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大數學天才,一悶一怪一出家,時隔多年,他們怎麼樣了?

2019-08-03   來川父母課堂

北大作為國內最頂尖的院校,一直與清華爭奪第一的位置,而對比其他院校,北大的數學系,在全國排名一直都名列前茅。從上世紀的80年代,華人數學家在國際數學領域的聲音逐漸響亮了起來,而華人青少年們在國際數學競賽中,也逐漸展露了頭角,甚至誕生了很多不出世的天才神童,而其中占據大半江山的北大,在青年一代,則有頗具傳奇色彩的三大天才。

一、柳智宇

提到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提到北大數學系,柳智宇似乎一直都是個越不過的話題,無論是兩奪滿分金牌的超強能力,還是最後毅然放棄麻省全額獎學金的選擇,都讓柳智宇深深的落在了北大數學領域的歷史牆中。柳智宇在小時候,最喜歡做的事,就是一個人在自家的後院中發獃,而看起來有些呆的孩子,卻在接觸了數學之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自此柳智宇的數學天賦被發掘出來,而能夠克服視力問題,憑空想像解題,也讓他成為眾人口中的天才。

在連續奪得國際奧賽的滿分金牌之後,柳智宇進入了北大學習,而在這裡,雖然成績一直名類前茅,但是與周圍格格不入的他,卻在大學畢業後,毅然聚聚了麻省的橄欖枝,成為了一名出家僧人。

二、韋東奕

在提起韋東奕的時候,同學眼中的他似乎有些天才的共同「毛病」,那就是行為舉止有些怪異。有人傳說他一個月洗一回澡,有人說他性格有些怪異,但是在數學上超越常人的天賦,還是讓韋東奕成為同學口中的「韋神」,在老師的眼中,韋東奕能夠連奪兩屆國際奧賽金牌,不僅是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更是因為刻苦鑽研的精神,為了一道題目甚至能夠廢寢忘食的研究,而在北大博士畢業之後,拒絕了麻省邀請的他,依舊在北大數學研究院中沉浸在自己的數學世界裡。

三、廖宇軒

廖宇軒在14歲的時候獲得國際奧賽金牌,刷新了有史以來華人獲金牌的最年輕紀錄,而性格沉穩的他,卻只有在獲獎之後,才露出了笑臉,甚至面對採訪也少有話說,平時喜好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廖宇軒,只有在沉浸在數學世界中,才會多說幾句話,甚至被同學調侃是個「鋸嘴葫蘆」。憑藉奧賽金牌被北大錄取之後,廖宇軒還是保持著以往有些沉默的習慣,唯一不變的就是對於數學的專心致志與熱愛。

雖然都是少年成名,並且在數學領域都頗具天賦,但是這三人的各自歸路卻大不相同,讓人在感嘆之餘,還有幾分惋惜,但是誠如柳智宇這樣的不出世的天才,也只有在多年後才認清自己的內心,對於自己今後要走的路也才能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