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吉林化纖逆勢實現首季「開門紅」

2020-04-12     吉報調查

今年一季度,吉林化纖集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在困境中搶抓機遇,外拓銷量內降成本,一季度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0.6%,累計完成年目標的26.7%,創歷史最高水平,逆勢實現首季「開門紅」。

在吉林化纖集團股份公司短纖紡練車間,只見紡絲工操作計量泵、將粘膠噴入盛放酸性溶劑的酸槽里,經過粘膠和酸性溶劑的化學反應便形成了絲束。

短纖原液車間主任閆科學介紹,今年一季度,通過「短流程、全循環、提效率、降成本」的攻關,原來22個小時的紡絲全流程縮短到了12、3個小時,同時還及時轉產無紡布用纖維,來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口罩生產企業對無紡布的需求。

做無紡布的纖維對質量的要求與其他纖維不同,在生產過程中就要對這些「點」進行把握。比如,產品在潔凈度方面不能有鐵,那麼就要考慮到除鐵裝置;產品要求雜質特別低,疵點高的就要篩選出來。經過一系列的技術攻關,吉林化纖一季度生產無紡布用纖維近2000噸。

與此同時,通過強化提速增產、強化應用拓展,碳纖維板塊成為吉林化纖又一效益增長點——小絲束碳絲成功應用到表面裝飾布領域,大絲束碳絲實現銷量997噸,同比增長233%;原絲方面,總產量同比增長了57%,銷量同比增長了28%。

吉林化纖集團碳谷公司經理張海鷗介紹道,今年一季度,原絲生產線生產的紡速,通過技術創新一共提高了15米。

每提高5米作為一個階段,在每分鐘提高5米紡速的過程中,有上千個生產的工藝參數需要調整。提升紡速之後,原絲的產量在整個一季度多生產近500噸,同時還保證了原絲的產品質量。

面對新冠疫情給紡織行業帶來嚴峻挑戰,吉林化纖持續加大差別化腈綸產品升級及市場推廣力度。

今年一季度,抗起球纖維市場占有率達80%,腈綸出口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

實現竹纖維銷量近萬噸,同比增長9%,攜手下游開發的竹纖維口罩也為全國戰勝疫情貢獻了力量。

完成產品產量13.6萬噸,同比增長10%;纖維直接出口2.4萬噸,同比增長77%,出口創匯6358萬美元,同比增長28%。

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8.37億元,同比增長0.6%,累計完成年目標的26.7%,創歷史最好水平。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商越洋

編輯:於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SnUa3EBfwtFQPkdz4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