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吃辣大省
不是四川,不是湖南
「2019」上海第二江西菜
如果你在上海,想要請江西人吃江西菜,那我會推薦浦東這家 館子。這家店號稱「上海第2江西菜」,門店破破舊舊卻反復登上電視,靠著對於江西客家菜本味的執著,成為了很多江西人的精神老家。「我重慶人也吃得巴巴適適的」、「他們家是鮮辣,特別下飯」。
「他家的老闆,敢用辣椒炒一切」
老闆一家是來自贛南瑞金的客家人,客家菜作為江西菜的1個分支,在辣椒的運用上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即便是川渝這種吃辣大省也是學不來的。他們家調料的配比和炒法都是家裡長輩傳下來的,食材能運的也基本都從江西運來。
主打贛南爆炒
這兩道菜必點
(1)
< 客家爆炒牛筋 >
人氣最高的是這道「客家爆炒牛筋」,熟客新客都愛吃。據說贛南的客家人做菜偏愛爆炒,講究油厚不膩,鮮辣爽口,要想體驗他們的傳統風味,點它最合適。
「5椒入味,缺1樣都不行」
客家爆炒,需要猛火下鍋,再放入老闆當日準備的小米椒、青椒、尖椒、剁椒,還有從江西老家寄來的野山椒進行調味,缺一不可。除了辣椒,鹽也是關鍵,「鹽放得妙了,就是鮮,多了就會咸,好吃與否,全看炒菜師傅的經驗。」
「2h慢燉牛筋,軟糯入味」
作為主角的牛筋,在下鍋前要先去肥切成大塊,投進高湯里熬煮2個小時。炒完之後,口感介於艮啾和軟爛之間,吃起來綿密軟糯,每一次咀嚼都是種享受。雖說辣,但辣味只停留嘴邊,不進肚裡,吃不了太辣的朋友也能偶爾try一次,過足辣癮~
(2)
< 米粉炒牛肉炒蛋 >
在江西人的江湖裡,炒米粉永遠都有它的一席之地。他家的炒米粉講究鮮辣油潤,醬油著色均勻,米粉炒得通透。剛端上桌的時候最香,蒸汽會裹著咸鮮味迎面噴來,光是聞著,就能想像到廚房灶台上的熱烈火光。
「趁熱吃,鑊氣是靈魂」
懂行的都知道,湯粉靠湯,拌粉靠料,炒粉靠的是鑊氣。米粉經過快火爆炒,水分迅速蒸發,口感保留了韌性。油放得比較多,吃起來不會太干,香味很足,但吃多了有點膩,推薦配瓶冰豆奶一起吃。
不怕辣的江西老鄉
愛吃這幾道
(1)
< 酸芋荷牛肉 >
把芋頭的莖幹採摘下來,清洗後入缸腌製成酸芋荷,是贛南人的獨有吃法。芋荷可以單獨成菜,也適合和其他食材一起炒,單獨吃又酸又脆,炒進牛肉中更是能提鮮增香,又不搶食材本身的風味,算是每一個出門在外的贛南人最懷念的味道。
(2)
< 芋頭絲牛肉 >
上海正宗的江西菜不少,但是有芋頭絲炒菜的,目前只找到他家。芋頭絲和牛肉的搭配,經常出現在贛南和閩北的客家人的餐桌上,剁椒放得多,口味更偏酸辣,因為貨源問題,他家用荔浦芋頭代替了傳統的江西小芋頭,沒有了原版的爽脆,但多了一絲粉糯回甘,說不上孰好孰壞,都是嘎嘎下飯~
(3)
< 野山椒肥腸 >
能拿來炒一切的野山椒,和肥腸也蠻搭。肥腸在炒之前要先過一遍熱油,一直到表皮形成一道油亮的焦殼,瀝出後再放辣椒一起爆炒。看似辣到骨子裡的肥腸,實際上軟糯有嚼頭,和牛筋一樣的鮮辣,一樣的費米飯。
「上海第2江西菜」
開在浦東八佰伴
原先,這是老闆1家3口一起經營的店,主要由媽媽掌勺,爸爸備菜打下手,而他在前台傳菜和接待,3人偶爾也會輪流炒菜。以前是上海第2的江西菜,還被電視台採訪過,在上海的江西人圈子裡一直都很火爆。
今年,老闆接下了母親的鍋鏟,成為了小店的第二代大廚,而媽媽則去了商城路上新開的門店。
//
「辣的辣的,喝口豆奶壓壓驚~」
江西客家傳統小炒
-地址-
南泉北路1034號
商城路1118號
-營業時間-
10:00-14:30
17:00-22:30
10:30-23:00
-人均-
80元左右 豐儉由人
-貼心tips-
*其實他們家沒有想像中的這麼辣
*實在擔心太重口的朋友可以提前告訴老闆少鹽少辣
聊一聊
大家認為哪個「吃辣大省」的菜,最辣?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小分隊後台回復 「 江西 」
獲取吃辣list!
圖片 / 小夫 設計 / 湯湯
*文中圖片及文字為小分隊原創
盜用者雖遠必
1. 上海 │ 點都德全上海7.7折!
2. 上海 │ 必勝客榴槤季來啦~
3. 上海 │ 牛腩自助 69.9元/位
閱讀原文,上海最強city walk逛吃路線,出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