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男子跳高決賽賽場
出現了與三年前相似的一幕
紐西蘭選手哈米什·科爾
與美國選手謝爾比·麥克埃文
的成績均三次挑戰2米38失敗
也均為一次試跳2米36成功
當被裁判問及是否願意分享金牌時
兩人選擇進行加賽
紐西蘭選手科爾贏得跳高冠軍
在隨後的加賽中
兩人在2米38和2米36
都遭遇失敗
科爾躍過了2米34
而麥克埃文依舊失敗
最終紐西蘭人奪得了這枚跳高金牌
三年前在東京奧運會
的男子跳高決賽中
卡達名將巴爾希姆
與自己的好友、義大利選手坦貝里
同樣跳出2米37
兩人都願意分享金牌而非加賽
這也成就了體壇的一段佳話
在東京奧運會上,義大利選手坦貝里(右)和卡達選手巴希姆在男子跳高決賽後慶祝。(來源:新華社)
不過那一次,巴爾希姆與坦貝里
從2米24到2米37的
六個成績完全一樣
分享可謂非常公平
而這一次,科爾和麥克埃文
儘管2米36成績相當
但在2米34上
前者一次成功
而後者第三次才順利躍過橫杆
麥克埃文加賽三跳無一成功
27歲的紐西蘭人科爾賽後表示
「我總是和別人談論上次
(東京奧運會)的跳高賽有多麼精彩
那場比賽在跳高歷史上
占有特殊的地位
這次我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但我選擇加賽
這讓那些想要看到
跳高比賽的人感到安心」
「我已經和他在一起比賽
很長時間了
我們是好朋友、好對手
也是優秀的跳高選手
和哈米什交談時
他說他想加賽對決
我完全贊成」
28歲的美國人麥克埃文則表示
「我們一直對決到最後一戰
他勝出,所以向他致敬,祝賀他
我知道我會回來的,
更強壯、更健康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選擇加賽還是分享
是選手的權利與自由
也正是因為一切契合分享
的條件非常罕見
東京奧運會上巴爾希姆
與坦貝里的故事
才能成為體壇佳話
兩人也都參加了巴黎奧運會
巴爾希姆以2米34獲得了銅牌
而狀態不佳的坦貝里
僅躍過2米22,排名第11位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