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市打造鄉村治理的示範和標杆,勾勒出一幅鄉村美景

2020-05-24     吉報調查

原標題:公主嶺市打造鄉村治理的示範和標杆,勾勒出一幅鄉村美景

乾淨整潔的鄉路,東北平原特有的廣闊感和錯落有致的農房,勾勒出一幅鄉村美景。村民庭院整潔,文化廣場歡騰,幸福的微笑常掛在人們的臉上,這樣的鄉村振興的畫面是公主嶺市開展鄉村治理的成果。

黨建引領跑出鄉村治理「加速度」

公主嶺市環嶺街道火炬村用實際行動將黨建工作與「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容村貌明顯改觀,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群眾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社會風氣健康向上,形成了村民心目中名副其實的「美麗鄉村」。火炬村成立以村黨支部書記為組長、治保主任為副組長的村民調解委員會,各屯成立矛盾調處工作小組。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召開綜治工作會議及時督促有矛盾隱患的村組限期進行整改,使矛盾「早發現、早控制、早化解」。建立百姓說事點4處,對重大矛盾糾紛實行掛牌督辦,明確調處責任人,限時調處的辦法,把問題解決在村屯、處置在萌芽狀態,2019年妥善處理案件和矛盾64起,實現了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屯,無越級上訪。

良好的機制使「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的開展可以第一時間在群眾中展開,及時搜集各類線索,反向促進全村生產生活更加有序。為做好社會綜合治理促進各項事業發展,將全村劃分為 5個網格,構建了覆蓋全村553戶,1890人的三級網格組織體系,全面承擔網格內農戶矛盾糾紛、信訪案件、掃黃打非、環境整治和基層社會事務等各項工作,各網格員、長各司其職,全村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高,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

發揮德治教化作用 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公主嶺市范家屯鎮通過榜樣示範、陣地教化、文化薰陶、「訂」約成俗等方式,進一步提升了鄉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范家屯鎮打造形成了集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惠民服務等多功能與一體的德治實踐陣地。該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者志願隊伍,涵蓋機關、各單位、站所等各領域人員182人,面向基層開展了政策宣傳、文化服務、科普宣傳、扶危濟困等方面的服務。全鎮18個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按群眾需求經常性地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例如開展「全民閱讀」進農村活動,各村以集中閱讀,閱讀分享等方式開展閱讀活動。春季開展村內環境整治,清理村內衛生,栽種樹木花草,美化村內環境,村民自覺參與到活動中,自覺維護村內環境。為行動不便老人上門進行社保生存認證,關愛孤寡老人。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組織文明實踐者發放《移風易俗三字經》等。志願者通過自己的服務行為加強了群眾情感培育、情感激勵、情感連接,為增強社會治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情感基礎和道德支撐。

范家屯鎮以完善內容和規範程序為重點,組織開展村規民約集中清理、修訂工作;完善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村民監事會、村民會議,形成了「一約六會」村民自治體系和行為規範。為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等各類協商活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倡導契約精神,著力強化村民「我制定、我執行」的規則意識和執行意識,弘揚公序良俗,共同遵守自己制定的契約。這樣通過寓教寓約,實踐養成,廣大村民在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中逐步實現了統一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同,達到了以約化人、成風化俗的目的。

堅持項目主導,持續推進農業發展

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崗子村以4萬畝高標準水田建設為載體,著力打造稻種繁育區、綠色種植區、可視農業區、和新產品展示區,有效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耗資600萬元在房身崗村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大棚20棟,完成牧業小區3個,創建糧食高產示範區3個,全程機械化實驗區13個,辦農場8個,成立新型農村合作組織62個。我們還以稻田養蟹、稻田養鴨和水田養魚為典型,在水田生產中大力推廣綠色種植,稻田養蟹已經發展到 150公頃,稻田養鴨50公頃,水田養魚100公頃,既提高了經濟效益,又帶出了綠色蟹田米,鴨田米,暢銷米業市場。我們還拿出50公頃的高標準水田建成可視農業,累計投入達360萬元,利用網際網路這一平台,將虛擬的網絡實體化,構建了可追溯的現代農業產業鏈,顛覆了傳統種植和銷售理念,使銷售價格迅速提高,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重視生態,加強整治,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吉林省公主嶺市雙龍鎮興林村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生態人居、綠化美化亮化等五大工程,強化領導,精心組織,舉全村之力認真開展了創建工作。在創建工作中興林村始終堅持生態創建和綜合整治相結合,舊村改造和新村建設相結合,全面實施「三清」(清糞堆、清柴堆、清亂建)、「三改」(改廁、改水、改圈)、「四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工程,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

雲中楊、垂榆、梧桐、紫樹槐……每到春夏秋季,鬱鬱蔥蔥、滿眼翠綠、花香飄逸、鳥語啁啁,興林村季節變換花不斷,歲歲年年綠滿枝的優美生態環境。

興林村村容村貌注重體現生態化、園林化兩大特色,新建了具有特色的圍牆,在牆體上繪製了各種宣傳標語,並在村路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完全利用太陽能量照明,夜晚自動點亮,扮亮和美化村屯。繪滿法制漫畫的法制長廊、占地面積2公頃的村級休閒公園等,集休閒娛樂、餐飲、園林觀賞為一體,是村民和旅客遊玩的最佳地點;3000平方米綜合休閒文化廣場,設有文化娛樂區和體育健身區,村民總會在農閒時間、茶餘飯後在燈光下表演大秧歌,鍛鍊身體,或三五成群促膝聊天,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民俗展館收集各時期的生產生活工具百餘件,展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提升了鄉村建設的文化內涵。

近幾年,興林村先後被評為國家級「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範村居」、國家級生態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省級「文明村鎮」、省級「生態村」 、省級「生態文明示範村」、省級「衛生村」、「新農村建設省級示範村」、省級「農村連片整治示範村」、省級美麗鄉村等榮譽。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伊海龍

編輯:於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0cjUHIBiuFnsJQVtcF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