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同|石訴古城文明 感受雲岡石窟的千年魅力

2023-12-14     中國網

原標題:聚焦大同|石訴古城文明 感受雲岡石窟的千年魅力

雲岡石窟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洞窟,遊客紛紛拿起手中相機手機,記錄下這一絢爛古蹟。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中國網12月11日訊(記者 馬曠)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用鏡頭感知雕刻在石頭上的北魏王朝。鏡頭前,雲岡石窟豐富的造像,鮮明的時代特徵,以及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都令人震撼。

雲岡石窟依山開鑿,其建築群規模恢弘,東西綿延約1公里。雲岡石窟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樣式,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亞藝術元素,也有希臘、羅馬建築造型、裝飾紋樣、像貌特徵,反映出與世界各大文明之間的淵源。

雲岡石窟靈岩寺景區巍峨雄壯,別具氣派。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石窟靈岩寺,北魏建築風格明顯。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石窟靈岩寺蘊含獨特的歷史韻味。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石窟第五窟,窟內北壁坐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後世包泥彩繪,呈唐代風格。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石窟內雕刻石像做工精細,栩栩如生。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石窟第二十窟,大佛挺拔健碩的身軀,氣勢雄渾的神情,表現了鮮卑游牧民族的強大,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與象徵,也是中國早期佛教雕刻藝術的傑作。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能夠將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完好,對公眾完美呈現,雲岡石窟對文物保護、修復下足了功夫。雲岡研究院主要負責雲岡石窟的保護、研究、監測和展示工作。走進院內的文物修復室,修復員正對著一件件文物仔細打磨、修復當中。修復工作需要清洗、配膠、粘接、打磨等多項環節,耗時較長也非常需要耐心。

近年來,山西不斷加強雲岡石窟保護與研究,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底蘊,讓人們在文物中體會文化力量,築牢文化自信根基。

雲岡研究院修復室內,修復員正在對文物「精心打磨」。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研究院修復室內,各式修復工具一應俱全。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雲岡研究院修復員正在碼放待修復的文物。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在傳承與保護雲岡文物、挖掘與弘揚其文化內涵、豐富與完善雲岡大景區的過程中,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逐漸構築了—個「大雲岡」框架。「雲岡不是歷史萎縮的狹小空間,也不是現有2.3平方公里的場地,更應包含這片土地上的遺存。」張焯說。

張焯表示,雲岡石窟是一個固定的地理位置,而「大雲岡」是個大概念,要以雲岡石窟這個知名旅遊品牌為中心帶動一片景區的發展。

【責任編輯:馬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3205483e520c2a08bab7793fe3d3d28.html