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 記錄2022年的上海 · 建築篇

2022-06-26   魔都吃貨小分隊

原標題:LOOK | 記錄2022年的上海 · 建築篇

上海,包羅萬象

這裡的城市形態不斷變化

新舊更迭,最終共存

這次,我們與Leica M11一起記錄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

建築帶給上海的「 割裂感

當我們抬頭仰望這座城市時

你會看到什麼?

01

魔都的鋼筋叢林,層層疊疊,拔地而起。老舊建築不斷被更高的樓房吞沒,象徵著新時代的大廈也往更高的空間攀爬。

這些承載了無數市民生活與生存的空間,隨著時間推移,高度變得參差錯落,讓這座城市出現了截然不同 的建築肌理。

縱向生長起來的建築線條

老居民樓背後的白玉蘭廣場

水泥牆和玻璃高樓共存

建築工地的圍欄外

是時髦的商業廣告

02

老上海的煙火氣還在繼續,現代城市的摩登也驟然升起,不同時期的建築在這座城市中交織、重疊,形成一幅幅時空重合的畫面。

建築不再是被限制的方正框架

新的建築都開始標新立異

輪廓變得傾斜扭曲,越來越有趣

豫園老街的背後

是外灘BFC金融中心的高樓

從塔尖長出來的上海中心大廈

東方明珠

出現在不同年代建築交織的間隙中

老房子暖色調居多

而現代建築幾乎都是冷色調

裡面,是不緊不慢的弄堂煙火

外面,是朝九晚五的車水馬龍

現代建築們的相遇

未來感十足

新的建築建造完成

更新的建築正在完成

居民樓的後面

新的高樓正在拔地而起

03

麗笙大酒店樓頂的「UFO」

當然,當我們抬頭時,上海的各個街頭,也總能看到突出的摩天高樓。

這些高聳入雲的大樓將城市分割成上下兩個視角的世界,樓里的人在俯瞰這座城市,樓外的人仰望城市上空築造的作品。

寫字樓的外玻璃上,是藍天白雲的倒影

身處「 藍天白雲」中的人們

有變得更自由嗎

被高架橋遮住的視角

只看得見最拔高的那一棟樓

堅硬的樓房和柔軟的雲

04

都市用地難免緊張,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宗教與日常磨合共存。

廟宇與老居民樓

城市「 窪地」中的靜安寺

繁忙的都市高樓

倒映出金碧輝煌的輪廓

層層疊疊的廟殿

被高樓吞沒

徐家匯天主教堂廣場

仰望教堂時,能看到更高的樓房

密密麻麻的窗戶

是建築,也是人們的呼吸口

當老上海的從容與現代都市的繁忙共存,教堂廟宇與日常煙火共存, 建築帶來的這種割裂感」, 是城市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讓城市看起來有些矛盾, 也讓城市變得更加迷人。

/

記錄這座城市

with Leica

機型 M11 / 鏡頭 35mm、90mm

這次的城市記錄,我們用Leica M11旁軸數位相機完成,關於還原城市中最迷人的細節,Leica無疑擁有這個能力。

可變解析度感光元件,高清觸摸屏

徠卡M11傳承了M相機的標誌性外觀,但內部的革新卻是前所未有的。

擁有6000萬、3600萬或1800萬3種可變解析度感光元件,以及230萬像素高清觸摸屏的M11,能夠完美呈現出圖片的細節,全新的濾鏡技術也更能還原自然色彩。

自帶64G硬碟內存,更長時間電池續航

除了可以使用SD卡,徠卡M11配備了64GB的大容量內存,兩種存儲方式,更加便利。電池容量提升了64%,創作時間更加持久,不易被中斷。

黑銀兩色,輕巧便攜

LOOK使用的是M11黑色版,頂蓋選用高品質鋁材,進一步提升了人體工學, 機身覆蓋全新防刮啞光塗層,重量顯著減輕,外出攜帶更加輕便。

讓照片更加真實、自然,並記錄下最生動的畫面,一直是徠卡M相機所追求的。 我們享受著數碼時代帶來的便利,徠卡卻能夠在追求品質的同時,還給攝影最純粹的意義。

記錄2022的上海建築

特別鳴謝

Leica徠卡

今日話題

36度高溫,你都怎麼消暑?

編輯:Ming / 攝影:Jeff

LOOK | 上海梧桐區散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