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內窺鏡檢查容易腸穿孔?幫助早發現消化道癌症,哪些人不適合

2022-04-27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無痛內窺鏡檢查容易腸穿孔?幫助早發現消化道癌症,哪些人不適合

50歲的老劉接受醫生建議,打算第一次做胃鏡和腸鏡,不過他聽說做這個檢查會有強烈的不適感,過程中會讓人噁心嘔吐、腸道的絞痛,這讓他對內窺鏡檢查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朋友安慰他說,去做無痛內窺鏡檢查,只要麻醉一次,胃鏡、腸鏡全部解決,過程像睡覺般,清醒後檢查也做完了,他表示有疑惑,還是有些擔心。

過去一提到胃鏡、大腸鏡檢查,就有人因為害怕疼痛、不適而不敢檢查,但現在有無痛內窺鏡檢查,給怕痛的人另一種選擇─,在安適的睡眠狀態下,可輕鬆完成胃腸道檢查。

內窺鏡方便檢查早期消化道癌症

根據相關統計結果,胃癌及大腸癌是我國癌症排行靠前的惡性腫瘤,許多患者在發現腫瘤時,往往已是晚期,治療效果差。內窺鏡檢查是早期發現這些腫瘤的利器,必要時還可以切片做病理化驗,以發現早期胃癌或大腸癌,甚至有的臨床檢查中發現了腫瘤就可以直接用內窺鏡切除,或是及早藉助外科手術,而能及時處理,免於癌細胞移轉。

胃鏡及大腸鏡等內窺鏡檢查,目前在一些單位是健康檢查的重要和必備項目。可是檢查時必須分別從嘴巴、肛門進入,檢查時造成的脹氣,內窺鏡管線對腸胃的影響,往往讓受檢者痛苦難耐。為減少內窺鏡檢查過程的疼痛,無痛內窺鏡檢查便應運而生。

無痛內窺鏡,睡眠狀態受檢無痛感

相較傳統內窺鏡檢查,無痛內窺鏡檢查是在受檢者的靜脈上施打適量的麻醉鎮靜藥物和抗焦慮安眠藥,使用的劑量及藥物種類比一般手術所用的輕很多,受檢者雖因身心狀況及劑量差異會有不同感受,但普遍感覺不到疼痛,過程中如沉睡一般,即使沒有睡著,也不覺得疼痛。無痛檢查除了眾所皆知的胃鏡、大腸鏡外,還包括小腸鏡與膽胰鏡等。

相較傳統內窺鏡檢查,無痛鏡檢查需要提前確認身心狀況,此外因為有麻醉,過程中必須觀察受檢者的心跳、呼吸、血壓及血氧濃度,直到檢查完成受檢者意識清醒為止。無痛的胃鏡、腸鏡檢查約15-30分鐘左右,如果兩種一起做,從準備、麻醉、檢查結束,到檢查後的意識恢復,總共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清腸準備事先做好

必須提醒的是,受檢前1天的低渣飲食及清腸(腸道清潔)準備一定要徹底,清腸做得好(排出清澈液體),檢查就成功一半,有助於清楚的查探息肉;如果清腸不徹底(排出混濁液態糞便或成型糞便),可能得重新再清一次。

至於無痛內窺鏡檢查的準確率是否較傳統為高,雖然目前並無具體數據證實,但從臨床醫生及受檢者的感受來看,因為病人是在舒適的狀態下做檢查,醫師在操作過程中不會受到干擾,診斷得以順利進行,確能發現較多病灶。

麻醉藥物過敏者不適用

不過,無痛內窺鏡檢查也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像麻醉藥物過敏者、本身有慢性病病史如阻塞性肺病、心臟病、吸入性肺炎、抵抗力弱者,可能會增加風險,進行前必須經醫生評估。相反地,如果腹部開過刀有沾粘現象或腸子本身較彎曲的人,最適合做無痛鏡檢查,傳統大腸鏡檢查最痛的時候就是內窺鏡要通過彎道時,因為拉扯腸道神經造成的腸絞痛,尤其大腸鏡從肛門口進入到盲腸,長度超過1米,短短几秒鐘的過彎,便可能讓有些腹部沾粘的人痛到做不下去。

所以內窺鏡檢查是技術導向的檢查,醫生的經驗與技巧決定質量,通常除非受檢者因腸子粘連或清腸過程不完整而無法執行,一般技術良好的醫生面對傳統的內窺鏡檢查,即使過彎時也都會讓受檢人沒有明顯的痛感,能達到99%的完成率。

年過50歲宜定期做腸、胃鏡檢查

至於多久做1次相關檢查,就要看是否屬高危人群,一般人只要50歲進行腸胃鏡的檢查,且3到5年做一次即可,如果直系親屬中有腸癌病史或家族、本身有息肉病史、或是潰瘍性大腸炎病人等,都是高危人群,不僅檢查的年齡要提前到40歲進行,還要定期跟蹤。此外,本人是乳癌、卵巢癌及大腸癌患者,患胃腸癌風險也會升高,所以也是高危人群。

國內外應用經驗未增加腸穿孔幾率

對於無痛內窺鏡檢必須施予麻醉的安全性,曾在國內引起討論,長久以來,人們的傳統觀念認為,痛是警惕信號,為了檢查要忍受痛,所以不能麻醉,即便是醫學界,在20多年前也多抱著類此觀念,認為無痛內窺鏡會提高腸穿孔風險,其實這些觀念都不正確,其風險性並非來自麻醉因素,而是內窺鏡屬於侵入性檢查,的確有可能造成腸胃穿孔出血等,但幾率極低,無痛內窺鏡早在歐美國家已經開展多年,這是為了給受檢者一個舒適的醫療質量,美國相關報告即顯示無痛內窺鏡檢查並不會增加風險,也未傳出併發症,反而降低受檢者痛感。

聽說做無痛內窺鏡檢查時用到麻醉藥,所以受檢者容易在檢查過程中出現自言自語的情況?

這種現象並不多見,因為麻醉後通常在10秒間就睡著,頂多可能聽到周圍人講話,自己則呈現無意識狀態。

內窺鏡檢查過程中如果進行活檢也不會有感覺嗎?

是的。在發現異常組織而進行切片處理時,會有輕微的出血情況,但病人不會察覺、也不會有痛感,由於傷口會自動凝血,所以不必止血也不必縫合,只要觀察確定不再流血就可以了。

如果腸胃道在檢查中出現腸胃破裂,也不會有感覺嗎?一旦發生此現象怎麼辦?

要看腸胃破裂程度。如果傷口較小,可以用器械夾子將傷口夾住,等於關閉破洞,幾天之後器械夾子就會自動從肛門排出,病人不會有不適感。如果腸胃破裂太嚴重,則需開刀進行手術縫合,不過此現象在檢查時發生的幾率很低,通常都是進行治療性的內窺鏡時才發生。

麻醉後會不會有醒不過來的危險?

不會。因為麻醉的藥物劑量很低,病人只是進入短暫的沉睡狀態,只要不是不適用麻醉的高危人群,不必擔心此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c5a53d20e2db340a0d7d726d4b9b5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