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代感的老物件,看著總有一種時光穿梭的感觸。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這些物件已經很少見的稀罕物件,這物件可能很多朋友們都沒見過,滿滿的回憶,都認得的一定不再年輕了!
1、這個東西是做啥的,你們那怎麼稱呼,知道的人真不多。個別的40歲以上的人或許能知道!小時候經常玩這個,我記得5分錢一版,可惜現在沒賣的了,80後美好的回憶
2、叫"擦子"是平地的農具。平地第一道工序犁第二道工序霸,把土地中的草根雜草勾出耒。笫三道工序擦牲口拉上這個擦子,人拉一條繩站在上面保持平衡,擦過的土地會平整。…過去農村種莊稼用的粑犁,牛拉犁鏵翻了土地,不平有土磕垃,下種前要把地面粑平,把土磕垃粉 碎,牛拉著粑犁,人站在上面兩個腳叉開使得粑犁一邊前一邊後搖擺著粑高低不平的地面過一遍平整了!就可以用搖種子的婁播種了!
3、銅煙鍋,北方地區吸旱煙是從清代初期開始,,真正普及是在康熙年間,把銅錢融化後製作煙袋鍋,造成嚴重的銅錢短缺現象,,當時沒有車床,都是鑄造後手工打磨,,因此清代老煙袋鍋都是尺寸大小不一,而且表面有人工打磨切削的痕跡,,,你這批明顯是用機器大批量造的,當年農村供銷社的存貨,計劃經濟時期,鄉里的供銷社常年供應這個,還有煙袋嘴。
4、竹葉布窗簾,現在還掛在窗戶上。這個竹子窗簾布在那時比較拉風、窗簾太親切了,我家曾經用過一模一樣的窗簾,80年用過到90年換下來當遮陽的,有沒有喚起你美好的回憶!
5、自行車28大槓前梁放的兒童小坐椅,自行車安裝,小坐椅帶孩子,幼兒自行車坐椅:捆綁在自行車大槓前部,捆綁在自行車後部大架上的坐椅與這個有很大的差異。
6、那個小魚兒我小時候就會編這個,記得當時好多人讓我編。如果不是在這裡看到,我都把這個事忘記了。塑料小魚我都不知道編過多少,看來我是真老了。
7、篦子,這個東西以前的農村家家都有,而且還經常用,現在是家家都沒有,沒用了。叫篦子,篦風子的。
8、那個鏡子一模一樣,我家也有一個,我爸爸說是他結婚的時候,一個朋友送的一對,後來鄰居結婚,借去了一個,在沒有還回來,六十多年前的物品,以前的鏡子是玻璃的,現在的鏡子是塑料的
9、算盤缺保養,這一般都是好木料做的,比如紫檀等。去抹點油盤盤它。看到這些物品好親切呀,滿滿的回憶。
10、搪瓷盆,記得小時候家裡用的洗臉的,撈飯,發麵的盆都是搪瓷盆,美好的小時候的回憶儘管那個時候少吃少穿物質不豐裕。想想過去的歲月,充滿了酸甜苦辣,真的是不堪回首 ,再看看現在的生活,苦盡甘來,東西也曾在我的記憶中,可惜父母搬家時都扔掉了。丟棄的時候不覺得,過後看到會引起回憶
11、揚谷機,俗稱吹風機,和南方風谷的大致相同(南方的是2格出谷口,飽滿的在後出谷口,不怎麼飽滿的在前格出谷口)
12、兌凹,舂米用的。那時候沒打米機,就是把這個按一定角度埋在地下,兩個人合力用腳踩,把粗米搗成細米才能食用的!
13、板車兩個輪子,板車在我們這是架子車,平車有深厚感情年輕時經常拉,都是農耕文明的遺物,就是我們這代人的記憶,六七十年代的人都知道。
14、圖一我們叫五更機,為什麼叫五更機呢?因為70後80後小時候沒有煤氣灶,就用煤油爐做早餐,那個時候的人起的早,四五點鐘就起來做早餐了,所以我奶奶輩的人都叫五更機,其實就是煤油爐。初中寄宿第一頓飯便是用煤油爐子做的,分不清生熟,只覺得煤油味很大。往事歷歷在目浮上心頭,那時候的人窮家裡好多物件都不齊全,但是卻過的很充實很快樂。回到現在,好多物件都有了,卻過的很飄渺,很壓抑
15、暑假下午放完驢,趕緊跑到村裡有電視的人家看電視,滿滿一屋子人有說有笑好不熱鬧,在七、八十年代一般窮人家大件都買不起的,只有條件好的人家,才能買得起,當時就是物質匱乏的年代,如今的這些物件已經成為古董了。
16、我玩過手搖電話機嗎?直接搖手柄撥出去,然後有人轉接的。每天下午一點左右可以拿起來聽廣播的,還可以搖一陣撥出去聽見有人接再直接掛掉,
17、小時候睡的就是這種搖籃,無甲醛又環保,現在是沒人用了。純天然的還是老的不會長蟲子了,做個洗衣籃也不錯的,以前不懂,搬家把老式的天然木竹器都扔了。我小時候也用過,外公編的,很精緻。後來搬家,沒處放,都扔了!現在都不懂,有懂的都留著用了,有個學環保的親戚搬家全竹製品(找老手藝人編的洗菜筐,籃子,果盤,)加榫卯結構的實木家具(古式匠作的)貴的要死,找人訂製的,木料人家承諾是古法在小河裡漚半年撈上來風乾的,土陶器,陶瓷,竹木餐具,挖鹽的小勺子都不用塑料的。油買回來了都倒進專門的玻璃小油桶里……她們那個高知的圈子都向復古生活去了,醬油都不買了,學著以前的老人們自己做醬。
18、老物件二八自行車,是背後的時光的記憶!二八大槓,真的是老物件,八十年代剛學騎那會兒,放學一回家就第一件事就是騎它。看到此車,我瞬間就想起了,我就是在這二八橫樑下一手扶梁一手扶把,學會騎自行車,撞了N次土坡和土塊牆,小時候的畫面出現在腦海。小時候只會三角踩,因為腿太短,斜挎著自行車加速再加速。永久,飛鴿和鳳凰三大名牌,我上初中,騎的是我家「永久」牌自行車,陪伴我了六年。
19、老電影膠片,忘不掉的「老電影」情懷,看過露天電影嗎?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電影是小時候跑到另一個村子裡的一個學校去看的,純真的回憶!那時候放過最多的電影就是《紅燈記》、《廬山戀》、《閃閃的紅星》、《冰山上的來客》、《平原游擊隊》、《地道戰》、《小兵張嘎》、《賣花姑娘》、《鐵道游擊隊》、《春苗》、《沙家浜》、《奇取威虎山》、《洪湖赤衛隊》等等.....露天電影,多少人兒時的記憶
20、在農村上學的我,用過十年的馬燈。往事歷歷在目。昏喑燈光下寫作業,對燈發獃。最後那鼻孔都是黑黑的。
21、睹物思人,我不覺潸然淚下!那個磨盤,家裡之前都有。這些東西都是記憶,連帶著很多過去的事情,年代的象徵,時代的印記!
22、螢幕前的你們是否用過這個老物件呢?60-70-80你們還記得多少?用過的人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