福賀紅玲一樣,後期肖春生選擇了佟曉梅,賀紅玲縱有不甘,也只是最後再跟肖春生故地重遊,而不是去跟佟曉梅搞雌競。

退場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小紅帽在什剎海冰場穿上「純元故衣」的名場面了,那也是播出之前我想像中的「逆襲之後打臉前女友」、是彈幕中所說的「春生低谷你不陪,東山再起你是誰」。

這場戲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尷尬,現場每個人都知道賀紅玲想做什麼,但是卻難以置信她居然真的就這樣做了,連戲外的觀眾也忍不住腳趾摳地。

但除了尷尬之外,我想像中的酸爽其實只有那麼一點點,更多的反而是惆悵。

尤其是,當年兩人初見時在冰場追逐的畫面重現,還是那樣明媚鮮艷,而如今,其中的一方卻要黯然退場。

是這場戲,讓我深深感受到了編劇的溫柔與悲憫。

編劇沒有讓賀紅玲像常見的惡毒女二那樣歇斯底里,也沒有讓任何人去奚落或者羞辱她,即便這樣會更加狗血酸爽、收視更高,但恰恰是平靜的哀傷更加刻骨。

她靜靜地站在那裡,目睹曾經的愛人轉身離去,牽起另一個姑娘的手,淚水無聲地滑落,不低頭,不錯眼,依然美麗又驕傲,連唇角也是完美的弧度。

她當然不甘心,但就像當初看上肖春生時,她會非常直白地問究竟是他兄弟看上她了還是他看上她了一樣,如今她也會非常直白地去表達這份不甘心。

認清她已經徹底失去肖春生這一現實之後,也再無其他多餘的舉動。

很尷尬,但我覺得已經是很體面的退場,這份體面,讓肖春生可以不必為曾經愛過她而感到後悔。

而肖春生,對她也沒有說出哪怕一句重話,他坦坦蕩蕩地承認愛過她、承認過往的時光很重要,只是,人生不能重來,每一個曾經做出的選擇都會推著他們向前走。

選擇的代價

再到賀紅玲流產,預告一出來,立刻有人說這是不肯照顧癱瘓男友的「壞女人」得到了懲罰,說編劇對女性充滿惡意……顯然是根本沒有好好看劇。

流產從來都不是、也不應該是對女性的懲罰,而且賀紅玲也不是壞女人。

如果一定要說懲罰,那也是對在意子嗣一心想留後的葉家人的懲罰,你無法用一個人不在意的東西去懲罰她。

當然,也不能說賀紅玲完全不在意孩子、故意不想要這個孩子,畢竟都已經在服用葉酸。

只是,失去愛情之後,她只能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事業中,在不得不離開文工團之後,樂團就是她接下來的目標。

這個時候懷孕,以她一貫的糾結性格,想要孩子、也想要在樂團站穩腳跟,如果告訴葉家人她懷孕了,或許她就要像之前不得不離開文工團一樣,不得不離開樂團,畢竟,在既不理解也不尊重她的葉國華看來,拼事業是「遭罪」。

這也是我雖然不喜歡她,卻也無法討厭她的另一個原因。

她有野心,想要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做出一番事業,這一點不會因為任何外因而改變,愛情、孩子甚至外界的種種誘惑都無法阻攔她。

她對葉國華當然是有氣的,如果說最開始得知流產時她還會為那素未謀面的孩子流淚,那麼當後來葉國華質問她為什麼時,她心裡或許反而會有種報復的快意。

為什麼?你不知道為什麼嗎?

你打轉業報告時不告訴我,我懷孕也可以不告訴你,你不尊重我的意願,我又何必尊重你的意願?

這樣的兩個人,註定會成為怨偶。

和葉國華在一起之後,賀紅玲過得並不幸福,但這不是懲罰,而是選擇的代價。

選擇難走的路,還是好走的路,其實都要付出代價,只是,有的代價是眼前的銳痛,有的代價則是長久的鈍痛。

但只要她肯放下,再長久的鈍痛也會結束,當她未來和葉國華離婚、轉身去追求事業,失去孩子的遺憾就會變成輕鬆上路的自由。

編劇已經給予了賀紅玲最大的善意,所以在看到賀紅玲過得不好時,相比「大仇得報」的酸爽感,更多的是感傷,覺得賀紅玲罪有應得的觀眾,路走窄了。

我也不能理解那些覺得賀紅玲對不起葉國華、為葉國華鳴不平的評論,因為這也是他自己選擇的代價。

得隴望蜀是賀紅玲的悲劇根源之一,但不是全部。

我也曾經一度以為,如果她好好跟葉國華過日子,也可以得到幸福,但事實證明,不是的,葉國華自私又懦弱,對她的愛始於顏值,並沒有繼續深入,自然永遠不會像當年肖春生那樣尊重和支持她的理想。

賀紅玲的愛與不愛都那麼明顯,葉國華從一開始就知道賀紅玲只愛肖春生,但他根本不在乎,甚至不在乎她是否快樂,他只知道自己快樂了,因為他有最漂亮的老婆,這份光彩比什麼都重要。

他明明家世那麼好,但這麼多年來卻只能給肖春生做陪襯,而這輩子唯二能讓他成為焦點的事情,一是搶了肖春生的軍功,二是擁有隻看得上肖春生的女人。

這種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媽寶男,本來就不是良配。

所以,即使她一開始就選擇葉國華,也不會快樂。

原生家庭

對於賀紅玲,絕大多數觀眾不喜歡她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她接受別人的幫助似乎總是理直氣壯,毫無感恩之情;

第二,在肖春生很有可能永遠站不起來的時候,沒有上帝視角的她想分手,這無可厚非,畢竟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在最初母親第一次住院需要手術時就已經放棄肖春生選擇葉國華了,根本不可能撐到現在;但她完全可以先緩一緩,而不是那麼急地跑去分手,在給過自己那麼多幫助的男友陷入最低谷時再插一把刀。

關於第一點,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是,賀母去齊天的商店,齊天白送她一些蔬菜,這種事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她上次來的時候,齊天就已經送過她雞蛋,其實這個時候,賀紅玲已經和葉國華結婚,他們家的條件肯定早已好轉。

換成是其他人,可能第一次推脫不過,第二次就不會再到這家商店來了,畢竟來了就是占便宜,或者第二次再來,哪怕對方不收錢自己也要回贈一些其他禮品,有來有往,但賀母就這樣空著手來了,此時賀紅玲走過來,也勸賀母收下。

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許不是致命的,但絕對是深刻的,而隨著賀紅玲年紀的增長,經過了一輪輪現實的考驗,母親對她的影響也確實越來越深刻了,就像葉芳,即便她清楚地認知並且厭惡母親的掌控欲,卻也還是在漸漸變成她的母親。

當年的賀紅玲不是這樣的,當年的她,其實拒絕過齊天、也拒絕過葉國華。

齊天送她東西,她拒收過,只是沒能拒成功;

葉國華送她東西,她折成錢,還給了她。

誠如葉芳所說,賀紅玲的身體里住著兩個人,一個是現實的她,一個是理想中的她。

前期是理想中的她占據了上風,她愛上了肖春生,並且短暫地忘卻了現實的困苦,甚至可能一度萌生出做一個徹底的理想主義者的念頭。

但後來,現實的她占據了上風,甚至一度反過來殺死了理想中的她。

這個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理想與現實

她一出場,大家就都能看得出她是個有野心的姑娘,但有野心並非壞事,而且那樣充滿生命力的野心反而更令人著迷。

在什剎海那方小天地里,有英俊又體貼的愛人提供情緒價值,她可以忽略物質上的不足(並且這方面的不足本身就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沉浸在精神世界的享受中,就算在長城上,只有一個聽眾,她也能快樂地拉琴。

而且,那時的肖春生雖然家世不如葉國華,可其他方面卻都是拔尖的,配得上在人群中矚目的她。

但等她參軍來到部隊,見識了更廣闊、競爭更激烈的世界,那個沉睡許久的現實的她被再度喚醒,她會想要更大的舞台,也會努力去爭取,哪怕是在保住底線的條件下,使用並不光彩的方法。

可此時新兵入伍的肖春生,卻不但失去了往日的光環,而且看上去也沒有像她一樣為未來打算。

肖春生參軍之後,觀眾會站在他的角度,明白他會逐漸發現自己與葉國華、甚至賀紅玲都不是同路人,卻忽視了,葉國華和賀紅玲,尤其是賀紅玲,也會越來越清楚自己跟肖春生不是同路人。

然後,她的內心很難不矛盾、很難不痛苦:

最開始明明就是為肖春生這種性格所吸引,可現在希望肖春生能改一改性格的也是她;

明明從事業發展上來說,肖春生已經配不上她了,但她反而會有一種追不上肖春生腳步的感覺;

明明分手是最理智的選擇,可她就是捨不得。

兩個人的不合拍越來越多,母親手術不得不找葉國華幫忙,也使她越來越認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曾經足以支撐她與現實為敵的精神慰藉,漸漸消失,甚至開始變成煎熬。

肖春生受傷其實只是一個導火索,讓所有的矛盾徹底爆發。

我最初也以為她面臨的選擇是「愛情和麵包」,但看到後來,卻覺得還是「理想與現實」更準確一些。

她自私,但並不虛榮拜金,就像後來,葉國華會因為其他人做生意發財了就想轉業從商,可她就是堅定地想要留在文工團拉琴。

她並非不能吃苦的姑娘,也可以、而且的確曾經「有情飲水飽」。

她真正面臨的考驗並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因為她越來越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像肖春生一樣純粹,就像肖春生也無論如何也無法像她一樣現實。

最根本的還是三觀不合。

葉國華當年把對她的一見鍾情,比作保爾遇到冬妮婭。

但真正的保爾其實是肖春生,賀紅玲就像冬妮婭,是年少時的愛戀,可冬妮婭愛保爾,卻不能愛保爾的理想,兩人最終只能分道揚鑣。

賀紅玲愛肖春生,只是愛這個人,卻不能像後來的佟曉梅一樣,支持他所有的理想,因為她知道追求理想的路有多難走,她沒有陪他追夢的勇氣,她想要讓他陪她走更好走的路。

她肯定也會想自己這樣太過現實甚至市儈是不是不好,於是當葉國華向她坦白自己如何對不起肖春生時,便讓她在精神上找到了另一種慰藉:看,大家都這樣,不是我太現實,是肖春生太不現實。

肖春生越是無私越是皎潔,便越是映照出他們的自私和陰暗,於是他們抱團取暖。(在後來和肖春生分手之後的日子裡,她可能一度以為葉國華和自己是同路人:雖然有些自私懦弱,但也可以發自內心地愛一個人,但她顯然錯了,葉國華遠沒有像她愛肖春生那樣愛她。)

而在肖春生有可能站不起來的時候,賀紅玲覺得這次他應該和她一樣向現實低頭了吧,可他還是說不。

她惱她恨,但同時也更愛了。

其實越是現實的人,越容易被理想主義者吸引,但卻又往往因為自己的不夠堅定,而對理想主義者的堅定抱有懷疑。

如果肖春生真的站不起來、又做不成什麼事業,她無法想像也不敢相信自己能擔負起兩個人的未來。

愛意經不起權衡

實際上,我不覺得賀紅玲是嫌棄肖春生癱瘓,如果當初沒有分手,如果當初她追去了火車站,可能以後在漫長的相處中她會厭倦這樣疲累的生活,可至少在那個時候,即使肖春生真的永遠也站不起來,她也不想放手,只要肖春生和她一樣低頭。

看到有一個解析說賀紅玲當初為什麼要那麼著急地跑去和肖春生分手,是因為她好不容易下了決心,害怕再慢一些自己就又捨不得分手了。

我覺得很有道理,我甚至覺得,她見到肖春生的那一刻其實又不堅定了,肖春生一直以來都那麼樂觀堅強,而她看似驕傲實則脆弱、非常需要一個依靠,只要肖春生肯哄一哄她,哪怕是騙她說我一定能站起來,她就不會離開。

但那時心力交瘁的肖春生才是需要被哄的那個人,他實在沒力氣哄她了,也不想再哄她了。

肖春生臨走前留給她的信,已經說明一切,他早已經意識到,他們兩個就像是平行線,之前努力向彼此靠攏其實對雙方都是徒勞的消耗,這次受傷,也同樣使他徹底認清,該結束這種循環了。

追求理想的道路固然難走,但對賀紅玲來說,既然選擇了向現實低頭向生活認慫,也就要做好從此被現實拿捏的準備了。

在昆明的午夜街頭,為了救肖春生,她曾經奮不顧身地去擋歹徒的刀。

小提琴家的手,就那樣被劃傷,但那是她本能的反應。

假如有足夠的時間供她思考權衡,她反而可能不會上前去。

人就是這樣,很多事情經不起細想,越想越退縮。

可下意識的反應,往往就是內心深處的渴求,事實上,儘管受傷了,但那個時候的她多快樂啊。

她的第一反應永遠是愛他,就像多年後回到北京再次見到肖春生,她不知道此時的他是成功人士還是loser,但只要看到他,就眼裡只有他、就情不自禁地笑了。

純元故衣可能正是她難得一次在有時間權衡的情況下依然遵從了本心的決定,她甚至沒有讓自己去理智思考,如果肖春生真的回頭了她該怎麼面對葉國華。

我並不覺得她單純只是看到他腿好了就想回頭,就算此時的肖春生依然坐著輪椅,她還是會在見到他的那一刻露出旁若無人的笑容,只是接下來的純元故衣不一定會有。

如果她真的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徹頭徹尾徹底放飛的現實主義者,那反倒好了,不用踮腳去夠理想主義的門檻,怕的就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反覆搖擺。

她的強勢只是眾人追捧下形成的一種脆弱的驕傲,徒有其表,實際內心很不堅定,媽媽說一句,團長說一句,她內心的天平都會晃一晃,然後她越來越喜歡權衡利弊,反覆用理智壓倒情感,最終讓現實的自己殺死了另一個更純粹更美好的自己。

這種「分裂」,我總覺得還是和成長環境有關,當初拒絕葉國華時,她曾說父親教過她不能占人便宜,但父親早早離世了,也許是天生也許是生活所迫所以愛占人便宜的母親,對她有著更長久的影響。

我不喜歡這個角色,但又無法討厭她,可能是因為太真實了,有時候好像看到了那個糾結到令人討厭的自己。

但不得不說,影視劇中能有這樣一個充滿解讀空間的角色,是真的很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177c043409ee3a061bda54ddebd23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