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衛星通訊社報道,12月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在出席一個論壇時發言表示,我們為一切情況做好了準備。但我們也在努力避免衝突發生。美國展示軍事力量只是為了實現和平。
美軍最高將領布朗的這一論調,是針對美國機構關於中美關係的民調結果做出的回應。根據一項民調數據顯示,超過51%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威脅」,並且有超過74%的美國人認為在5年內,中美將會爆發衝突。
對於布朗的這一論調,在美國內其實並不罕見。比如今年年初,美國空中機動與後勤司令部麥克米利就表示,中美在2025年必有一戰,要求其下屬的所有部隊做好應對中美軍事衝突的準備。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查爾斯·布朗
這兩種論調都代表美國軍方高層的聲音,這也從深層次說明一個問題,「中美將爆發戰爭」已在美軍內部形成共識。而這個共識的基礎,就是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崛起,已經威脅到美國的全球霸權。
自美國二戰後,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超過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人後,美國維護自身霸權的邏輯和手段就變得比較單一,那就是不遺餘力地對能威脅到自己的世界第二,進行全方位地打壓,阻斷其發展崛起進程。
比如冷戰時期的蘇聯和日本,以及現在的中國。
美國政府
在美國的針對打壓下,蘇聯已經解體,其後的俄羅斯正衰弱成二流強國,甚至至今俄烏還在互耗。而日本更是被打擊得已經失去未來。如今在美國眼中,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中國。
過去,美國對付挑戰者往往都是使用「三板斧」,一是扶持其他國家的分離勢力,二是支持反政府力量,三是發動強有力的貿易制裁措施。
扶持分離勢力,目前台灣問題還懸而未決,美國在這背後可謂是「居功至偉」。美國為什麼要在台灣問題上持續發力,不就是想要借台灣問題向中國施壓,甚至希望中國為此發動一場局部戰爭,而這時候中國就成了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眼中釘肉中刺,美國就可以聯合西方國家順理成章地遏制和打壓中國的崛起,而這就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核心目的。
另外,美國為什麼總喜歡在新疆以及香港問題上做文章,動不動在「人權問題」上進行虛偽且毫無根據的指責,其目的就是想藉此抹黑打壓我們。並藉此分化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合作,從我們的內部著手,從而為美國其他的介入手段創造條件。
中美關係
最後就是實施經濟制裁,打擊我國工業發展。被美國打上「流氓」國家標籤的俄羅斯、伊朗以及朝鮮,都飽受美國的制裁,妄圖逼對方妥協,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但這「三板斧」對華卻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對於我們而言,「武統台灣」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後手段,現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時機還未成熟,畢竟這將對我國經濟造成較大衝擊,所以在這個問題上解放軍採取的是不斷壓縮台灣戰略縱深,實施圍而不打的政策。而在香港等問題上,隨著「國安法」在香港的正式實施,美國的相應舉措正在失效。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美國對華貿易戰能不能取勝的問題。從目前來看,這一手段已經接近失敗,這一點從美國對華貿易戰的政策就能發現,特朗普時期推出對華「301法案」,全面提高中國商品的關稅,但給美國帶去的就是通貨膨脹,所以在雷蒙多訪華之後,對華貿易戰基本被放棄,轉而尋求「小院高牆」的對華禁運模式。
美國霸權
這一系列的證據都證明,美國以往針對其挑戰者以及「對手」的模式已經不適用於對付中國,但是美國繼續存在的基礎就是維持其全球霸權,畢竟美國的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是其收割全世界的前提條件。一旦美國失去全球霸權地位,美國甚至將無法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因為目前的美國欠債已經超過了GDP總量,也就是資不抵債。因此為了維持美國自身的全球霸權,美國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是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
所以布朗稱美軍已經做好了爆發衝突的準備,也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於美國全球霸權邏輯下的最後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