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湖南郴州永興縣多名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身體出現濕疹,體重嚴重下降,頭骨酷似「大頭娃娃」,還有不停拍頭等異常情況。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醫生檢查發現:這些孩子普遍存在維生素D缺乏、發育遲緩等症狀,並依此診斷為佝僂病。
(圖片來源於視頻截圖)
經調查發現,他們都食用了一款名為「倍氨敏」的冒充「特醫奶粉」的固體飲料。
湖南永興縣市場監管局已就相關事件做出決定,要求立即成立調查專班,並立案進行調查,同時安排報道中的5名孩子進行全面體檢。
這次湖南郴州大頭娃娃「假奶粉」事件持續發酵,震驚家長圈。
有的網友譴責商家:
現在的黑心廠家膽子真大!!嚴查,重罰!!
可惡啊!氣憤到手抖,對得起你的良心嗎?
……
也有的網友提出:
家長也是粗心,給孩子選購奶粉之前也得鑑別一下呀,明明寫著固體飲料。
母嬰店有責任,那父母買奶粉都不看看配料表什麼的嗎?畢竟是寶寶的口糧。
……
作為家長,我們除了呼籲政府加強監管之外,確實還要學會辨別,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今天袋鼠麻麻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奶粉喂養的一些事兒,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一、什麼是特醫奶粉?
「特醫奶粉」的全稱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奶粉的成分通過食品技術的調整,可以滿足患有特殊疾病或是特定醫療狀況寶寶的營養需求。
比如,寶寶對牛奶過敏,可以選擇胺基酸配方粉,來減少對嬰兒胃腸道的刺激;如果寶寶早產或者是低出生體重兒,醫生可能會建議用早產兒配方奶;如果新生兒篩查發現和確診苯丙酮尿症,也應當立即停止哺乳,採用專用配方奶粉喂養等。
而「固體飲料」的原料所含的營養成分有限,也不能滿足這些特殊需求,長期飲用會嚴重影響寶寶的營養吸收和生長發育。
如果罐體有「固體飲料」字樣,而無「特殊醫學用途**」字樣,就不是寶寶可以食用的特配粉。
所有獲得審批的正規「特醫奶粉」,國家已經把好關,均在政府網站登記在冊,大家只需要登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台(http://tsspxx.gsxt.gov.cn/tyyp/tyindex.xhtml),輸入產品名稱就可以得知這款產品是否取得了相應資質。
二、寶寶對牛奶過敏可以換成羊奶嗎?
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大多對羊奶也不耐受,因此最好用水解蛋白奶或胺基酸奶來喂養。
一般低敏奶的味道奶香味兒不足,寶寶可能不是很喜歡,建議循序漸進地完成轉奶過程。
媽媽可以這樣做:在逐漸增加水解奶/胺基酸奶的同時,減少原來配方奶的量。特醫奶粉的量,第一天可以先添加半勺,第二天添加1勺,這樣逐漸增加, 一般一周到十天的時間,就可以完全轉奶了。
三、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如果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乳糖不耐受,可以根據醫生指導,在每次喂養前給寶寶口服乳糖酶,或者暫時更換為低乳糖或無乳糖的配方奶,以緩解乳糖不耐受引起的不適。
低乳糖或無乳糖的配方奶不能長期喝,待腹瀉症狀逐漸緩解後,要更換為原有的配方奶喂養。
小知識:如何簡單區分牛奶過敏和乳糖不耐受?
牛奶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的反應,主要症狀一般先發生於皮膚,如皮疹;接著是胃腸道、呼吸道,症狀有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哮喘等。
乳糖不耐受以消化系統症狀為主,包括腹瀉、腹痛、腹脹、屁多、大便酸臭等。
如果家長判斷不准,建議及時諮詢醫生,最終診斷需要由醫生進行。
四、奶粉並不是沖得越濃營養越高
對於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的嬰幼兒來說,奶粉沖得太濃,容易造成便秘、消化不良等,還可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如果水多奶粉少,沖得比較稀,寶寶又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正確的沖奶姿勢是:根據奶粉罐上標註的沖調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溫水,然後取適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奶粉自帶的小勺舀滿奶粉,在桶壁上一刮,一勺的量剛剛好)。
五、沖奶時不要大力搖晃奶瓶
給寶寶沖奶時,建議雙手夾緊奶瓶來回輕輕搓動,以不產生泡沫為宜。如果出現了氣泡,應靜置至氣泡消失後再給寶寶喝。
如果上下左右用力搖晃奶瓶,可能會產生大量氣泡 ,寶寶喝了很容易出現打嗝、脹氣等,嚴重的甚至會吐奶!
袋鼠麻麻有話說:
母乳,被稱為「液體黃金」,特別是免疫因子豐富的初乳,更是寶寶的第一道保護屏障。關於母乳喂養的好處,相信各位家長也了解過很多。但是很多時候媽媽不具備母乳的條件,不得不考慮奶粉喂養。
對寶寶來說,飲食健康安全,營養有保證,才能健康發育。
我們呼籲監管部門給孩子的飲食健康提供更多安全保障,也鄭重地提醒廣大家長朋友:一定要擦亮雙眼,也為娃的飲食健康把好一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