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各病蟲測報點發布的蝗蟲發生信息,吉林市農業農村局發布緊急通知,提醒農民朋友並積極組織各級農業部門,全力做好蝗蟲監測與防控工作。
據蟲情調查,蛟河市、樺甸市、永吉縣、龍潭區、昌邑區、船營區等地的部分荒地、林地、崗地等處已發生蝗蟲危害,呈點片發生。截至6月4日,全市蝗蟲發生面積約13.4公頃,平均發生密度10-20頭/平方米,密度高的可達50頭/平方米,危害部位大都為闊葉草本植物的嫩葉,危害狀為缺刻狀,個別導致整片葉子被吃光。全市農田尚未發生蝗蟲危害,目前蝗蟲處於蝗蝻階段。
蝗蟲又叫土螞蚱,在吉林市一年發生一代,多數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約於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前多為蝗蝻階段,多數為3-4齡。7月上中旬是成蟲發生盛期,也是危害盛期。常見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形狀略似飛蝗,分布地區很廣,多生活在山區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區的高崗、堤田埂、地頭等處。除危害糧食作物外,還可危害果樹、蔬菜等,危害性比飛蝗小。蝗蝻多在樹邊、草叢、坡地上活動為害,以後隨著蟲齡的增加,遷移力增強,逐漸向農田蔓延擴散,如不及時防治能把大片作物吃光,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為此,吉林市農業農村局研究下發了《關於迅速開展蝗蟲等病蟲害調查監測和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農業農村系統迅速開展蝗蟲監測防治工作,組織農技人員和農戶紮實開展蝗蟲等病蟲害的監測、調查和防控工作。
吉林市農業農村局植保專家提出防控措施建議。高度重視蝗蟲防控工作。各縣(市)區的農業農村局要組織植保技術人員加強對所轄區域的林地、荒地和周邊農田的調查監測,全面準確掌握草荒地、林地等區域蝗蟲發生動態,及時上報信息,並組織農戶及時防治,控制擴散為害;如出現大面積、高密度發生情況,要及時組織開展統防統治、聯防聯治,確保農田免受蝗蟲為害。把握防治指標適期及發生密度指標。蝗蟲防治指標為5頭/平方米,防治適期為3-4齡盛期之前。密度在20頭/平方米以下的為中低密度發生區,20頭/平方米以上為高密度發生區。掌握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技術。在中低密度發生區、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地,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學農藥,可適當降低防治指標,在3齡盛期前,使用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防治,必要時建立隔離帶進行藥劑封鎖。二是化學藥劑防治。主要在高密度發生區採取化學應急防治。可選用馬拉硫磷、高氯.馬、阿維.三唑磷、吡蟲啉等化學藥劑。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編輯:馬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